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友人與酒,卻是離別時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全詩只有四句,然而詩人筆下生花,將這首絕句,寫得通透與自然。其中第一句,寫出時間、地點、環境,短短几個字,頓時就有了畫面感。這首詩屬於送友人,在唐代統轄的西域,設有安西都護府,這直接迎合主題,題中的安西,正是這個地方。

“送元”二字,表示二人關係非常友好,元為朋友的姓氏。受朝廷的指派趕往安西,通常在唐代,由長安往西而行的,幾乎都會在渭城送行。

王維:友人與酒,卻是離別時

第一句的信息量,已經包含許多東西,首先前邊提到的地點,就是在渭城,其次還是早晨,又有春雨沾溼塵土。看似漫不經心的話語,卻將一副送行圖勾勒出來,讓讀者展開聯想,詩人和朋友,當時到底是怎樣的。而其中浥輕塵,言外之意,說明細細地晨雨,非大雨磅礴。浥為溼潤的意思,輕塵則為細小的塵埃組成,這種畫面感,很容易讓讀者進行想象。如果是陰雨連綿,那麼地上的塵土,就會變得無比的泥濘。

如此一來,詩人會著重寫雨和心情,但是開篇第一句,就用細雨來形容,說明這離別,不屬於悲傷。否則即便無雨,也會側重描寫心情。然而整句詩中,未有肝腸摧斷,以及別離時,那種深深的孤獨與無奈。甚至在第二句中,詩人還寫了一句景色,客舍旁的柳葉,翠綠動人,被眼前的景色所感染。至少在這一刻,柳葉的青翠,率先映入詩人的眼簾。同時在寫景的時候,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以及此刻心中的感受,是喜、是憂、是歡、是愁。

王維:友人與酒,卻是離別時

在古代的時候,楊柳代表離別,本來柳葉上,已經沾滿塵土。但隨著晨雨落下,樹葉上的灰塵,早已消失不見,轉之而來的,則是青綠色。是否利用柳葉蒙上的灰塵,來訴說離別的感傷,可經過細雨的溼潤,塵埃已經去往另一個世界,象徵作者送友人的心情,逐漸好了起來。

古詩中,有大量送友人的情景,而王維的這首詩,明顯是普通的送別。既無生與死,也無悲與愁,只不過是友人遠行而已。這場晨雨,彷彿天意一般,讓友人的遠行,變得更為順利。如若不然,讀者可以想象,在渭城離別,還有塵土飛揚,當這些灰土飄落到臉上,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如今晨雨恰到好處,不至於塵土亂飛,還有讓路變得更加通暢,雨大一些,路面會變得泥濘不堪。顯然這次送別,還是相當的順利,從前兩句,能看出詩人與元二的心情,雖然不能通透,但至少能看個大概。

王維:友人與酒,卻是離別時

緊接著第三句,勸君更盡一杯酒,這裡有酒,有人物對話。首先一個勸字,已經道出惜別之意,同時更字,說明飲了不止一杯酒。詩人本可與友人一飲而盡,僅此一杯後,便可各奔東西。但繼續痛飲的目的,希望這一刻,能多停留一些。喝酒的時候,也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可謂與知己把酒言歡,乃人生一大快事。其中酒杯的含義,也相當耐人尋味,為何不是一壺酒,亦或一碗酒,而單單是一杯酒呢?

杯子這個容器,顯然是要小一些。飲盡杯中酒,詩人在倒上一杯,除了讓時間過得慢一些,還欲讓好友帶走自己的一份情,不至於在行途中寂寞。離別的時候,心情是複雜的,此行路途遙遠,還不知何時歸來。詩人的心中,亦有寂寥感。畢竟與好友元二的那份情誼,還是不容輕視的,否則何必多此一舉,前來送友人。而更盡一杯,也是不知從何說起,選擇由酒代替話語。當話說到一定程度,便會想起往日的種種,這屬於借酒抒情。

王維:友人與酒,卻是離別時

最後一句,將全詩推向高潮,前三句皆為鋪墊,而無故人,更加說明遠行的元二是孤獨的。缺少詩人這樣的朋友,在關外心情,即便不用明言,讀者均能感受的到。只不過最後兩句,屬於剎那間發生的,只因渭城分別,屬於匆匆的情況,顯然杯中酒一飲而盡後,就踏上安西的行程。正所謂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詩人的勸酒與西出陽關,既將惜別不捨表達出來,還有那份關懷,也都融入酒中。儘管全詩只有四句,可是由景轉情,在至分別,當真是妙哉,也是“由喜到悲”的過程。

期間一系列發生的事,都是為了最後告別鋪墊,而王維的這首詩,也成為不朽的經典。正因詩中深意與內涵,讓人意猶未盡,還想細讀幾遍,但每次翻閱,均有不同的體會。那是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年齡在不斷增長,對這首的意境理解,也各有不同,但王維的絕句,至少是百讀不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