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歷史上的監察官:于謙

清白留人間

有這樣一個人,《明史》稱其“至性過人,憂國忘家”,在百姓心中,他是一位挽狂瀾於既倒,危難時禦侮報國的民族英雄,他便是明朝名臣于謙。

在杭州吳山天風南面,有一座三茅觀,15歲的于謙就在這裡讀私塾,潛心求學。也就是在這裡,他寫下了後來傳唱天下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公元1421年,24歲的于謙在北京順利通過了會試。9年後,明宣宗親自御筆提名,升拔于謙巡撫河南、山西。當時,山西、河南兩省災難頻發,山西多饑荒而河南多黃河水災。于謙把每一年分兩個階段,兩季住山西太原,關注三晉百姓溫飽;兩季住河南開封,治理黃河水疏隱患。

在山西、河南任職期間,于謙大力整肅官場、平反冤案、賑濟災區、安置流民、救治疫病、修繕河堤等,使兩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政績卓著。自此數年,兩省得以大治。在33歲至52歲的19年中,于謙頻繁奔波晉豫兩地,勤於政務,被百姓稱為“於青天”。

公元1449年的中秋節,在距離北京兩百餘里的一個叫土木堡的小鎮上,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時年23歲的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鎮被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的騎兵俘獲了。紫禁城的主人,就這樣成了蒙古瓦剌人的俘虜,史稱“土木之變”。

此時的北京,舉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是戰還是降?誰來拯救處於絕望和恐慌中的大明帝國?史載“眾皆嚎啕”,震天的哭聲響徹在朝堂之上。侍講學士徐有貞提出了“南遷”之議,一時之間,群臣緘口。此時,一聲怒吼響徹整個朝堂:“言南遷者,斬!”瞬間,終止了六神無主的百官紛爭——關鍵時刻,兵部右侍郎于謙站出來了。

一語震醒猶豫人。在於謙堅決主戰的激勵下,朝廷告諭天下:固守京城,與瓦剌決一勝負。為挫敗瓦剌也先以挾持英宗為籌碼而百般訛詐朝廷的陰謀,九月初一,于謙與百官向孫太后請求,懇請立明英宗唯一的弟弟、22歲的朱祁鈺為皇帝,以安人心。

當前,于謙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調兵。在五十天的時間裡,于謙一方面整頓京內殘兵,一方面調集備倭軍及河南、山東備操軍入京守衛,並且在通州的糧倉籌備了足夠的糧草以補給軍需。與此同時,也先的鐵騎正得意洋洋地挾持著英宗,攻破紫荊關,直奔北京而來。

十月十三日,保衛北京的戰鬥正式開始。兩軍相持了五天時間,也先面對京城高大的銅牆鐵壁一籌莫展,損兵折將。當得知勤王兵馬正陸續趕往北京時,他擔心再僵持下去將腹背受敵,思慮再三,率軍怏怏而退。一年後的中秋節,已無利用價值的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送回北京。此時,朱祁鈺已坐穩江山,一山難容二虎,所以,明英宗一到北京,立刻被監視居住,軟禁南宮。

南宮一鎖,長達近六年。公元1457年,總兵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人精心策劃,乘明代宗染病之際突然發動了政變,史稱“奪門之變”。在徐有貞等人的策劃下,以“謀逆”罪名將於謙、內閣大學士王文處以極刑。明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謙被問斬,時年60歲。《明史》記載:“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那一天的京城百姓,無不夾道哭送,全城悲聲徐徐。就在於謙遇難的同時,一隊官兵正在於府抄家。可是,抄來抄去卻毫無收穫——這位一品大臣竟然“家無餘資,蕭然僅書籍耳”。

公元1465年,于謙冤案得以平反。公元1489年,孝宗皇帝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諡“肅愍”,並在墓旁建祠紀念,取名“旌功祠”。(商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