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叛逆怎么办?

亓槭


整个初中阶段,老师也觉得初二的孩子最难教。初一还小,对新环境保持好奇,对新群体心怀敬畏。到了初三,面临升学压力,思考未来走向,也大多安静下来了。唯有初二,陌生的环境熟悉了,开始自我觉醒,胆子也变大了,然后出现一种自我,自私,自以为是的状态,他们听不进老师的要求,也摆不平自己的叛逆。

有的孩子比较温顺,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乖乖宝,没有明显的叛逆期,也让家长倍觉欣慰。但是大多数孩子们在家里,也是以叛逆的状态和父母相处的。他们的叛逆的主要表现是:

1:面对家长的合理建议,大喊大叫,暴跳如雷,像一只一点就着的炮仗。
2:面对居住环境的卫生,疏懒,不愿动手整理,他们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
3:对家长有物质的要求,在意自己的外在行头,达不到就无理取闹。
4:对电子产品有极大的依赖心,感觉手机电脑比爹娘还亲。手拿手机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安静最安心的时候。
5:面对自己的不足,明知道错误,也死认错。不但不认,还不愿被提及。
6:家长不能开口,开口就是错。家长说话,在他们的耳朵里是极不动听的。

很多家长,和老师沟通要瞒着孩子,是万不敢和老师“光明正大”沟通的。孩子知道了家长在老师那里打“小报告”,那家里肯定又不得“和谐”了。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叛逆期,可能是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感觉“手足无措”了。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有些家长处于一种尴尬不已的境地,总想向外寻找和孩子相处,引导孩子消除叛逆的方法。那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等待。

有时候想想,“叛逆”是有些孩子的一个生长阶段,和一个人学会说话,学会走路,是一样正常存在。面对孩子的突然“叛逆”,有些家长觉得思维转不过弯来,用一种不敢相信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这种行为是极不正确的。这时候,第一个意识是孩子开始“大幅度”成长了,是一种自我觉醒,并且思考一些问题,正处于困惑而纠结的时段。家长首先矫正自己的心态,以“朋友”的姿态,以理性的态度,静待孩子的转变。要相信,很少有孩子经过叛逆期,然后变坏了,这是一种多余的担心。如果真的变坏了,家庭难以脱离责任,是因为家庭没有以“等待”的态度,给他足够的包容和温暖。

2:安静。

家长也是“好为人师”的,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初的老师。习惯保留对孩子不停“指点”,然后在孩子心目中,就变成了“指指点点”。过度关注,过度干预,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不信任,不认可。孩子认为,你的话语就是对他的否定,不断否定,然后就是不断反抗,更加叛逆。在孩子和家长的较量中,没有给孩子一个温馨、安静的成长氛围,没有给孩子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一个宽松的大环境。

家长需要适度闭嘴,适度装傻,适度装糊涂。仔细回想,是不是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是因为家长过于聒噪?

3:理解。

孩子有青春期叛逆期,多好,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有了面对事情个性化的处理行为。孩子怎么可能都和我们的想法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做得我们十二分的满意。家长更多的需要理解他们,宽慰他们,和他们相处时,退一步,让一步。不能凭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事情的精准判断,就和孩子计较得面红耳赤,以至大打出手,这是多不好的行为。要理解孩子,他暂时还战胜不了天性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爱他们,怜惜苦恼的他们。

总觉得,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安静下来。家长懂的道理,孩子何尝不懂呢?只是他们还小,在行为上不能做得理性罢了。当然,引导是必要得的,但是不是过于急躁,“铺天盖地的,高高在上”的指责总是不好的。

相信孩子!


语文阁


“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真难管”,这是诸多家长对孩子叛逆的共鸣,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家长感觉很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叛逆期。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性格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监护。一般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这个阶段,随着学习和人际交往压力的增大,孩子在这个阶段身体在快速的增长,已经接近成人,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是有时候面对学习和生活又很茫然,这个阶段明显的表现就是对父母的要求采取抗拒的行为。

从题主的描述来看,初二的孩子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对父母的叮嘱感到厌烦,尤其是母亲的唠叨更是厌恶。

2、与父母的要求相左,家长说东,他偏往西。

3、性格喜怒无常,一言不合就会吵架,大声嚎叫。

4、表面顺从,背着父母干家长禁止的事情。

家长针对自己的孩子的情况,要观察孩子的表现,探究他的深层心理原因,进而对症下药。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听话,一般的原因都是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觉得很多事情大人能干,我也能干,我能行,有时候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想法。或者学习中遇到了困难,遭到了同伴的拒绝,与父母相处有了障碍,交流不畅等。这里推荐一本书,美国家喻户哓的家庭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写的《经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书中写到:“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这种教育叛逆期孩子的观点,或许对我们有一些帮助。

最后提几点建议:

1、探究孩子叛逆的原因,对孩子要比以前更加耐心、细心。

2、注意和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心声,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说话,你就要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地倾听,表现出对孩子尊重。

3、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维护他们的自尊,并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水平。自尊的孩子才会更加自律。

4、放下你家长的威严,不要大声喊叫,用正常轻柔的语气和他交流。

5、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发展正常的人际交往。

6、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孩子,不要大包大揽,在具体细节上给予孩子指导,让孩子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孩子慢慢找到自信。

我是漠北以北01,读书点亮生活,关注我,与你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孩子教育成长的点点滴滴!


漠北以北01


初二的孩子处在青春期,出现脾气暴躁、叛逆行为是十分正常的。家长要以平常心接纳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青春叛逆期有什么表现?

1.特别有主见

在这个时期,你会发现,孩子不再什么都听你的。你说要怎样,他偏不怎样,跟你对着干,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2.容易烦躁,脾气也不好

家长说点什么,他就容易生气,严重的会对抗到动手。在他眼里,他觉得你很唠叨,觉得你很烦人。

3.很少赞美别人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老师、家长,或是社会出现的现象,就各种吐槽,以示自己心里的不满。这是在证明自己可以独立思考了,有话语权了。

4.愿意跟大人出门

在此之前,大人去哪都要跟。而青春期时,不愿意跟大人一起了,宁愿自己呆在家。但是同学叫的话,就高兴出门。

孩子叛逆怎么办?

1.接受孩子的变化

家长要不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心里发展变化,才能从内心上接受。否则,一直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变了,家长就会有负面情绪。

2.听取孩子的心声

这个阶段不要再强制要求孩子干什么,而要去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时常跟孩子聊聊天,与孩子平等交流,提出指导性建议。

3.尊重孩子的选择

在事情的处理上,少强迫孩子,可以给予建议,但是尊重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并告知后果,学会承担。

4.把他当做大人

到青春期,孩子确实是个小大人,也渴望大人能尊重他的想法,以及给他发挥的空间。家里的大小事,可以让他参与进来,让他有认可感。

孩子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自知,和孩子硬着来,对着干,搞得亲子关系恶劣。这是应该反省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