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奇书的第二章提出的实际是成为圣人的三大素质。

老子》第二章的开头一段,为了说明“无”和“有”这两个概念的相对性,以及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还列举了一大串相对的概念,进一步论证“无”和“有”与这些相对概念一样,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如果都知道美的东西为什么美,和它对应的不美的认识(丑)已经产生了。都知道善的东西为什么善,和它对应的不善的认识(恶)也已经产生了。所以“有”和“无”是相互生发的相对关系,就象难和易是相互成就的相对关系,长和短是相互比较的相对关系,高和下是相互位置的相对关系,音和声是相互组合的相对关系,前和后是相互跟随的相对关系一样。

其实,这段话一翻译过来,大家就应该觉得它和第一章的关系比较密切。因为,它是在提出了“无”和“有”这两个相对概念后,对“无”和“有”相互关系的解释。为此而列举的一大串其他关系,不过是论证方法的需要,是为了说明“无”和“有”这对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对立统一关系。到了这里才算把“无”和“有”这两个概念交代完整了。所以,此前划归第一章似乎更为合理。划到第二章只能当成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来看待。

第二章,向圣人级的统治者提出了三大要求。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所以,高层次高位置的圣人统治者,应该做“无”所界定或代表的事。施行不用任何语言、规定就以身示范,遵从规律的教化。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勉强解读描述。任万物自由生发而不在其孕育变化时干涉。帮助万物自然发挥功能而不依仗自己的优势去改造。最后使万物完成本身固有的使命而不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贪天之功归为己有。正因为帮助了它而不居功,所以更不会被埋没,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去掉。

解读:

这段话向圣人级的统治者,或者说统治者要成为圣人,提出了必须达到的三个要求,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即一是处无为之事。二是行不言之教。三是万物作焉而不辞。

处无为之事的具体内容,老子在这一章紧接着就进行了论述,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行不言之教的具体内容,老子在第三章开头也进行了论述,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万物作焉而不辞的具体内容,老子在以后的“多言数穷”,“悠兮其贵言”和“希言自然”的章节里进行了论述。他的本意是让万物自由发展,顺乎自然,连评说都不要,少说多做才接近自然。

这三大要求是第二章的核心。第二章从生而不有开始到第三章的使民心不乱,应该划在一起。因为都是解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是紧密联系的两个论点的具体内容。真正的第三章应该从“是以圣人之治”开始。

第2章 “处无为之事”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让做,什么都不做。老子的本意是主张做“无”所代表的那个时段的事,做“天地之始”那个时段的事。天地的原始状态,就是天地生成时,听凭天地自然的自由的发生和发展的状态,没有人的主观意志干预的状态,就是顺乎自然的状态。具体内容,具体的衡量标准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里生而不有的“有”,是老子在第一章提出的“名万物之母”的“有” ,它是指万事万物的孕育时或开端变化时的状态。生而不有的真正意思是让万事万物自由生长而不要在它的孕育状态下或开端变化时就干涉,也可以说不要在母体时期就干涉,从根子上就干涉。“为而不恃”,是要求人们对万事万物,要顺万事万物之性去帮助,不要依仗自己的优势去改造,让其符合自己的意志去发展。至于“功成而弗居”,则是不主张把万事万物发挥固有的功能、本性,获得的成果,记在自己的账上。这样对待万事万物的孕育发生,对待万事万物的发展帮助,对待万事万物的成功态度,就是在做“无为之事”,就是“无为”。

“行不言之教”,就是不要用语言规定什么,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圣人级的统治者如果能“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样以身示范,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形成风俗习惯,形成教化,则下层平民就会“不争,不盗,不乱”。比什么规矩、制度、法律都强。秦朝的以吏为师,可能就是行不言之教思想指导下的实现形式。

“万物作焉而不辞”的具体内容是:“多言数穷”、“悠兮其贵言”和“希言自然”。涉及了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十七章的“悠兮其贵言”和第二十三章的“希言自然”。

其中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老子在提倡圣人级的统治者向天地学习的道中,结论性的语言。意思是:多一些理论概括,多下一些结论,甚至于多到百家争鸣,不如守住事物本身的自然本质,不如守住事物本来面目的不偏不倚中庸平和公平公正。实际上是在强调真理的相对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阶段性产物,而事物本身的规律是很难终结的。比如基本粒子,原来认识到原子,它是在不改变物质属性的前提下体积最小的物质。现在随着粒子加速器这种研究方式的进步,更小的质子、中子、轻子、夸克等等相继被发现,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就成了相对真理。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下具体事物的结论,穷究一些具体事物的变化,不如守住事物的总本质,更接近真理。而第十七章的“悠兮其贵言”,是要悠然超脱的统治者,通过少说多做即“贵言”,来保持说到做到的信用。尽量少的发号施令,少许愿,少说空话,少发表言论,少下结论,等事情成功了,诸事顺遂,老百姓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达到“太上不知有之”的最高境界。 这是“万物作焉而不辞”,在领导艺术中的应用。是领导应该怎样获取民心,获取老百姓最高评价的要求。言多语失就不能得道,就不能成为圣人级的统治者,就不能“悠兮”,悠然自在的“功成事遂”,自然也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最高口碑。至于第二十三章的“希言自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少发表言论才能保持天然”,实际上是在重申“不言”。 这里的“希”,老子曾在第四章下过定义,叫做“听之不闻,名曰希”,即听它听不到才叫“希”。因此,“希言”就是无声的语言,听也听不到的语言,和前边的行不言之教的“不言”是一个意思。老子认为不言或无声的语言或听也听不到的语言,才保持了自然。不过,以前他要求统治者“万物作焉而不辞”“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悠兮其贵言”等,从来没有深入解释,这里以天地为榜样作出了解释。因为你的言论不可能长久的起作用,就像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一样。谁在管刮风下雨这件事呢?天地。天地管的事都不能长久,何况根本就没法和天地相比的人呢?所以,追求道从来都不是靠说、靠辞、靠言、靠什么百家争鸣的理论,靠具体事物的结论,而是靠顺其自然,靠事物本身的规律,靠身体力行的无声的语言——即表率!因为统治者的言论不可能长久的起作用,所以不如不说。那么应该怎样从事道呢?就是“万物作焉而不辞”,就是“行不言之教”,就是“悠兮其贵言”,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简单地说就是做,就是统治者先做出样子,以上率下。你追求什么,做的是什么,得到的就是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