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

用户2921634356701


《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的一首怀古诗,表达了作者怀古伤己之情。

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晋人羊祜镇守荆襄,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政通人和,死后百姓于岘山建庙立碑纪念,“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山见碑思人,吊古伤今,感叹自生。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点明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到生老病死,人事总是不停地变化着。起笔看似偏题,实是下文抒情必不可少的铺垫。

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照应题目,“胜迹”承古,“登临”启今,感伤之情蕴含字里行间。

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寓情于景,登高远眺,景象萧条,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令人悲凉顿生。

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一个失路之人的伤感之情再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

孟浩然生活在盛唐,四百余年之后,历经沧桑羊公碑依然屹立岘山,令人敬仰。而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泯然众人,今昔对比,感慨横生。作为儒家知识分子,孟浩然始终抱有济世之志,但秉性孤高狷洁,不愿折腰曲从,故同为山水田园大家,张九龄可举荐王维,却无法举荐孟浩然。求仕无门,应举落第,只能终身与山水为伴,令人唏嘘!


秀云涵天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纵观全诗,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金兆鑫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这个问题。

想要准确把握孟浩然的这首名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孟浩然(689-740),本名无具体考证,字浩然,湖北襄阳人,精通诗词,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一生大都壮志未酬,怀才难遇,中年时期隐居山林,留有诗作二百余首,这首《与诸子登岘山》就是描写孟浩然怀才不遇的心境的一首著名诗句。孟浩然与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王维合称“王孟”。

二、经典原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三、诗文美译(带个人主观色彩,为了使读者能更具体地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怀,不当之处望海涵)

今天我与三五好友一起出门游山玩水,我们一起登上了这著名的岘山(xiàn shān,今襄阳县南部,是襄阳南部要塞,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看着这美丽的秋日山景,我不禁感叹:人世间的一切人和物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时光飞逝,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只有这巍峨挺拔的高山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瑰丽之美。前朝不知多少人都已经来过这名山了,而我们今天也再一次登上了这座名山大川。从山顶上我望着远方的秋色,长江水面的低落使得这鱼梁洲(古代名仕庞德公也曾隐居于此)从水面脱颖而出,显得十分孤傲,而这深秋的震震寒意使得整个湖北地区(云梦泽:古时称湖北的长江以北为云泽,以南为梦泽)都黯淡无光。我的心情一瞬间也随着这秋寒变得不明朗起来。我看到人们为纪念古时名将羊祜(晋国初年,羊祜曾镇守襄阳,为人民做了好事)而立的碑还完好无损,我仔细又读了一遍百姓为纪念羊祜而写的颂文,我竟不自觉地留下了眼泪,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何时也能报效国家、千古留名呢?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