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在清華大學火熱上演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演員們與觀眾交流互動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清華校園傳遞有“溫度”的傳統文化


越調《老子》專家座談會現場

11月26日,大型越調新編歷史劇《老子》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鳴鑼開演。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清華大學戲曲進校園——2018校園戲曲節“河南戲曲藝術周暨稀有劇種展演”第四場大戲,越調《老子》的精彩演繹給清華師生送上了一場別具風格的戲曲盛宴,在清華園掀起一股猛烈的“戲劇風”。

河南越調是河南省的三大劇種之一,流行於河南各部,鼎盛時期陝南、鄂北、皖東都曾有班社存在,演出遍及中原乃至全國。越調唱腔高亢、明快、淳厚、質樸,既善於表現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情緒,又能纏綿悱惻、深沉哀怨的感情,具有較強的河南鄉土氣息。

越調《老子》創排於2008年,由著名劇作家孟華創作,國家一級演員、越調錶演藝術家申小梅領銜主演。該劇以老子撰寫《道德經》為主線,擷取了老子一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揮千金救災濟民;孔子登門“問禮”;老子遇百姓疫情,毅然殺愛牛取牛黃為民治病;周王將老子愛徒紫葺冊封太子妃,企圖留賢未果。塑造了一個清明高潔,仙風道骨的哲聖形象。傳達出大愛無疆、構建和諧、親民愛民的老子思想,深刻透析了當今社會的和諧現狀,是現代與歷史、現實與傳統的對話。

越調《老子》結構緊湊,戲劇衝突強烈,突出老子淡泊名利、“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形象。更難能可貴的是全劇還結合故事情節巧妙地表達了老子“上善若水”“無為而治”等深邃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字字珠璣、句句格言、段段警世,為全劇增色不少。

該劇唱腔設計保留了越調固有板式的同時還借鑑了豫劇、黃梅戲等其他藝術形式,充分展示了不同聲腔藝術的魅力。該劇曾先後斬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金獎、中國第九屆藝術節文華大獎,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優秀劇目獎,併入選2010年至2011年度國家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工程劇目。

演出前,為拉近中國戲曲與青年學子的距離,培育更多的青年戲曲觀眾,還安排有豐富的戲曲體驗活動,進清華演出的越調演員與清華學子進行零距離互動,走臺步、穿戲衣、化戲妝、拍戲照,讓清華師生切身體驗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和風采。

展演結束後,根據“一戲一評”的安排,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趙洪,解放軍報文藝部原主任陳先義,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首席課程研究員徐林旗,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景俊美,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蔣洪廣,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雷紅薇,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總經理李志遠,總策劃張建萍,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申小梅等連夜召開專家研討會,為越調把脈問診、出謀劃策。與會專家對越調《老子》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劇不僅呈現了越調獨特的藝術魅力,還從當代視角詮釋了一代聖哲老子光輝形象的真諦,引發無限思考。專家們同時也對越調《老子》在服飾選擇、故事情節設定、字幕呈現、思想挖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真知灼見,為越調《老子》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