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将重建文峰塔!

兴化将重建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兴化县城东部,今郑板桥故居东南约一百二十米。据李审言《重修文峰塔记》及有关史料记载,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时兴化知县翁汝进(浙江宁波人)支持下,兴化籍处州府(今浙江丽水)知府李思敬及其弟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李思诚二人捐助资金,在由僧人寂宁创建的“法轮寺”大雄宝殿前庭院中,根据《周易》和《洛书九宫图》中创意,构筑了一座三层宝塔,并将嘉靖皇帝赐给其父“状元宰相”李春芳的一条玉带安置在塔基地宫中,意在镇定文风命脉,“以承东方文明之象”,祝愿兴化“文运昌盛、峰巅崛起”,故取名文峰塔。

清康熙年间文峰塔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清雍正六年(1728),兴化知县谢封庸(江西南昌人)主持集资修复,塔由三层改建为五层。清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兴化知县黄毓彩(云南河阳人)捐出俸银,安排修缮文峰塔,同年六月文峰塔大修竣工,改方形为八角形。清光绪十九年五月初九上午,兴化城狂风骤起,文峰塔严重坍塌。

时隔不久,法轮寺住持宏德法师募修恢复。一九二五年,前后连续三任兴化知事林炳勋(林则徐嫡孙、福建闽侯人)、孙锡宽(浙江余杭县人)、盛孚泰(江苏吴县人)“锐意修复”已破旧不堪的文峰塔,此举得到李春芳十三世孙李竹书(《兴化县志》局分纂)、李竹溪(毕业于日本弘文书院、《兴化县志》局坐办)兄弟二人捐助,大修于同年十一月完成。次年三月,李审言赴兴化祝贺,并撰成《重修文峰塔记》而载入史册。

重修后文峰塔面貌一新,塔高二十九米,青砖、红窗、黄瓦,玲珑秀丽、端庄大方,成为当时里下河地区仅有一座五层“袖珍”宝塔。

楼阁式的塔身砌在二米多高的白玉石雕莲花瓣状塔基之上,沿着十级玉石台阶,踏上木质地板楼梯,可盘旋至塔顶。塔内各层,装饰着各式楹联、彩绘、坐佛,顶层精工彩绘十分华丽。每层八个翘角尖端均安有铜质风铃,塔顶置有三米多高造型别致的锡铸葫芦形塔刹。一九四六年十月底,文峰塔因战事被拆毁。

从此,郑板桥自撰自书贴在自家门上的一副对联:“东邻文峰古塔,西近才子花洲”成了一副空联。

兴化将重建文峰塔!

(扬州文峰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