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唐玄宗解僱,是不是正好符合他遊山玩水的性格?

千千千里馬



公元744年,大詩人李白離開了長安。史書記載只有四個字:賜金放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唐玄宗賜給李白了不少金銀盤纏,打發他回家了。

唐朝時期,不少文人在進京時都會把把自己的詩作獻給權貴,然後謀求從政之路。李白也走的是這條路,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幫助下,公元742年,唐玄宗讓李白供奉翰林。


公元743年,這一年李白43歲,翰林待詔。很多人都認為李白是唐玄宗面前的大紅人,有人開始討好李白,也有人開始在背後說他的壞話。這就是年輕人進入職場要經受的重大考驗,這一關過了就能夠更上一層樓,過不去就難說。

李白在744年,就被唐玄宗打發出了長安,說明他並沒有得到唐玄宗的賞識,相反被唐玄宗疏遠了。更直接一點說,唐玄宗認為李白徒有虛名而無實材,不堪重用。

李白之所以進入長安,就是為了進入朝廷高層,一展胸中抱負,成為朝廷重臣。很顯然,唐玄宗給了他這個機會,但他沒有通過考察。

《國史補》這樣寫道,唐玄宗非常賞識李白的才華,允許他在自己面前脫掉靴子,可以隨意一點。但李白卻讓高力士幫他脫靴子。當李白離開後,唐玄宗這樣評價李白“固窮相”,意思就是說此人難成大器,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

也就是說李白離開長安是自身的原因,表面上看雄心壯志、觸怒權貴,實際上是因為他自己目空一切,傲慢自賞。從根子上來說,李白就是一個文學天才,政治白痴。

在翰林院時,李白的詩裡透露著鬱郁不得志和借酒澆愁的牢騷情緒。在唐玄宗看來,就是對朝廷的不滿。皇帝用人最看重的就是忠誠,才能放在第二位。

並且李白狂放的個性,導致他與官場格格不入。因此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詆譭和誹謗,但李白根本都不以為然。在後人看來,李白傲岸不群、藐視權貴,實際上是被政治環境孤立,根本就沒有辦法呆下去。

表面上李白喜歡遊山玩水,實際上不過是為了打發自己心中的苦悶罷了。如果真的以為李白喜歡遊山玩水,那就是大錯而特錯。果真是如此,就沒有必要進長安了。山水遠在長安之外,不在長安之內。



離開長安後李白認識了杜甫和高適,三個不得意的詩人會面也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軌跡。杜甫窮困潦倒一生,高適在後來的大路上突然頓悟,迅速成為了朝廷重臣。

李白則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安史之亂後,永王在江南叛亂,李白就是他身邊的謀臣。叛亂失敗後,李白也被抓了起來,並且是被自己的朋友高適下令逮捕。


雖然李白後來被救出獄,但從此夢想破碎,最終酒醉後在河裡撈月亮淹死了。他的一生正像他的結尾,原本就是才能和時代錯位,錯誤的在水中撈月,走上了不歸路。

李白參加永王叛亂充分證明他沒有政治頭腦和政治政治才能,首先是選了一條錯路,其次是也沒有能力幫助永王叛亂成功,只能稀裡糊塗地接受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李白的命運告訴我們:做一個書生可以,做一個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是沒有用的。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在社會中碰壁後,往往容易變成頹廢主義者。如果能夠轉化成現實主義者,也許能有一番作為,比如他的朋友高適就是如此。


新知傳習閣


李白是一個官迷,被皇帝解僱,是他人生事業上的一大挫折,怎麼能說是因禍得福,剛好可以去遊山玩水了呢?

古代社會出人頭地的途徑不多,當官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幾乎唯一途徑。所謂封妻廕子,光耀門楣。

李白家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貴族世家,據考證,李白祖上有可能是富商。在唐朝,商人是不被允許參加科考的。所以,李白要想從政,就得另外再找終南捷徑。

李白先去了唐朝第一大都市——揚州。很多達官貴人都在揚州醉生夢死,李白想過去碰碰運氣。不過他的運氣不太好,由於他樂善好施,帶的三十萬錢,很快就讓他揮霍一空。最後,家裡的錢還沒寄過來,他先病倒在旅館裡了。這一天晚上,病中的他寫了一首詩《靜夜思》。

在揚州沒有遇到好關係,李白又輾轉湖北、山西、山東、河南等地,表面上是遊歷祖國山水,實際上是給各地達官貴人投遞簡歷。可是,李白一直到四十歲前後都沒有遇到賞識他的人。

在這十多年中,李白去過一次長安,想在京城碰碰運氣。他在長安參加了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還參與了一次械鬥,手上有人命(李白自己在文章裡說的),他感覺自己繼續這麼下去不會有結果,就果斷金盆洗手,離開了長安,再次流落江湖。


直到李白四十二歲時,才在賀知章的推薦下,被唐玄宗知道天底下還有這麼一個人。當時已經是天寶年間,唐玄宗特別喜歡阿諛奉承的御製詩,李白就被安排進皇宮,做了一個翰林,主要工作就是在皇室遊樂時寫寫詩助興。

李白想當官是有著他的人生理想的,他也幾次跟唐玄宗表達過他對朝政的看法,可是政治經驗老到的唐玄宗,在心底裡是看不上沒有多少政治經驗的李白的。李白的心境大壞,就開始在長安城恃才傲物,惹的滿城風雨。最後,李白的浪蕩不羈,終於讓唐玄宗身邊的幾個紅人都看不下去了,李白被詆譭,唐玄宗念著李白是名人,不好隨意處置,就給了一筆分手費,打發了去。

李白離開長安,心情是苦悶到了極點的,可是李白還是官迷心竅。在外地流浪幾年後,聽說安祿山準備謀反,就打算到朝廷告密。可是當時的政治大環境是皇帝在拉攏安祿山,李白的這個秘密,被當成了反動現行,就要被官府抓起來。李白心裡覺得不妙,立刻撒丫子就跑了。

後來,安祿山果然反叛。李白在南方又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隊伍,成為幕僚。可是,這個永王竟然要作亂,牽連到李白也被問罪。最後朝廷看著名滿天下的李白已經快到60歲了,就沒有重判,流放了事。

在流放途中,李白遇到大赦,要從白帝城回到揚州。老年後的李白在船上心情看起來還算不錯,多吃了幾杯酒,在晚上時看到江裡的月色迷人,他要到水裡撈月亮,淹死在了長江裡。

關於李白去世,還有幾種說法,撈月而死是其中最有浪漫氣息的一種。這位謫仙人,應該也有仙人一樣的死法吧。

李白從少年時就一直汲汲於功名,到了老年也還是如此。可是生性浪漫的他,實在不是玩政治的好手,所以李白一生都沒有在政治上有什麼建樹。雖然李白被稱為詩仙,但是在李白自己的認知裡,他最大的興趣是做官,其次是劍道,詩歌只是他的愛好而已吧。


而知而行的歷史


李白被唐玄宗解僱可能是好事。在皇宮裡寫出的詩篇不一定有生命力,而遊山玩水,陶治情操,抒發讚揚大自然壯麗山河的詩篇更有生命力。看看古代狀元似乎沒有太多傑作,反而有生活經歷的人會寫出許多經典傑作,狀元文天祥投入抗元鬥爭中才寫出《過零汀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樣流傳千古的詩篇。

詩仙李白仗劍出川,是有濟世建功立業思想的。李白42歲時得到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和詩人賀知章的推薦到了長安,李白很高興,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在皇宮任職三年,感覺施展不了自己理想抱負,厭倦了御用文人生活,表現了玩世不恭的態度,最終離開皇宮。在皇宮當中,唐玄宗對李白的才華很賞識,禮遇隆重,而有人由此嫉妒陷害李白,李白又恃才傲物,藐視權貴,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了,始縱酒以自昏穢,還曾讓楊貴妃磨墨,高力士捧靴,一些狂傲行為終不能為玄宗所用,所以三年後便被“賜金放還”。杜甫曾為李白寫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離開長安後又寫下許多著名詩篇,像《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臨路歌》等等。

留下了詩海中珍珠般詩句,如果繼續呆在皇宮裡可能寫不出這樣的詩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 遊扶桑兮掛石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