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大事件!重點都整理好了…

<script>/<script>

今日,德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全市市場監管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了市委八屆十一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的部署要求。總結了2019年市場監管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深入研判了當前工作形勢和要求,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目標,安排部署了2020年重點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化融合、爭創一流,著力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和治理水平,助力德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營造更好的市場環境。

4.15大事件!重點都整理好了…

盆友!

不要覺得這樣的會議雨女無瓜,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點,

教你一文讀懂

2019年,我們做了什麼?

1、市場主體邁上20萬臺階

在全省率先啟動企業開辦全流程“零成本·一日辦”工作模式。市場主體總量首次跨越20萬大關,達203847戶,同比增長18.7%。其中,新增企業7772戶,企業總數達49246戶,同比增長18.74%,較五年前商事制度改革之初增加1.4倍。

2、民營經濟活力強力迸發

新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3.2萬戶,增長18.7%。實現增加值1380.83億,增長7.3%,佔GDP比重達59.1%,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2%。實現民間投資840.5億,同比增長15.5%。民營企業主板上市2家,創業板上市1家,新三板掛牌12家,地方股權交易中心掛牌716家。4家入選四川省百強民營企業。

3、市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

藥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考評獲全省

A級。省級食品安全抽檢問題發現率全省第一,藥品抽檢問題發現率全省第二,藥械化安全監測工作位居全省目標考核前列。工業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92.9%。圓滿完成四川國際航展、四川裝備智造國際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特種設備、食品安全保障任務。

4、質量基礎設施取得重大進展

首次確定“重裝引航,品質德陽”為德陽城市質量精神。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通過第三方機構測評市民質量滿意度為82.48%。國家發電設備機械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列入全省重點項目,市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平臺項目被確定為全國重點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範項目。

5、首次綜合執法獲得全省第一

全力開展“春雷行動2019”暨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查辦案件

2140件,案件總數同比增長37.5%,創“春雷行動”開展七年來新高,取得全省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中江、旌陽、什邡、綿竹4個縣(市、區)局榮獲全省先進集體稱號。

6、知識產權引領高質量發展

圓滿承辦四川國際航展首屆航空航天知識產權高端論壇,促成市政府、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和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簽署三方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新增羅江區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新增川纖等7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5家企業特色產品榮獲中華品牌博覽會3項金獎。

7、創新集貿市場長效治理機制

牽頭擔當整治集貿市場“髒亂差”頑疾,創新實施集貿市場標準化管理、記分“紅黑榜”、聯合督查、“街長制”等制度,推動“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調動監管部門、街道社區、市場開辦方、經營者、消費者等各方積極性實施綜合治理和長效監管。

8、主題教育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結合省局“大學習、大調研、大服務、大監管”活動,創新開展“六問初心”活動,形成調研報告60篇、為企業和群眾解決問題185個。緊盯主題教育“8+7+10”專項整治,制定《1+4+X專項整治方案》,獲全省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執法辦案工作突出單位

2020,我們要做什麼?

1、著力抓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抓好重點領域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商貿流通業、居民生活服務業疫情管控,加強群體性聚餐管理,倡導文明用餐方式,開展開學前學校食品安全大檢查。

2、優化市場主體准入環境

深化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准入不準營”突出問題,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拓寬電子營業執照應用範圍,健全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實現企業註銷“一網服務”和“零見面”,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3、在守護民生安全底線上嚴守食品安全底線

實施食品生產銷售風險分級管理,全面落實食用農產品準出准入銜接機制,推進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規範化建設,持續創建“放心肉菜示範超市”,探索建立保健品長效監管機制;推廣學校及社會餐飲行業“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工作,推行網絡餐飲外賣餐品“食安封籤”制度。

4、淨化市場競爭環境

加強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和價格監管,強化網絡和合同監管、廣告監管。

5、強化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

深入推動“放心舒心消費城市”建設,提高“一店一碼”、維權平臺等互聯網快捷維權覆蓋面,用好用活12315投訴舉報平臺,妥善應對重大消費維權事件,落實“訴轉案”對接機制。

6、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建立銷售收入2億元中小企業庫,探索助推企業加快發展機制,指導推進知識產權強企培育、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和知識產權強縣(市、區)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