“媽媽, 你能不能別管我學習?” 這位媽媽的回答夠狠

網課時間久了,孩子,你最近總是抱怨:

為什麼別的學校的網課不用打卡,不留作業,我們學校的老師不僅要求上課開攝像頭,課後還留許多作業,還要求家長監督檢查?


我不想上網課,不想寫作業,不想讓你天天管我學習。


這個長假,全國大中小學生都在堅持上網課。


媽媽想對你說:你以為放棄的是網課,其實失去的是人生。


心理學上有一個“花盆效應”:

人一旦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安於現狀,不願開闢新領域,逐漸妥協於“低配”的適應性。


學生時代就混日子的人,走進社會後也不會努力。


當遇到更大的困窘,因為適應了“低配”生活,他會因為壓力選擇更低配的舒適,用短暫的快樂暫時麻痺自己。


人的一輩子,就這麼廢了。


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打拼的能力,就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為了這個使命,你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從我們身邊的榜樣可以看出,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


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作業?


快樂成長、快樂學習是正確的,但是學習過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並不意味著課外不需要複習,不需要刻苦學習。


堅持住,就可以看到曙光。


在沒有累趴下之前,最好不要談累。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


要麼每年開學後的學生表彰大會,怎麼都會有那麼多人拿到“異軍突起”獎,怎麼每年中考、高考都會出現逆襲的“黑馬”?


那些令人羨慕的“黑馬”們,也只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考試時成功爆發了自己的小宇宙而已。


在學生階段,努力學習就是你的責任。


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在該讀書的時候不努力學習,沒有目標,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樂,長大後在工作過程中會變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所以,與其說上學讀書是在學知識,不如說是在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勤奮拼搏的精神,積極向上的品質,和努力付出的責任感!


這才是我們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擁有的最重要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