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10个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光荏苒,开国大典上有太多值得铭记的人物和故事。让我们一起揭秘开国大典背后10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一:

1.8万人义务修缮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前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中华北门及其东西两道南北走向的红墙之间,直到金水桥前凹形的空场,其南北长百余米、东西宽七八十米,远没有现在这么宽大。

1949年3月下旬,北平市人民政府曾组成清运委员会,动员党政军民学商各界对全市积存多年的垃圾进行大清除。共青团北平市委筹委会和北平市学联组织43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义务劳动。消息在报上和各学校一公布,两天时间内,就有1.8万人报名。各校只好采取抽签办法决定谁能参加。9月10日下午,不到3小时,两片面积19980平方米,满是青草乱石、七高八低的荒地,已变成一片光滑、眉眼舒展的广场了。

故事二:

开国大典前竟在城楼上扫出炸药包

1949年9月21日,新的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顺利召开。而就在9天后,9月30日,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这天,战士们竟在城楼上铺设的两块苇席下面,扫出了一个炸药包。次日就是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的警戒工作,提到了嗓子眼上。

分工是这样的:

公安中央纵队第一师,日夜看守安定门南、宣武门北、复兴门东这三处防空警戒点,外加外围的防空壕。并单独划出两个警卫营,负责天安门广场周边13处制高点的警戒工作。

公安中央纵队第二师,担负起中央领导和与会代表的贴身警卫工作。

北平纠察总队一大队,担任防空三角区以内的安保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如期开始。就在典礼进行中,还是出来一个小插曲。负责广场巡查的纠察总队干警发现,一个身穿美国军装的外国人,正在东交民巷口,举着照相机,不停地拍摄受阅部队的集结情况。会不会是美国间谍?

这个人的身份很快查清了:David D. Barrett,美国驻北平总领事馆武官戴维·包瑞德上校。抗战后期,他曾作为被称作迪克西使团的美军观察组组长,到访过延安,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都有过交往。

可眼下,要不要对这个非法拍摄的上校采取行动?此事关乎外交,公安指挥部门不敢擅自决定,马上用紧急电话报告阅兵总指挥聂荣臻。聂荣臻则直接向毛泽东进行了请示。毛泽东望着广场上欢呼的人海,沉吟片刻说:“让他照,不管他。我们这是公开的嘛,让他给我们当个义务宣传员吧。”

包瑞德拍的照片,后来被广泛刊登在美国各大报纸杂志上。对于受阅部队,他给出了如下注释:这是我见过的装备最差,但意志最强的军队。

故事三:

大典在即,毛泽东丢了代表证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一支车队从中南海东门开出,他们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员们。下车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领导人一个个又说又笑,他们沿着城楼西头的古砖道楼梯,豪迈地向天安门城楼走去。跟随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细心地打量着身边努力登攀着的伟人。他突然吃了一惊:别在毛主席胸前的烫金红绸条不见了!

这还得了!这红绸条可是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代表证,其重要性相当于“特别通行证”。

这个独特的代表证是周恩来指示书法家钟灵设计的。专门给每位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政协代表发了一个,上面分别印有佩戴者的姓名。代表们都工工整整地将它别在胸前。毛泽东主席与其他六名副主席的代表证是“特制”的,红绸条与别的代表一样,但他们的姓名是用金粉印上去的。

叶子龙知道,今天这个重大场合有苏联老大哥的摄影师来拍照片,他们拍的照片还是彩色的。毛主席肯定是他们聚焦的核心人物,黄呢子中山装上没有别这个红绸条,一定是十分扎眼的。叶子龙于是立即噔噔瞪下了楼梯,火速找到钟灵,要他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一个代表证给毛主席戴上。

钟灵接受这个十万火急的命令后,顾不得想什么,跳上一辆吉普车,指挥司机朝他中南海工作室急驰而去。钟灵急匆匆赶回工作室后,屏声敛息,很快在一张红绸条上写下“毛泽东”三个仿宋字。接着,飞快地喷上金粉。他等不及墨迹风干,跑出屋子,跳上吉普车就往回赶。

幸好,毛泽东还没登上天安门城楼。眼下,他已经走了一大半台阶,仍像刚才那样,走走停停,等着后边年长的领导人。要不是毛泽东边走边等,他没佩带代表证的这个缺憾怕是难以弥补了。

故事四:

为什么开国大典定在下午3点钟?

现在阅兵在上午,那时候阅兵定在下午3点,这是反复考虑的,主要考虑到防空问题。当时我们中央成立的时候,成都、广州、重庆还有国民党的飞机停留着,它的飞机有个作战半径问题,如果我们早了,它轰炸以后可以返回去;我们选3点钟,它要轰炸就回不去。所以,这个阅兵时间是反复考虑的问题。

当时,国民党拥有的美制B-24轰炸机主要集中在舟山群岛。B-24轰炸机时速488公里,能装载4吨炸弹,航程3380公里。而舟山群岛距北京的直线距离是1230公里,也就是说,从那里起飞的B-24,轰炸北京之后,还能返回舟山岛。

随着大典开始的时间不断临近,在北京的四周,早已布置好的高射炮群正严阵以待。人民解放军参加受阅的第一飞行队在南苑飞机场完成了最后的预演。飞行员穿上了自己设计的茄克式飞行服,做好了随时升空作战的准备。

故事五:

开国典礼上,毛主席的羊毛衫破了 4个大窟窿

1949年10月1日下午1时,毛泽东被卫士唤醒。同往常一样,在卫士马武义的帮助下,他穿上了那套已经穿了多年的羊毛衫。

马武义回忆说,我帮主席把上身穿上了,羊毛衫上有两个大窟窿;又帮他穿裤子,裤子有两个大窟窿,他两条腿用力一蹬就蹬到两个大洞里面去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此事仍然让马武义激动不已:开国大典是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可是谁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参加庆典时穿了一套破了4个大窟窿的羊毛衫。

下午2时正,毛泽东步行来到勤政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布召开,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陆续宣布就职。就此,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时间仅用了45分钟。

2时55分,首届政府全体领导人坐小汽车到天安门城楼下。临行前,毛泽东笑着说:“我们打了几十年疲劳战,今天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又是一个疲劳战。

故事六:

自动升降旗杆修建一波三折

当时对修建旗杆建设局提出,要求国旗可以自动升降,升旗时间要同国歌演奏时间相协调,国歌奏完,旗升到顶,并自动停止。

技术人员选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用钢管,套起来焊接到一起,有22.5米高。施工人员日夜加班,靠搭脚手架,把22.5米高的旗杆竖起来,在底座上固定牢,同时安好了自动升降装置。

9月30日,在正式启用前,技术人员做最后一次试验。没想到的是,旗子升到顶了,马达却还在转动,结果把旗子绞到杆顶的滑轮里撕破了,而且卡在里面退不下来。这时,脚手架已经拆除,无法修理。

建设局领导很快调来了组建不久的消防队。可消防队架起的云梯比旗杆顶还低好几米,根本够不着。这时,有人急中生智,提议找来两位善攀高、搭彩棚的高手。哥俩到现场一看,二话没说,冒着危险从云梯爬过去,再攀到杆顶,把旗子从滑轮里取了下来。

技术人员又连夜进行多次试验,直到10月1日凌晨,终于有把握保证升降装置正常运行了。但他们还是怕出意外,又准备了一套保障措施,即开会时让一人守在旗杆下,万一发生旗子升到顶自动装置不停的情况,便立即手动切断电源使升降装置停下来;另一人守在天安门城楼安装开关电钮的三角架边上,从技术上保障升旗顺利完成。

开国大典那天,直到五星红旗冉冉升到旗杆顶端,升降装置自动停下,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来。

故事七:

开国大典中踩掉鞋子的农民队伍

1949年9月下旬,南苑区委专门召开会议,组织农民代表参加开国大典。

南苑区的小红门村在研究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人员时,出现了争着去的情况。百年盛况,难得一见,谁不想参加呢?获准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三十多个青年人,个个喜出望外。

参加开国大典事关重大,每个行动细节都经过村干部开会研究。由于大典于10月1日下午3点举行,村干部会确定早晨6点钟集合,7点钟从小红门村出发,为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群众准备的火车是没有顶棚,只有槽帮的大敞车。那些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坐过火车的农民,上了火车以后,满怀喜悦的心情直挺挺地站在车厢里,从心眼儿里高兴。带队同志怕车启动后摔着人,让大家坐下,可谁也不肯坐下,都想看看四周的景色。

终于等到了游行的时刻。

南苑区的队伍缓缓走过天安门,人们不停地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在天空中震荡着。

人们在欢呼的同时,都把双眼看向天安门城楼,都想清清楚楚地看看伟大领袖毛主席,看看中央其他领导同志。

对大多数农民来说,都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而且是负责指挥的干部指给他们看的。想到翻身解放,想到分给自己的土地,许多农民眼望天安门留下了激动的热泪。

在不少农民的观念中,毛泽东就是"真龙天子",得见"龙颜"就是天大的福分。因此,队伍经过天安门时,大家都想多看两眼,有的人干脆在天安门前站着不走,任后边怎么喊,领队怎么叫,就是止步不前,出现了拥挤现象。拥挤中,有的人鞋子被踩掉了,想弯腰捡又俯不下身子,工作人员又催着让走,一看前面的队伍已经走了很远,只好光着脚板跑去追赶队伍。

没人能统计有多少人光脚走过天安门。

有位诗人看到赤脚农民曾大发感慨,写下《赤诚》的诗作:只有用脚掌触地才叫赤诚,只有用心灵呼喊才叫赤诚,只有用情到忘我才叫赤诚。

农民的队伍已经离开天安门很远,长安街上的西三座门都过了,大家还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希望能再看毛主席一眼,希望能再看一看天安门前难忘的场面。

故事八:

七拼八凑才将就起来的一个飞行队

南苑机场上,集中了五湖四海的飞行员和五湖四海的飞机。飞机不仅旧,而且杂,有P-51战斗机、有蚊式轰炸机、有C-46运输机,还有几架老牛式的教练机。这些飞机除了起义的外,几乎全是国民党遗弃的趴窝飞机,只能算是一堆零件,能展翅的早飞走了。因为是东拼西凑组装的飞机,所以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飞机性能也各有差异,飞行员也是各有各的传奇故事,有起义的,有被派到新疆去学飞行的教官,还有老航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代飞行员。临时凑起来的飞机和临时凑起来的人员,开始了受阅前的编队飞行。

我们的飞机太少,阅兵时忽啦一下子全没了,群众不满足怎么办?但是,执行战备任务的飞机已经实在不能再挪动了。

据原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油江回忆,军区参谋唐延杰给他打电话说,聂司令员指挥部希望你们飞机再飞一次,怎么样?

苏联派来的空军顾问是一个中将,他拿到空中阅兵方案后连说不行,飞第二次出了事怎么办?油江则坚持再飞一次的方案。他认为飞机在当时的中国很稀罕,让“观众”过过瘾不好吗?

苏联顾问的意见是对的,飞第二次其实实在是外行人的意见,太冒险。然而,我们的飞行员做到了。9架P-51飞过后,绕一个圈再续上九架慢腾腾的运输机,第二次通过天安门。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四点整,阅兵式进行已经一小时了,南苑机场的塔台接到了位于台基厂的华北军区航空处油江处长的命令--飞机起飞。

此刻,天安门上空几乎没有风,天空湛蓝。坦克群正缓缓前进。突然,天空中热闹起来了。十七架飞机一掠而过,眼尖的人甚至看清了银白色机翼上的红五星。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笑着挥手向银燕致意。在这支精干的飞行队中,还有一个被周恩来称做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刘善本将军。自他起义后,国民党空军先后有四十三架飞机、一百余人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单是刘善本原来所在的八大队,七年间就有十几个人驾机起义。一九六四年,经毛泽东亲自提名,授予刘善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故事九:

礼炮为何鸣28响

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21响,就是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为何要鸣28响呢?

这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

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在国外,最高礼仪是21响,我们为什么要鸣28响呢?”

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作训处长唐永剑话题很快进入开国大典的礼炮鸣放问题,毛泽东问小唐:“你说,放28响有没有道理呢?”

唐永健是个文采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他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主席,我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吧。”

毛泽东微笑着默允了。

很快,简明扼要的28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横空出世到1949年,刚刚28年。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赞礼,这不是极有道理吗?

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用铅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开国大典上,礼炮队由108尊山炮组成,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54尊礼炮。

108尊礼炮一字形摆开,背倚天安门广场,靠在一截古墙边,位置在前门附近。

两分半钟之内,28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鸣礼炮时,站在观礼台上的华北军区文工团团长刘佳与身边的几位代表兴致勃勃地数着礼炮。40年后他说,不够28响,有时两发之间的距离很远,有漏响的。

负责组织礼炮工作的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说,决不可能漏响,瞎炮肯定有,但不可能两发炮弹一起哑巴。

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听到了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呐喊。

建国之后,在开国大典上鸣放过的山炮大部分销毁,有两尊被收藏到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陈列的文物了。

故事十:

开国第一宴上的“大锅绝活”

1949年10月1日晚上6点整。在欢快的迎宾乐曲伴奏下,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中外贵宾们步入宴会大厅,与在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以及全国各行各业的代表汇聚一堂。顿时,整个大厅欢声笑语,洋溢着一派喜庆欢快的气氛。

开始上菜了,冷菜四种:五香鱼、油淋鸡、炝黄瓜、肴肉。头道菜:燕菜汤。热菜八种:红烧鱼翅、烧四宝、干焖大虾、烧鸡块、鲜蘑菜心、红扒鸭、红烧鲤鱼、红烧狮子头。第二道和第三道热菜之间上四种点心,咸点有:菜肉烧麦、春卷;甜点有:豆沙包、千层油糕。

还在宾客们对着刚上来的精美菜点津津乐道时,宴会总管余心清和北京饭店的经理们却在担心着,不知作为宴会几道主菜的“压轴戏”能不能叫响,这也直接关系到“开国第一宴”是否成功。

其实,为开国盛宴掌勺的几位大厨个个身手不凡。但当时北京饭店的中餐厨房刚刚改建,设施条件有限,厨师人手非常欠缺,面对数百人的大型宴会,要在短时间内同时烹制出上百道菜肴,还要达到色香味俱佳,那可是摆在大厨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这时的宴会后厨“激战正酣”。只见总厨师长朱殿荣抄起一口大锅,一旁等着上菜的服务员一见,吃了一惊,怎么用这么大的锅?能炒好吗?服务员哪知,大锅烹炒,正是朱殿荣为适应大型宴会需要练就的绝活。

说话间,只见朱殿荣已把主料投入了大锅,火光闪动中,炒勺上下舞动,接着下配料、辅料。几分钟功夫,一大锅香气四溢的菜肴出锅了,色香味俱全,真是妙手生花!看得等着上菜的服务员眼花缭乱。待朱殿荣用一口大锅烹出的几十盘菜同时上桌时,宾客们脸上露出了赞誉的神情。

服务员特意走到几位有美食家之誉的民主人士桌前,听他们议菜:“好!味道极佳,可谓上品。”“依我之见,这道菜可称为‘神品’。”又一位补充道。

“开国第一宴”的几道主菜“压轴戏”打响了,这也让几位心情紧张的幕后策划者们稍松了一口气。也就是这次开国盛宴之后,总厨师长朱殿荣师傅的“大锅绝活”也声名远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