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個“一千畝”,搞活一個村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陳健林

10月10日,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瓦扎灣村香橙基地,秋風拂動枝葉,淡黃色的香橙從綠葉下探出頭,露出一張張“笑臉”。

74歲的村民朱宅卿揹著雙手,在果園裡走了一圈又一圈,心裡滿是歡喜。

這幾年,朱宅卿在永州市廣播電視臺、市總工會駐村幫扶工作隊幫助下,種植10畝香橙、夏橙,年收入達6萬元,成為村裡年紀最大的種果能手。他興奮地對記者說:“果樹成了我的‘養老樹’。”

幾年前,朱宅卿因給妻子治病而致貧。自家沒有致富產業,孩子也不富裕,朱宅卿很擔心自己和妻子的養老問題。

原來,2017年以前,瓦扎灣村還是省級貧困村,全村466戶2057人,其中貧困戶116戶507人。

瓦扎灣村地處偏遠,與廣西灌陽縣接壤。村子四面環山,資源貧乏。村民們靠上山取土燒瓦補貼家用,這也是“瓦扎灣村”的由來。但這樣一來,錢沒賺到,反而破壞了環境,造成水土流失。

怎麼辦?村民們不甘心貧困,卻苦於找不到好門路。

幫扶工作隊進村後,通過走訪、傾聽群眾意見和建議,多次召集村支兩委、黨員及村民代表討論,請專家到村裡現場考察等,確定“靠山吃山”,發展3個“一千畝”脫貧致富項目,即1000畝香橙、1000畝夏橙、1000畝優質紅薯。

儘管不少群眾觀望,但駐村幫扶工作隊實施產業扶貧步履堅定,他們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籌措近1000萬元,修建水渠、上山的機耕道。同時,安排有意願參與產業發展的村民外出培訓。

朱宅卿率先報名外出學習。他說,跟著工作隊幹,錯不了。

朱宅卿年紀大,別人學一遍就會,他卻經常忘記。但他不氣餒,主動向老師和年輕村民請教。學習回來後,朱宅卿一下種了10畝香橙、夏橙。

為幫助朱宅卿創業,駐村幫扶工作隊為他聯繫了“一幫一”結對指導專家,並經常上門瞭解他在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予以解決。

春去秋來,朱宅卿種植的香橙、夏橙茁壯成長,如今碩果累累。朱宅卿的兒子也成了種果大戶,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

在榜樣帶動下,全村群眾紛紛參與扶貧產業。駐村幫扶工作隊幫41戶貧困戶申請辦理了產業貸款,並跟蹤服務,做到種植一片、成活一片。

村裡還組織成立了4個專業合作社。對少數情況特殊的貧困戶,動員他們以勞動力、土地等入股合作社,實現穩定增收。

目前,瓦扎灣村共種植夏橙、香橙等2800餘畝,戶均水果種植面積達6畝。訂單種植紅薯1000餘畝。116戶貧困戶全部受益。

村支書蘭新德介紹,產業帶動整村脫貧出列,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9200元。還綠了村莊,解決了水土流失問題,村裡如今四季長綠,越來越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