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道和德?

栓柱2020


1、道的出处

说起“”这一词想必大家都能毫不陌生的想到《道德经》这一著作了。《道德经》又名《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论述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社会、自然、哲学、伦理、军事、文化、人文、政治等诸多领域。这部著作探讨了世界本源和统一性思想,包含了非常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广泛而深远。《道德经》的书名虽然称“道德”,论述的也主要是道与德的问题,但在书中这两字却没有并用。

2、道德一词的出处

据我了解到的是,“道德”一词最早见于荀子,荀子曾说过:“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3、什么是道?

下面我先讲一下道的含义。道是老子哲学中最高的概念也是最根本的概念,中国历代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对道一词进行过诠释,众说纷纭,诸多解释层出不穷。我大概汇总了一下,对《道德经》中道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

其一,认为道为宇宙本源。通行本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个混成物,在天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状,独立存在着,不增不减,循环不已运动着,永无休止,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称呼它为道,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这段话说明,老子所谓的道是宇宙最原始状态,即混沌未分时的原始总体,是天地的母体。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那到底道是什么样子的呢?《道德经》中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常无名,朴。”

从这几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谓的道是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到的,无名也无状,没有特殊的属性,也没有特殊的形状,但道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象和物又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个方面又说明道是实际存在的。

其二,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段话中老子认为道以自己为法,认为道是无为的,即没有目的,也没有意志。

4、什么是德?

接下来我在解释一下德,老子所谓的德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品德、德行。如老子所谓的“抱怨以德”、“是以有德”等中的德都是这个含义。

二是指道的属性或万物生存的内在根据。如老子认为: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这里的德指的就是每一物各自独特的共用,也就是物生长的内在根据。

5、道和德的关系?

首先二者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道是本原意义上来讲的,是万物生长的根据,而德是从世间万物来讲的。

其次二者又是二合一的,道为体,德为用,德是道的用,也是道的显现。

最后,因为德源于道,道的自然性决定了德也是顺应自然的,所以德在参与了人为的因素后必然会再返回自然的状态。不过德和道二者的关系争议比较大,所以以上只是我本人的看法,有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心有猛虎丶细嗅蔷薇


道是道路,是道家修行登天的梯,德是做人的标准,做好人就是有德。


小绿71


我回答一下怎样理解的,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