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和第四位皇帝是什么关系?

酆小哥

朱元璋的孙子辈命运都比较悲催,两个孙子都当过皇帝,朱允炆干了四年,朱高炽干了不到一年,朱元璋还有两个孙子企图当皇帝,朱高燧被朱棣打压,朱高煦被朱瞻基做成了挂炉烤鸭。

朱元璋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朱标活不过他老爸,朱元璋死后只好传给喜欢的皇太孙(朱标长子)朱允炆。朱允炆做了明朝第二代皇帝,也就是明惠宗,也就是建文帝。

看上去有人对这一成不变的人事安排有反对意见,朱允炆登位不过一年,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准备纠偏,历时三年后,他成功了,把大侄子朱允炆逼到了历史的迷雾中,一场大火之后,谁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朱棣顺理成章的做了明朝第三代皇帝,也就是明成祖,也就是永乐大帝。

话说二代到三代有点孔融不得不让梨的味道,皇位上的屁股年纪越来越老,颇不符合历史潮流,但谁要去管呢,都是人家的家务事。

朱棣在自己的太子位置上当年游移不定,没有把眼光完成对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的最终聚焦,但至少是打压掉了三子朱高燧的非分之想,后来例学朱元璋,看在皇长孙朱瞻基比较聪明靠谱,敲定了长子朱高炽的太子位置,很不符合当年的造反精神。

朱高炽也就是第二代皇帝朱允炆的堂弟,他俩的年纪只有一岁差距,终于登基成为明仁宗,成为大明第四代皇帝,干了不到一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确实做了很多仁明的举措,把建文帝旧臣平反,弥合了家族矛盾,虽然短命,却是个称职的好皇帝。

大明王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朱瞻基登基成为明宣宗后,遵从惯例的指引,朱元璋的孙子做出了最后努力,作为第四代非核心成员的二叔朱高煦也旗帜鲜明的向大侄子提出了反对意见,并为之付诸行动,怎奈大明王朝的军队厌倦了单调重复的演出,少有人支持他,他很快被收服后关押了起来。

但朱高煦的一颗雄心又岂是关禁闭就能遏制的,他在朱瞻基视察他囚所的关键时刻,忽发奇想,亲昵的伸腿拌了朱瞻基一下,朱瞻基被这举动彻底激怒了,找到一尊三百斤的大铜缸给他扣住反省反省。

作为朱元璋的孙子,朱高煦拼尽全力,居然把铜杠顶了起来,想给大侄子朱瞻基一个惊喜。但朱瞻基很快就还给了朱高煦一个惊喜,他命人在铜缸旁边一圈堆放木炭,点燃后,铜缸里很快就传出了果木烤肉的香气。


历来现实

明朝的皇室有一个起名字的规矩,就是除了每代的字辈外,另一个字必须带走金木水火土才行。(准确来说是木火土金水)


所以,有的人就开玩笑说朱元璋老人家为化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这个起名规定,他的后代创造了很多金字旁的字,这样翻译化学元素时就不怕没字用了。

回到这个问题,明朝的第二任与第四任皇帝是什么关系。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第四任皇帝是朱高炽,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是同辈人。

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的嫡长孙,生于1377年。

而朱高炽是朱元璋四子朱棣的长子,也是朱元璋的孙子,生于1378年。

所以不难看出,两人是堂兄弟的关系,朱允炆为兄,朱高炽为弟。

由于朱标早亡,朱元璋死后帝位便传给了嫡长孙朱允炆,即建文帝。

建文帝继位后,开始削藩。朱棣起兵反抗,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后,朱棣取胜即皇帝位,而朱允炆下落不明。

所以明朝才会出现二代皇帝是三代皇帝的侄子,是四代皇帝的堂兄弟的现象。


林杭之

明代第二位皇帝和第四位皇帝之间是堂兄弟的关系,他们同一个祖父朱元璋。


明代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太子朱标死后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成为皇位继承人。朱元璋死后登基为帝,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但是朱允炆在位时间很短,期间发生了明代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在朱棣攻破南京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成为明代第三位皇帝,即永乐大帝,。

朱棣在做燕王的时候,他的长子朱高炽就被封为“王世子”,朱棣登基之后自然而然的被立为太子,后来在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成为了明代第四位皇帝,但是他在位时间较短,不足一年!

朱允炆和朱高炽都是朱元璋的亲孙子,因此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堂兄弟!


公子皇铘

明朝第二位皇帝是朱允炆,史称建文帝。下面是他的画像,显得很年轻的样子。

第四位皇帝则是朱高炽,明仁宗,下面是他的画像。

这俩人,别看一个是二代皇帝,一个是四代皇帝,但事实上他俩是堂兄弟,一个辈的。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首先,朱元璋难辞其咎。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办法到他这就改了。因为自己最钟意的皇位继承人,太子朱标,他的大儿子英年早逝,朱元璋就直接跳过了其他的儿子,直接选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继承自己的皇位。这就使二代皇帝变成一代皇帝的孙子。

其次,是因为朱棣的蓄意或者是被迫反击。也许朱元璋选择皇位继承人的不公导致了朱棣的愤愤不平,也有可能是朱允炆上台后采取的削蕃策略,总之二代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造反了,最后居然还成功了。建文帝兵败自焚或者逃逸(是死是活已经不再重要),叔叔抢了侄子的宝座,朱棣成为大明帝国的第三任皇帝。再以后,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接班成为第四代皇帝,史称仁宗。就这样,两个堂兄弟,确成了大明的第二和第四任皇帝。确实有些乱。

图:造反成功的三代皇帝朱棣。


泰山7001

简单说下明朝皇位传递顺序吧。

朱元璋建立明朝,无需多说。

朱元璋生前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但是很可惜,天不假年,朱标(1355——1392)英年早逝。

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改立其余儿子为太子,他对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很是喜欢,所以册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来朱元璋在1398年去世之后,朱允炆成功即位,是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

朱允炆即位之后,因为叔父们都手握雄兵镇守边关,于是朱允炆听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意见,开始削藩,削藩前期成绩突出,但是最终逼得燕王朱棣铤而走险犯上作乱,所以有了中国史上极为出名的靖难之变。朱元璋四子朱棣成功上位,朱允炆是生是死不可得知。朱棣也就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朱棣死后,由儿子朱高炽即位,也就是明仁宗,他就是明朝的第四任皇帝。

现在关系应该很清楚了。

一任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一任皇帝朱元璋——三任皇帝朱棣——四任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所以朱允炆和朱高炽是堂兄弟。

具体点说,朱允炆生于1377年,朱高炽生于1378年,朱允炆是朱高炽的堂兄。


另外发散一下,不算南明的话,在明朝一共有四对兄弟皇帝,其中两对堂兄弟,两对亲兄弟。

第一对是朱允炆和朱高炽。

第二对是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他们是亲兄弟

第三对是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他们是堂兄弟。

第四对是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他们也是亲兄弟。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


何事男儿不读书

堂兄弟的关系。

明朝第二个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嫡长孙。第四位皇帝是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所以朱高炽也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是朱高炽的堂哥。

(图为建文帝朱允文)

朱元璋本来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子朱标,而朱标在朱元璋之前就去世了,所以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允文,也就是以后的建文帝。



但是建文帝在位时间不长,靖难之役以后,自己的亲叔叔也就是朱棣即位,成为明代第三位皇帝,明成祖。


(朱高炽像)

朱棣又把皇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朱高炽,他即位不到一年就挂掉了。在位时间也不长。


消失的月光

明朝第二位皇帝是朱允炆,即建文帝。

明朝第四位皇帝是朱高炽,即明仁宗。

他们之间是堂兄弟关系,生于1377年的建文帝是生于1378年的明仁宗的堂兄。

明朝第一位皇帝,也就是开国之君为朱元璋。朱元璋立儿子朱标为太子,但朱标没等到即位,就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之余,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继位,是为建文。

建文上台后,在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的辅佐下,开始大力削藩,打击诸侯王势力。其中,镇守在北方的燕王朱棣曾屡立战功,当他的哥哥朱标去世时,朱元璋未将他立为太子,他就极为不满,而建文的削藩更令他难以接受。不久,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

经过数年的交战后,原本在军队数量与地盘及战争的正义性方面均处于劣势的朱棣渐渐占剧上风,并一一步进逼首都南京。南京城破后,建文不知下落。有的说死于大火,有的说出逃为僧。关于后一说,至今西南不少地区都有他出家的传说。

朱棣称帝,改元永乐,死后庙号成祖。这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不久,朱棣迁都北京。

朱棣去世后,长子朱高炽继位,这是明朝的第四个皇帝。年号洪熙,去世后,庙号仁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永乐本人残暴严酷,而明仁宗却为人宽厚,为政开明。但由于他身体肥胖,患有多种疾病,是故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享年47岁。


聂作平

明朝第二位皇帝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嫡孙朱允炆,庙号明惠宗,谥号明惠帝,年号建文,在位四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是永乐帝朱棣儿子朱高炽,庙号明仁宗,谥号明昭帝,年号洪熙,在位一年。这样看朱允文和朱高炽是堂兄弟关系。

那为什么两个人代表家族辈分的字不一样呢?这就和朱元璋有关系了。 朱元璋子女比较多,有24个儿子,考虑到以后子孙繁衍,肯定会有重名出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朱元璋亲自给24个儿子的后代各拟定了20个字,各自排谱。其中太子朱标家族的字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四子燕王朱棣,即永乐帝家族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 后世按照此族系谱就能知道自己和朱元璋的关系和在家族中的辈分。


对别酒怯流年用户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是朱允炆,但在明朝是不认朱允炆为第二任皇帝的。朱棣废掉建文年号,把建文四年继续用洪武年号。更未有庙号和帝号。而是直接称朱允炆。一个没有年号没有帝号没有庙号的,如何能称的上是皇帝。在万历时恢复了建文年号,但未有庙号和帝号。在明朝官方中第二任皇帝为明成祖,第四任皇帝为明宣宗。两人关系是祖孙关系。

南明政权给了建文帝庙号和帝号,承认建文为第二任皇帝。

清朝也是承认建文为明朝第二任皇帝。在民间和史家也是认建文为第二任皇帝。这样算来明朝第四任皇帝就是明仁宗朱高炽。建文的父亲朱标和朱高炽的父亲朱棣是两兄弟。建文和朱高炽是堂兄弟关系。建文为堂哥,朱高炽为堂弟。


小鸿哥

明朝第二位皇帝是朱允炆,第四位皇帝是朱高炽,他们两个人是同辈份,是堂兄弟的关系。

朱元璋在位期间,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把朱标作为皇位继承人来培养。不幸的是,朱标患病英年早逝,朱元璋依据“立长不立幼”的传统,又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在南京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上台后,便采取方孝孺、黄子澄等文官建议,开始削藩,意在维护自己的统治。其中封地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尤为不满,于是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反叛。建文帝的政府军也确实是不给力,竟连一个藩王都抵挡不住,让燕王一路南下直抵南京。建文帝在这场叔侄大战中,下落不明。

燕王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后,便荣登大宝,即皇帝位,是为永乐帝。不久,朱棣便迁都北京,开启了天子守国门的佳话。永乐帝朱棣驾崩后,其长子朱高炽继位,就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