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抗击疫情丹东在行动#


凤城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护士长董翠,也是众多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当中的一员。为高度还原董翠在武汉的一点一滴,本文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我们一起零距离感受这个小女子的担当。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第一篇 关于武汉与工作

问:从凤城出发的时你紧张吗?压力来自哪里?是否担心被感染?

董:说实话,当时挺紧张的,也觉得自己很可能就被感染了,毕竟当时武汉疫情严重,医务人员感染的也特别多。刚开始,我爱人不同意我去。因为家里孩子小,老人身体也不好,他认为我在家这边的工作岗位也是一线,也是抗疫,也是做贡献,觉得我就是为实现自我价值奔赴武汉,什么都不顾了,太自私。

我们是在出发前一天的晚上才接到通知,很突然。当时孩子在奶奶家,我爱人说早上去把孩子接回来见我一面,我说不见了。当时心里挺难受,怕见到孩子更控制不住情绪。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问:武汉与自己想象有差距么?

董:之前虽然没去过武汉,但是在电视上经常看到,那里是个繁华的大城市。到武汉那天下了飞机,看到当时的情况反差特别大,街道上基本没有什么车,行人更看不到。

问:工作具体内容是什么?

董:第一次进病区时,特别紧张,因为这是我们真正接触已确诊的新冠患者。在接诊新病人过程中,我们需要做测量生命体征、测血糖、输液、采血、采集咽拭子和鼻拭子等等一些护理处置。在生活护理方面,我们得帮助打热水,帮生活不便的患者洗头,准备生活用品等等。

开始的时候,为降低感染率,我们都尽量减少和患者接触。能在传递窗做的工作,我们都尽量不进病房。后来,与患者接触多了,就感觉他们真是特别可怜。有的患者因为新冠失去了亲人;大部分患者都很焦虑、害怕,失眠,情绪低落。了解到这些后,就特别想帮助他们。没事儿的时候愿意到病房和他们聊天,讲点笑话,教教他们东北话,再和他们学学武汉话,真心想竭尽所能帮他们走出阴影,和他们一起战胜新冠。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问:进病房前的防护流程是什么?

董:正常一个班次的工作时间是6个小时。但是我们都得提前两个小时到医院,因为穿防护服也得大概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流程是这样的,戴口罩—帽子—内层隔离服—内层手套—内层鞋套—防护服—外层手套—靴套—外科口罩—护目镜—面屏。防护完成后,我们要做漏气试验。刚开始,感觉怎么戴口罩都漏气,特别没有安全感。

防止感染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脱防护服,共分三个步骤。一脱,得摘面屏、护目镜、外层口罩、靴套、防护服和外层手套,动作得轻柔,避免气溶胶。防护服得从里向外卷着脱,避免污染内里。这个过程得进行7次的六步洗手法,完成大概需要半个小时。二脱,脱内层鞋套,内层隔离衣和内层手套,这个过程需要洗3次手,大概需要十分钟完成。三脱是脱帽子、N95口罩,清理鼻耳孔,戴口罩才能出去,这个过程得洗5次手,大概需要20分钟。

从病区出来到生活区完成脱隔离服的过程需要大概一个小时,洗手至少15次,每次出来后,我们基本都是蒸了桑拿的状态,里面洗手服基本都是湿透的。因为从进到出得经过八九个小时,我们都不能吃喝,所以出来时基本都是虚脱状态。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问:在武汉期间都经历过哪些"第一次"?

董:第一次穿尿不湿,第一次吃热干面……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一个普通的护士,能上战场能打仗,能利用自己所学所用帮助那么多人,满满的成就感。

问:详细介绍一下工作的难度在哪里。

董:我们所在的是雷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三病区(A3),收治的都是相对较轻的患者。但是,护目镜面屏上雾后特别影响视力,尤其在手套、防护服、护目镜、面屏的全部武装下,就连简单的护理操作处置,做起来都特别艰难。例如,采血穿刺看不清血管,戴手套的手也摸不清。再就是采集咽拭子时,因为看不清,就得凑到离患者口腔特别近的位置,这样感染的机率就更高了。

穿上防护以后也特别憋闷,坐着都难受,更别说巡视病房、或者做操作处置了。我第一次夜班的早上,需要采62管血和31个咽拭子。我们早上是8点交班,想着让患者能多睡一会儿,而且这点活对我们3个重症病房出身的老护士也不算什么,一个小时轻松能搞定,就决定从早上6点半开始采集标本。

采上才发现,是我们低估了全套防护下的难度。开始还想到采集咽拭子时得直接接触患者气道,心里还挺害怕、挺忐忑。但后来,就只是着急活干不完,完全把害怕抛在脑后了。第一个夜班到我们出舱,已经上午10点了。回到酒店洗澡消杀完已经中午12点多了,真是累的快站不住了。当时,就想这种工作强度自己可能坚持不了几天。可睡一觉醒来后,觉得自己又满血复活了,还得接着干。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问:你的防护服上画了什么图案?

董:我让同事帮我在防护服上画了一个消防员。一是因为我儿子特别喜欢消防员,二是我觉得消防员特别勇敢,能救人于水火,我想做患者们的消防员。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第二篇 关于家乡与支持

问:武汉的生活习惯、饮食等与家乡这边有什么不同?

董:国家对我们这些援鄂人员真是特别关心,饮食方面很精细,而且营养丰富。但我是地道的东北人,不能吃辣,确实吃不惯那边做菜的口味。因为不能开中央空调,我也第一次体会到在11.2℃的房间洗澡,没想象中那么冷。

问:家里这边最牵挂的人是谁?

董:到武汉后,还是最惦记孩子。休息时最想孩子,第一次这么多天不在他身边,也不知道他在家到底怎么样。每次视频或者打电话,家里人都告诉我孩子和他们都挺好的,让我不用分心,别惦记。


疫情严重期间,我不在家,爱人还要上班,婆婆在家带孩子,想下楼买菜都不方便。但是,我从爱人那里得知,市委、市政府领导,局领导、院领导,他们专门到家里看望了老人和孩子,还送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还有妇联、街道和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也到家里送温暖。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得知孩子学校开通网上授课后,我就更着急了。婆婆不会用电子产品,孩子还太小,担心他自己弄不明白,耽误学习。这时候,我爱人又告诉我,学校特别重视,校领导和班主任亲自辅导孩子学习。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这些真是特别让我感动,他们解决了我的全部后顾之忧。

问:去武汉之前,父母有哪些鼓励的话?

董:我娘家不在凤城,所以我父母一直不知道我去了武汉,只是告诉他们"疫情期间,单位很忙,没时间视频。"偶尔抽空才给他们打电话。他们是在我从武汉回来的头一天晚上,听我姐那说漏了才知道的。

问:家人支持你的工作么?

董:刚开始,我的婆婆和其他家里人都特别支持我,为我能在这个时候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而感到骄傲,只有我爱人不支持我。到了机场后,爱人给我打了电话,向我道歉,他说是他自私了,他其实是不舍得我去冒险。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我一直以为儿子小,不懂什么责任,肯定得因为想我总在家闹,我还为安抚他想了一堆理由,还在网上给他买了玩具。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儿子特别理解我,他说他特别支持我,他也羡慕我能上战场上前线。儿子还说,他在家里也写了请战书,自己得多吃饭,快点长大,和我一起上战场。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第三篇 关于付出与感动

问:到达武汉后,当地人对自己是什么态度?

董:到了武汉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和暖心的事儿。

第一天到病房,一个保洁志愿者,看到我就给我深鞠了两个躬,一直说谢谢。

接送我们的公交车司机,他每次接我们都说:"不着急,你们不用提前出来等车,外边冷,我先到楼下等你们就行。"

酒店的工作人员听到我们说吃不惯盒饭,就主动提出来给我们包饺子,还给我们配了大葱和黄瓜蘸酱。

病房的患者,用画画、唱歌、跳舞等各种方法来表示对我们的感谢。

……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武汉人给我的印象是勇敢,坚强,善良。也让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很无助,把我们当成了救命的稻草。

问:你们累的时候怎么办?会特别容易满足么?

董:我们一组四个组员,来自四个城市。大家在雷神山结识,也因此成了生死之交。我们想家、想孩子,累了,或者防护下太难受坚持不住时,就互相安慰打气。我们也为了安慰焦虑抑郁患者的情绪,一起编排舞蹈、小品,给他们表演,开解他们的情绪。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3月8号,我过了最有意义的女神节,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吃了地道的小龙虾,还有想念已久的KFC,自嗨火锅,身心都得到了满足。


问:有没有打退堂鼓的时候?

董:有。上早班时,早上6点钟起床,不敢喝水吃饭,洗漱完就在房间里溜达,想上班前再去一次卫生间。7点钟去上班,穿好防护服后进病区接班,一直到下午两点钟交班,脱下防护服,坐班车回酒店,洗澡,消杀,这些都完成基本都是下午4点左右。直到这个时候,我才能喝上水、吃上饭。每八天轮一次的早班,是我最发怵,也觉得最难熬的时候。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问:当接到通知可以撤离武汉的时候,头脑中想的最多的是什么?

董:接到撤离消息的那一刻,我最先想到的是病房剩下的患者怎么办?后来就感觉自己心里特别矛盾,着急回家,又舍不得武汉。一直想自己要是能分成两个我就好了,就不用这么矛盾了。

回来的那天真是一路哭回来的,武汉送别时和回来时家乡人民的高规格礼遇,真的让我特别感动。但是也觉得心里挺不安的,因为我也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就是做了自己该做的,我也不是什么英雄,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问:有你想感谢的人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董:想感谢的人太多了。市委市政府,局里,院里的领导们,家人,同事,孩子老师,朋友,每一个关心我,支持我,惦记我的人,谢谢你们的信任,谢谢你们的支持,是你们的全力以赴为我,成就了我的义无反顾,让我有幸参与一线抗疫,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绚烂的色彩。

【援鄂战疫故事】董翠: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

问:这段经历对你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董: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亲眼目睹了比病毒传染性更强、杀伤力更高的,是患者的焦虑情绪。所以今后我想成为一名更有温度的护士,温暖患者,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成绩和荣誉虽然代表过去,但这些会成为我今后更加努力的动力和基石,激励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也将会带领内七科的护理团队越走越远,更好地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文:邓晓晶、董翠

图:董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