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只鱼,要怎样看到外面的世界?

天推荐一本适合各个年龄的人读的绘本——《鱼就是鱼》。

这本绘本在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的评价是:一部杰出的绘本,简单却引人入胜。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可以看下面这个视频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视频地址: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o0149dqjz2r&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我的感受还挺多的。我们从头说起。

01

我们注定是不同的个体。

在这本绘本的一开始,小鲤鱼和小蝌蚪生活在一起。他们觉得彼此并没有什么不同,外人看起来,他们的不同似乎也没有那么明显。但的的确确,他们是不同的个体。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都差不多。甚至到了幼儿园、小学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看上去也没有特别的不同。

如果你去看一年级或者更小的小朋友,你会发现,他们很多人长得差不多。有时候,我们可能都会搞不清楚他们的性别,如果他们没有通过头发、衣着等明显告知我们自己的性别特征的话。

然而,**即使小时候再相近,我们也是不同的个体。**随着我们不断长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那你可以去看看有关「同卵双胞胎」的研究。

根据最新研究,虽然同卵双胞胎可能共享他们全部的DNA,但他们在发育早期会出现数百种基因变化,这些变化让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在故事中,小蝌蚪有一句道破真理的话:

青蛙就是青蛙,鱼就是鱼,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是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02

你所认为的真实,就是真实吗?

我们接着往下看。

有一天青蛙回来了,它告诉鲤鱼很多外面的世界,有长着翅膀的鸟、四条腿的牛还有被叫做「人」的动物。

这些都是青蛙看到的东西,是真实世界中发生的。

然后,我们看看鲤鱼听到这些信息后的联想。看看它想到了什么。

鲤鱼头脑中的鸟是一种长着翅膀和两条腿的鱼,头脑中的牛是一种头上长了角的鱼,而人呢,只是一种直立行走的鱼。

你也许觉得很可笑,然后会说:这是因为鱼没有看到过外面的世界,所以它的想象偏差了。

是的,这样的理解的确没错。但这种偏差难道只发生在鱼身上吗?我的一名学生给我举了一个很有启发的例子。

他说:当人们开始研究外星人的时候,人们总觉得,外星人应该是人的样子,但外星人为什么一定要是地球人的样子呢?当我们开始做机器人的时候,人们总是想要将机器人作成人的样子,但为什么机器人一定要长得和人一样才能工作呢?

我们对于未知事物的理解,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已有信息基础上的,但很多时候,这些已有知识和已有信息反而成为了我们获得真实信息的干扰。

我们的好奇心总是趋使我们去了解与我们不同的世界,别忘了,你对所谓不同世界的理解是建立在你自身认知的基础上的,它可能部分真实,但未必完全真实。最要命的是,你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这一点,你信以为真。

如果这样说太抽象,那我给你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你有没有去外地或者外国旅行的经历。在去一个地方之前,你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对于这个地方的认知,但你有没有发现,当你真正到了那里,特别是逗留了较长一段时间之后,你原本的认知会被改变,甚至有时候是180度的大转弯。

如果你还是没有感觉,那你去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 ,应该会带给你很强烈的感受。

另外一个例子在小朋友的身上特别明显,不过很多成年人身上也同样会有。

下面这些是小朋友们跟我说的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 我小时候还没有坐过飞机的时候,我以为飞机和公交车或地铁差不多,飞一段停一段,只不过飞机是在天上的,公交车是在地上的。
  • 去韩国之前,很多人告诉我,韩国人天天吃泡菜。我想,这该多难吃啊。后来我去了韩国菜发现,他们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吃泡菜,但也不是天天吃泡菜,就连泡菜本身也有不同的味道。

还有一个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前几年嘀嘀打车刚上线的时候,长辈群体中会使用嘀嘀打车的人还很少。有一天和一位长辈一起出门用嘀嘀打车。我说,这个软件可以直接用手机付打车费。于是,长辈很好奇地问我,你经常用手机付打车费,那你一定得充很多手机话费吧。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当我们站在鲤鱼的视角,我们听到的「真实世界」并不一定是那个真实的世界。当我们接受新的认知时,我们要非常小心,防止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新认知的臆断和猜测。

03

如果你是青蛙,你该怎么做?

说完了鲤鱼的视角,让我们来换一个视角。如果你是青蛙的角色,你可以如何做,才能避免或者减少鲤鱼头脑中那个不真实世界的产生。

我问过小朋友们这个问题,他们说:

  • 青蛙可以说的具体一点。
  • 青蛙应该首先告诉鲤鱼,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长的和鱼一样的。
  • 青蛙应该将每个动物的特点描述得清楚一点,而不是只说一小部分特点。
  • 青蛙应该带着手机,拍视频给鲤鱼看。

哈哈,最后一个想法很可能是受到了我们用腾讯会议上课的影响,可惜青蛙做不到。不过看到了吧,我们就算是那些天马行空的幻想,也还是离不开我们的经验。

我觉得这部分我的学生已经说的非常好了。这些想法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假设别人与我们总是具有相同的经验。当我们想要给别人讲解一些新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对别人是否拥有与我们相同的经验反复求证,特别是那些核心的概念,我们一定要再三确认。

就像青蛙和鲤鱼对话的时候,青蛙非常清晰地知道,世界上的动物并不都是长得和鱼一样的,但对于这个核心概念,鱼是没有的。

这里我也想到了最近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为了打发在家办公的无聊时间,我最近开始自学钢琴。因为之前学过10多年的乐器,我对一些基础乐理还是比较熟悉的,网上的快速入门视频看了也就能举一反三。

但很快我发现,这些快速入门的视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给你说一说,看看你是否听得懂。

这些视频的问题是,他们在弹奏前都对电钢琴进行了移调,使得任何一首歌曲都能用C大调的指法弹奏。但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这个操作进行说明,很多初学者也未必看得出来。另外,如果只会用C大调弹奏,而不是在钢琴上平行移调的话,弹奏会非常快遇到瓶颈。

我只是想要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你一看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但如果你不太懂乐理,甚至什么是C大调都不知道,那你很可能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因为在这段话中,C大调、平行移调等都是核心的概念。

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你说的话别人根本不明白,是因为对方不具备听懂所必需的核心经验。

04

如果鱼执意想去看外面的世界怎么办?

因为被青蛙说的「世界」吸引,鲤鱼下定决心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也正是这种下定决心,让鲤鱼差一点就失去了生命。

所以有人会问了,如果我就是一条鲤鱼,但我还是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确实有点难,但我觉得还是有办法的。

第一,你并不需要真的去到那个世界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呀。

我的学生跟我说,鱼的眼睛是长在身体两边的,或许它可以侧过来浮在水面上。这样,它既可以正常呼吸,又可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至少可以看到天上的鸟是什么样子。

是的,尽管鱼可能还是看不到四条腿的牛和那些被叫做人的动物,但看到鸟已经足以让鱼知道,外面的世界和鱼的世界并不一样。或许这时候,它就能理解青蛙所说的牛和人的样子了,也或许它会觉得,能不能看到牛和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第二,鱼同样可以选择跳出水面,但在这之前,它必须清楚知道这样做的风险。至少的至少,它应该让青蛙呆在岸边,做好随时帮助它的准备。

我的一名学生去年和家人一起去了西藏。当我们分享到这段的时候,他分享了自己去西藏的经历。

他说,对于一个一直在平原生活的人来说,去西藏是有一些挑战的。不过最关键的不在于挑战本身,而在于你是否提前知道这些挑战并且为之作好准备。

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你很可能陷入困境,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如果你知道该怎么做,你可以早做准备,防止高原反应的产生。即使高原反应产生了,甚至严重的高原反应产生了,你至少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

05

鲤鱼真的需要看外面的世界吗?

这是我们这本绘本的最后一个问题。

当鲤鱼重新回到水中的时候,它说,这才是最美的世界。

所以,这里有一个疑问:我们真的需要看外面的世界吗?如果不需要,我们又拥有什么呢?难道只是这一小片池塘吗?

齐秦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外面的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你之前从未看过;外面的世界之所以很无奈,是因为你一直在看,但从未真正看见。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两个不同的词语:「看」和「看见」是完全不同的。

看,只是一个动作;而看见,既是动作又是结果。

看到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看见的东西因为有了感受,所以至少真实了一点点。

当鲤鱼听青蛙说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它头脑中呈现出的是想象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当鲤鱼真的到了岸上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外面的世界才变得真实起来。

当然,这样的思考对中学生来说有点深奥。所以,我给了他们另一个解释。

大家有没有想过,对鲤鱼来说,青蛙看到的是外面的世界,那对青蛙来说,鲤鱼看到的会不会同样是外面的世界呢?

青蛙看到过陆地和天空,但鲤鱼看到过水底的世界;青蛙可以从水中跳到莲叶上,或许鲤鱼也可以从一个池塘游到另一个池塘;或许鲤鱼永远看不见陆地和天空,但青蛙也永远看不见江河和湖海。

我们可以市图去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我们终究不可能看尽整个世界。

06

写在最后的话

最初知道这个绘本是在新精英《最佳工作模式》的内测课上,古典老师给我们讲到了这个故事。最近处于特殊时期,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未来世界的故事,所以拿出来给学生讲,今天也分享给你。

这个故事已经远远超越了有关职业的框架,甚至也超越了人生的框架,但作为一名职业生涯咨询师,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跟你说说,这个故事对我们职业的启发。

  •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只蝌蚪或者鲤鱼呢?你们过去相似,或许还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但终究你们是不同的个体,你们后来分开了。也许这个人是你的好同事、好朋友、好上司、好下属。但这就是常态,不要难过,要感恩。

如果你是一条鲤鱼——

  • 青蛙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成功人士」,当听到这些成功故事的时候,你是陷入想象无法自拔,还是会去小心地求证,了解隐藏在成功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 如果你羡慕青蛙的职业也想要从事,那你是抱着幻想中的「职业艺术照」不放,还是会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哪怕是去认识第二只、第三只青蛙,对青蛙的职业有更多的了解呢?
  • 当你终于下定决心的时候,你知道要变成青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吗?最大的风险又是什么呢?你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吗?你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吗?如果风险真的来临,你真的那么奋不顾身吗?
  • 如果不能变成青蛙,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呢?或许现在的职业做出一些调整就可以,或许可以有更多的方式?

如果你是一只青蛙——

  • 如果一条鲤鱼来向你打听消息,你会怎么做?你会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只说好消息,还是会更加客观地告诉对方你的行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
  • 当你的想法或要求没有被理解的时候,你认真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吗?你是一味地埋怨别人,还是也认真考虑过,是否是因为对方缺少理解你想法的核心认知呢?
  • 当看到曾经的伙伴、朋友、客户、上司、下属遭遇重大困境,你是愿意挺身相助,还是隔岸观火,甚至落井下石呢?

对于以上每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认真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