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憑藉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再造大明王朝

明朝正統十四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鎮率領二十多萬明軍精銳北征瓦剌。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由於不懂軍事、指揮不當且好大喜功導致連戰連敗,直至狼狽逃到土木堡被包圍,致使明軍精銳毀於一旦,朝廷重臣多數戰死,皇帝被俘。

于謙:憑藉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再造大明王朝

土木堡之戰路線圖

土木堡戰敗的消息傳到朝內,全國恐慌,不僅富商平民都收拾包裹向南邊跑去,甚至朝廷的不少大臣也把行李家眷安排好,等著監國朱祁鈺下令南下!徐有貞提議遷都南京,此時一人說到:“言南遷者,可斬也”。這個人叫于謙!《明史》評價: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可見於謙對大明有再造之功!

于謙:憑藉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再造大明王朝

于謙《石灰吟》

于謙又向朱祁鈺提議主戰,得到了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愛國官員的支持。朱祁鈺選擇了相信于謙,臨危受命升任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京師防禦。土木堡戰敗後,明軍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幾乎損失殆盡,剩下的老弱士卒不到十萬人,朝廷上下都沒有很堅定的信心,于謙調各地預備軍、運糧軍勤王,並且最終帶領他們迎來了大明王朝的重生!

雖然于謙調各地預備軍勤王,但是多數沒有什麼戰鬥力,實力仍然相差懸殊。瓦剌屢戰屢勝士氣正旺,而明軍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在土木堡幾乎全部損失,硬拼的話北京城幾乎就成為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分分鐘陷落,怎麼辦?于謙根據敵我優勢,一條計策慢慢生出,那就是將神機營的優勢充分利用!

于謙:憑藉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再造大明王朝

神機營輪射法

神機營:明朝京城禁衛軍三大營之一,專門掌管火器的特種部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隊,戰術戰法領先世界一百年。史書記載神機營通常使用“輪射”戰術,此戰術將士兵分為三排,首先由處於隊列第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射擊,接著由處於隊列第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射擊。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後,馬上將神機銃遞迴中間一排的士兵,同時從中間一排的士兵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中間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負責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之後的神機銃,並向後傳遞給第三排的士兵裝上彈藥;另一方面負責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已經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並向前傳遞給前一排的士兵。這樣的戰法保證了可以對敵人連續不斷的射擊,從而使得敵人沒有絲毫還手的機會。

十月初,瓦剌軍在明朝叛徒太監喜寧的帶路下攻破紫荊關,瓦剌軍直逼京師。京師總兵官石亨提議:“毋出師,盡閉九城門,堅壁以老之”,于謙則認為此法“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主張到背城立寨,正面迎擊敵人,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在這樣的軍令下將士抱著必死的決心迎敵。

十三日瓦剌軍進攻德勝門,于謙安排輕騎疑兵接戰瓦剌軍,佯裝敗退將瓦剌軍吸引到提前埋伏於德勝門的明軍神機營包圍圈,殲敵萬餘,瓦刺軍大敗,也先之弟孛羅和平章卯那孩都中炮身亡;瓦剌軍又轉頭奔向了西直門進攻,再次被迎頭痛擊;瓦剌軍不甘心就此失敗,又在彰義門組織進攻,明軍佯裝失利退至土城,瓦剌軍一路追到土城,被提前埋伏在民居內的明軍火槍手打的死傷無數,大敗瓦剌軍。瓦剌軍屢戰屢敗,倉皇下令北撤,于謙下令乘勝追擊,一路趕出塞外,京師危機終於解除了。

于謙:憑藉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再造大明王朝

京師保衛戰

京師保衛戰讓大明朝轉危為安,避免了向宋朝那樣南北分割,迎來了第二次重生的機會。歷史就按這樣發展也許大明王朝可以再造輝煌,但是因為權利的鬥爭大明朝沒有把握住這次機會,明英宗復位後以“謀逆罪”將於謙處死,大明再造輝煌的機會此刻湮滅,導致此後百年面對蒙古一直處於劣勢。

在整個國家都失去信心驚惶不安的情況下,于謙站出來了憑藉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再造大明王朝,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也許可以暢想一下於謙如果沒有這麼早離去,大明的結局又會是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