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救時宰相"于謙:救大明江山於水火,一心報國卻慘遭身死

導讀

他本是文臣,卻以武揚名。終其一生只指揮了一場戰役,卻憑這場戰役,躋身千古名將行列。也是因為他,歷史上鐵骨錚錚的大明王朝躲過了它的第一次滅頂之災。 他就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謙。可是,這位可歌可泣的忠臣,最後卻落得個被冤死的下場,讓人蹉嘆不已!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大國,按照傳統慣例,按照秦嶺和淮河將中國分為南北兩方。講述本篇文章的主人公之前,我想簡單的說一下中國的帝都地點設定的特點,大致的分析下我們會發現在歷史上多數的朝代都將帝都設立在了北方,所以北方出現了一大批比較有名的帝都,如河南最早的商丘、開封、洛陽,陝西的西安,包括現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它依然在中國的北邊。

人物|

當然將政治中心設立在北邊,也就是意味著軍事中心也就安置在了北邊,由於北邊遊牧民族較多 民風彪悍,總的來說其目的也就是為了穩固統治。而設立在偏南方的朝代,比如說將帝都設立在杭州或者是南京的,大多數都是從北方被迫遷移過來的。

在我國曆史上有兩個王朝發生了讓人難以磨滅的教訓,一個是發生於宋朝時期的靖康之變,宋徽宗、欽宗二帝被金兵掠走,然後趙構一直都將帝都定在了杭州,偏安一隅。而到了我們的明朝時期,發生了一個土木堡之變,明英宗也被瓦剌兵擄去。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則是一個能夠顛覆前史,穩定京都的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明朝尚書:于謙。

人物|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即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當初以為能寫出這首詩的于謙肯定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感悟。後來才知道,這是青年時期十七歲寫的,可見當時于謙的意識形態和人格已經如此崇高。

他自小飽讀史書,崇拜文天祥,心中樹立了對標的榜樣。七歲時,一個和尚給他相面,大吃一驚,說:"這孩子將來是救時宰相啊!"

"救時",也就是挽救時局的意思,或許,于謙日後的力挽狂瀾,確實在他七歲時,已經被這和尚看破。23歲考中進士,24歲被授職為監察御史,從一名紀檢監察員開始他的政治生涯。

人物|

他28歲那年,已經是京城名嘴。那一年,還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漢王朱高煦在山東謀反,很快被平定。宣宗讓于謙負責口頭宣佈朱高煦的罪狀,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發抖,自稱罪該萬死。

他後來外放為官,主政過的地方有口皆碑,百姓把他當作"神明"。于謙在官場的晉升,全靠個人能力,但他最終權重一時,則賴歷史機遇。

在他被召回京充任國防部副部長(兵部左侍郎)的第二年,明朝發生了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土木之變。年輕氣盛的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率50萬大軍北征瓦剌,結果被俘虜了,有去無回。

人物|

舉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之時,于謙淡定自若,採取一連串成熟老練的危機處理手法,擁立朱祁鈺為帝,是為明景帝。他做出了一個非常反常的舉動,那就是堅決反對遷都,而是積極著手,調兵遣將保衛北京城。

保衛北京城這場戰役可謂是艱苦卓絕。于謙在受命的第二天便開始嚮明景宗奏請調遣南,北兩京,山東以及河南的備操軍等軍隊入京衛城。由於有幾十萬的勤王軍士,也使得本來慌亂的人心漸漸安定了下來。

由於通州為北京的門戶,又儲存有大量的糧食。此番若敵人將通州攻下,不僅會對保衛北京城造成不利,而且還會導致這些糧食為敵人所用,可能會為敵人延續攻城時間而創造條件。硬拼不如智取,于謙想到若是派遣朝廷中的士兵前去搬運,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將其全部運入京城。於是他便鼓勵通州內的所有人攜糧入京,多勞者多酬。很快,通州內的糧食便被全部轉入京城內。

人物|

對於如何保衛北京城,在戰略上是戰還是守,守城的將領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成山侯王通則建議深挖溝壕來阻截蒙古騎兵,在戰略上以防守為主。而於謙則認為這樣會給敵人一種示弱的感覺。於是他決定將京師備用的22萬軍隊分列於北京的九個城門之外以備蒙古瓦剌軍攻城。

瓦剌軍首將也先攜帶明英宗來到了北京城下,他看見明軍紀律嚴明,嚴陣以待,與前期在土木堡之變時遇到的明軍在氣勢上大有不同。于謙採用了誘敵深入的計策,當數萬瓦剌軍均進入明軍的埋伏圈之時,他們火銃齊發,連也先的弟弟也中炮而亡。瓦剌軍後來又進攻西直門和彰義門,經過激烈的交戰之後,皆被明軍所戰退。這時勤王的部隊也陸陸續續趕來,也先恐懼生變,便連夜拔寨逃走。

說來也搞笑,也先逃走的時候竟然將明英宗給放了,而明英宗後來回到宮中發動奪門之變,重新奪得帝位。他以謀逆的罪名將於謙處以棄市之刑。所謂棄市即於鬧市梟首後,不允許給其收屍,可憐一代忠烈之士卻落此下場。

人物|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只有冤死才能把一代名臣的聲譽推到頂點,獲得最高知名度,享受最長久、最廣泛的拜祭。所以我們民族的英雄,基本都是悲劇型的歷史人物。

殺于謙的主謀是發動奪門之變的"三大功臣"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但點頭的肯定是復辟上位的太上皇朱祁鎮。

給於謙定的罪名是謀逆罪,具體為"意欲迎立外藩",就是想要另立儲君。這個"意欲",跟岳飛蒙冤的"莫須有"是一個級別,但當時居然沒有人提出異議。

這說明什麼問題?

第一,皇帝想殺的人,沒人敢吭一聲。

第二,皇帝想殺的這個人,大家都覺得殺得好。

殺掉于謙,不過是他樹立權威、挽回顏面的無奈之舉。然而,于謙畢竟是無懈可擊的,找不到罪名,這讓明英宗很頭疼,於是宋高宗冤枉岳飛謀反的伎倆又派上了用場。

人物|

不過,岳飛的罪名是三個字"莫須有",而于謙的罪名是八個字"謀為不軌,迎立外藩"。

當時作為北京保衛戰的總指揮官,大明的最高決策者,集所有權力於一身,他挑釁了封建社會最忌諱的皇權,他必死無疑。之前有些想不通,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明明可以避免的。他為什麼不能像曾國藩那樣懂得進退,思危。一根筋嗎?

後來慢慢才想明白,難道他不懂"木繫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家國情懷,是責任讓他毅然決然的走上這條不歸路。一個真正懂得為國家和民族做正確的事。

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他們都知道,是於少保從瓦剌騎兵的鐵蹄下,拯救了山西河北的幾百萬百姓的身家性命。

人物|

"天下冤之"的另一面就是"天下怨之",百姓怨恨的對象正是那個復辟成功、高居九重的大明天子。

行文最後,再獻上于謙的一首《石灰吟》以饗讀者: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歷史紀聞:深淺度挖掘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