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式教育还是鼓励式教育呢?

云边说


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不可能只采取挫折式教育或鼓励式教育中的一种,只有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更好的促进孩子的成长教育!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宜采用鼓励式教育为主,挫折式教育为辅,因材施教!

所谓鼓励式教育也称赏识教育法,是一种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让孩子能够自信、自强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方法。每个人都希望被夸赞,孩子更是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地鼓励和赞扬对塑造孩子行为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挫折式教育,不是折磨孩子,也不是打击孩子,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境,但中国的挫折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粗暴的否定阶段,一味的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孩子考了个好成绩,得到的确实父母无情的嘲讽:这算什么,你也就是走了狗屎运...。但近年来不断有孩子因为小事自杀的事实,也告诉我们,挫折教育又必不可少。只是给孩子挫折却不教育,那父母本身就相当于挫折,所以在遇到事情后,我们要安抚孩子情绪,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做出调整方案,做到从失败中学到经验,学到知识,对人生有所帮助!

当然不建议在孩子4岁之前进行挫折教育,父母应该每天鼓励孩子一点,多称赞孩子的正确行为,多教导孩子面对困境的处理方法,积极的引导的健康成长!


启星科教


因地制宜,鼓励式教育和挫折式教育双管齐下。不是所有的人都越挫越勇,盲目鼓励也会产生自以为是的后果。

01 挫折式教育

(1)什么是挫折式教育?

挫折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遭遇挫折,从而激发潜能,提高抗挫折能力。但是往往会有几点认识误区:

  • 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没有度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越挫越勇!

  • 一味否定孩子,让孩子情绪低落,最终放弃。

  • 故意哭穷,给孩子过苦日子。特意去参加什么“吃苦训练营”。

(2)如何进行挫折式教育?

挫折式教育重点在于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战胜挫折,它不在于挫折的大小,需要设置挑战的级别。例如,小龙女一开始训练杨过的时候,让他捉小鸟。从一只到两只,两只到四只,最后再到一群,越挫越勇。如果一开始小龙女就放出一堆小鸟,杨过恐怕早就放弃了。如果这件事情,对于目前阶段的孩子来说,铁定无法完成,家长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02 鼓励式教育

(1)什么是鼓励式教育?

挫折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以一种宽松、和谐、进取的态度完成任务,如果孩子犯错了,家长不责怪、打骂,让孩子在积极正面的环境中成长。但是往往会有几点认识误区:

  • 有错不纠。为了不让孩子不开心,发现孩子的问题,也认为不足为奇。比如,孩子一开始喜欢打人,打人以为孩子什么也不懂,就放任不管,有的人甚至起哄,认为孩子很厉害。结果孩子对错不分。

  • 一味夸奖,孩子自以为是,受不得一点委屈。比如,孩子的绘画水平一般,家长却吹的天花乱坠。但当孩子进入团体,别人不认可自己,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他们就会十分伤心。收到批评的话,就无法进行自我调节。

(2)如何进行鼓励式教育?

针对适当的事情,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言语进行鼓励。

  • 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值得鼓励,原则性、涉及法律道德的问题,不可马虎,并且要及时制止。比如,孩子不知怎么学会了向别人吐吐沫,那家长不可鼓励。

  • 当孩子对事情有畏难情绪时,家长要鼓励他,尝试自己去做。刚开始家长可以陪同,当孩子获得勇气的时候,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

  • 要有技巧的鼓励孩子。不是任何时候都要说“你真棒”,“你真乖”。言语中可以表达对孩子的努力做出的肯定。例如,本来孩子闹着要买3个玩具,但是经过一番劝说,孩子同意只买一个,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舍不得,但是你刚刚能克制自己,妈妈很高兴。”

总结

教育应该是一个鼓励式教育——挫折式教育——鼓励式的螺旋式上升的模式。这也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鼓励孩子,让他们又勇气开始,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后,提出略高的要求,让孩子能触碰到,却不能立马握到,当孩子挣扎前进的快要放弃的时候,家长再进行鼓励,孩子变又可获得动力。不过,对于原则性、道德底线问题,家长还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



兔丫丫说早教


我觉得挫折教育跟鼓励教育并不冲突,但要时实有度。方法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做法:一,从小事做起,鼓励他,但不能过度夸他。比如学习,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但不能让他骄傲,自满,告诉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二,遇到困难,挫折,要让孩子冷静反思,积极想办法,并且坚持下去,而不是消极退缩,害怕,从此一蹶不振。三,告诉孩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是我们的梦想,但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了,便无怨无悔。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才能一路平坦,到达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