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临聘人员竟然贪污10多万元

挪用代收资金买彩票 临聘人员走上贪腐之路

大关县某乡镇一村委会的干部们觉得这事儿不可思议。原来,该村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陈某民,因涉嫌贪污被立案审查调查。

2018年2月,陈某民来到该村工作,主要从事脱贫攻坚以及协助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陈某民虽话不多,却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踏实肯干,总能克服困难完成交办的任务;他乐于助人,能够积极协助大家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眼中优秀的年轻人,却在“赌徒心理”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018年11月,陈某民偶然在某QQ群里发现了一个购买“快三”彩票的链接。出于好奇,他试着充值了100元,很快赢利90余元。“低投入、高回报”的诱惑,让兴奋不已的陈某民失去了警惕。

“我父母没有稳定工作,仅靠在县城周边打短工维持生计。一家人过得紧巴巴的,于是我总想着挣点钱补贴家里。”陈某民说。

他以为这是一条发财的捷径,他开始把精力放在了“快三”彩票上。他的工作责任心明显下降,工作也是“得过且过”。

领导发现勤恳能干的陈某民在工作中频频出错后,对他进行了批评和提醒,但陈某民却不以为然,在自认为的“致富道路”上越走越远,投注金额也越来越大,手中拮据的他,把目光投向了由自己代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

“有段时间,我购买的彩票还是比较容易中奖的,所以只要奖金一到账,及时补回公款,也没人发现。”就这样,陈某民一次又一次挪用资金投注彩票,但不久便开始亏损,且亏损的窟窿也越来越大。当财政所催交资金时,陈某民一时慌了神。

但很快,他又想到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好办法”:2019年2月,陈某民网购了虚假的银行业务“清讫章”,利用以假乱真的现金进账单,欺骗上级的监督检查,以掩盖自己违法行为。

2019年3月,财政所工作人员对账时,发现账实不符,有10万余元资金“不翼而飞”,工作人员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2019年4月,大关县公安局对陈某民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侦查。同年6月,县公安局将此案作为问题线索移送大关县纪委监委。

该县纪委监委收到该问题线索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对陈某民进行政务立案调查。

经查,陈某民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利用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的职务便利,将收取到的11.5万元占为己有,用于在网上购买“快三”彩票,并制作虚假的现金进账单意图掩盖违纪违法事实。

东窗事发后,陈某民年迈的父母用种地、打零工积攒的辛苦钱,为其退还了赃款。

2019年11月6日,陈某民被大关县人民法院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至此,陈某民的“致富梦”碎,锒铛入狱。

2020年3月,该乡镇财政所及村委会3名相关责任人因监管不严、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在“一案双查”中受到相应处理。

陈某民作为临聘人员走上贪腐之路,暴露出其所在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制度失灵、监管缺位等突出问题。失去监督的公权力,不论大小,必将会滋生出贪腐,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威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方面,陈某民所在村委会负责人发现其工作状态出现明显异常,仅对其作口头提醒,并没有定期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用信任代替了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失灵,财政所财务人员未严格执行医保资金管理制度,未按规定及时督促陈某民定期汇缴资金、定期对账,才导致陈某民有机可乘。

案件发生后,翠华镇立即组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临聘人员履职情况以及廉政风险岗位排查工作,在镇纪委的指导督促下,截至目前已排查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20余个,制定完善相应的防控措施30余条。同时健全了财务管理、民生资金、项目资金等多项制度和内控机制。

该县纪委监委派出督导组一方面对临聘人员的用人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专项督查;同时对全县各级各部门扶贫领域、民生领域、项目等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财经纪律监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