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谁最该为此负责?

莱茵之缨


你好,我是木易八未,喜欢历史,致力于用大白话讲出历史~



宋朝武将没地位,军队战力羸弱,我认为最该为此负责的确实是宋太祖赵匡胤,但制定重文轻武的政治方针不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他犯的更大的错误有二,且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宋太祖赵匡胤制定这个重文轻武的政治方针确实有值吐槽的地方。但要说这个政策矫枉过正,那是对整个宋朝除他以外的所有皇帝来说的,对于宋太祖赵匡胤而言,这个政策是刚刚好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要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军事才能的皇帝。纵观整个历史,在军事才能方面宋太祖赵匡胤能排进前三名。而且由于宋太祖早年“离家出走”,他有闯荡江湖和穷困潦倒的生活经验。他的胸襟也就是容人之量是非常大的。再有从陈桥兵变的黄袍加身到兵不血刃的杯酒释兵权,可以看出赵匡胤是一个非常有计谋的人。


这样一个有非凡军事才能,能容人,有智谋的掌权人当然会轻松地掌控好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政策,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智慧将宋朝发扬光大。所以,对于赵匡胤来说,这个政治方针是没问题的,如果他能向上天再借500年,那就没有辽、西夏、元啥事儿了。简单来说就是,政策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才能,可以把“武”补上。



不过,可惜啊!如此聪明的他,还是犯下了两个错误导致了宋朝后来如此“怂包”的结果。


第一个错误就是,低估了他自己,高估了自己的兄弟和子孙后代。


赵匡胤以为他的兄弟和子孙后代都像他一样有才能,能掌握好如此集权的统治。就拿军事来说,赵匡胤指挥战争的时候,要么是御驾亲征,要么就是给在外领兵的将军足够的灵活应变的权利。所以宋太祖在位时,地盘在稳稳地扩张。可是到了宋太宗赵光义这里就变了,他没有他哥哥赵匡胤的雄才大略。御驾亲征时,灭了北汉后开始沾沾自喜,不顾大军的疲惫和匮乏的军饷,逼着他们攻打辽,结果他被人射下马,坐驴车逃跑。逃跑后宋太宗不服气,宋朝的第二次北征在做足了准备后开始了,他不御驾亲征了,采用的是阵图指挥的办法。所谓阵图指挥法就是在大军出征前,赵光义秘密地给各个将军一张行军布阵图,要将领们严格按照图来行军打仗。在通讯那样儿的古代,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用此法简直就是——玩儿呢?结果大败而归,这次不仅军队被重挫,就连宋朝统治阶级的胆也吓破了,宋从此再不提北征。


所以,赵匡胤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想到自己的继承人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驾驭不了重文轻武的政治方针,补不上被“轻”了的武。



第二个错误就是对兄弟和子嗣的教育不上心,又死得太早。


赵匡胤虽然有雄才伟略,但是他没有把自己治国的良方教给手足,也没有把自己的高智商、高情商遗传给哪个儿子。我们来看看赵匡胤死后顺位和不顺位的几位继承人都是个什么结局。赵匡胤的小弟弟赵廷美,在赵光义即位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至房州,郁郁而终。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被一块肥肉噎死了(《宋史》记载)。另一个儿子赵德昭被赵光义言语挤得兑受不了,自杀了。赵匡胤的大弟弟赵光义得到了皇位,变成了一个“对内内行,对外外行”的皇帝。对内:欺弟杀侄,样样行。对外:打不过辽,干不过西夏,年年赔钱。没有一个如赵匡胤一样有才能的人。


赵匡胤不遗传不教导也没关系,给子孙后代们一个安稳易守的江山也行!如果在赵匡胤死之前能把燕云十六州打下来,把宋朝的北边防线建立起来,宋朝也不至于这么怂包。偏偏赵匡胤死得早,这些事没办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赵匡胤:怪我咯!)



这就相当于,赵匡胤给老赵家留下了秘密武器——狙击枪,但是没留说明书,其后代又没有自学成才的本事。只能拿着狙击枪当棍子用,不但造价贵而且还挺沉,打不过辽的金戈铁马,最终被欺负成了那熊样儿。


这是我的观点,欢迎辩论~


历史真人秀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宋朝之所以“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主要是赵匡胤实施“杯酒释兵权”的结果,他就是这一结果的最大责任人。

虽然,表面上作为最高统帅的赵匡胤应该承担最大责任,但仅靠他一人又怎能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实,就算是“杯酒释兵权”,也仅是造成“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一个原因。同时,“杯酒释兵权”也并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谋划,到利害分析,再到组织实施,后到得偿所愿等,都需要一系列的酝酿过程。

而这一切的背后推手则是北宋的首任宰相赵普。准确点说,也就是造成“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最大责任人应是赵匡胤和赵普,而不能全怪罪于赵匡胤一个人的头上。

那么,谁才是最大责任的源头,谁又是最大责任的推动者,责任人又是如何造成“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这一局面的呢?

从赵匡胤与赵普的对话,分析谁才是最大责任的源头,探析“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这一局面的起因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元月初三清晨,假装醉酒初醒的赵匡胤刚坐上位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军帐,赵匡胤的胞弟赵匡义和亲信节度掌书记赵普立即指示将士,将早已准备好的黄龙袍“强行”披在赵匡胤的身上。

随后,众人尽皆跪拜,并高呼“万岁”。而赵匡胤则假意推拒一番便勉为其难登基称帝。又因其被周恭帝授予的归德军节度使所镇守的正好是宋州,所以建国号为“宋”。

对于此次事变,史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这时,虽说赵匡胤已经登顶人生巅峰,但他却“终夕未尝敢安枕”,很担心别人有样学样也来一出“黄袍加身”。毕竟,自己并不是“黄袍加身”第一人。因为,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发动的“澶州兵变”,几乎和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前者将士“或裂黄旗以被威体,共扶抱之,呼万岁震地……”(《资治通鉴》),而后者却有准备好的黄袍,但都是手握朝廷禁军大权的统帅。

于是,在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末,赵匡胤刚刚平定李筠和李重进的叛乱后,便迫不及待召见了精通治国的宰相赵普。

太祖:“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战争无休无止?而我想要息天下之兵,建一个长久的国家,不知你有什么办法?”

赵普:“症结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想解这一症结,只需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可安定。”

赵普话还未说完,太祖就打断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虽然,以上内容来源《宋史·职官志》,但真实的情况,当时的赵普应该不仅仅是说了这么简单的两三句。毕竟,在历史上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绝对是饱学之士。自然少不了引用“天子宁有种焉?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范浚《五代论》)等有说服力的历史记载。

之后,赵匡胤这才决定改革兵权制,从而也打开了“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大门。

所以说,赵普才是“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责任源头。

那么,赵匡胤又是如何改革兵权制的?

从赵匡胤收兵权、集兵权、分兵权的兵权制改革,分析谁才是造成“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最大责任人

为了彻底扼杀今后“黄袍加身”现象的出现,赵匡胤通过与赵普的再三谋划,制定出了改革兵权的“收兵权、集兵权、分兵权”三步棋。

第一步: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收兵权的目的,但也严重弱化了将门子弟的血性

对于“杯酒释兵权”的经过,在此就不多作赘述了,大家可以网上搜搜。

不过,在“杯酒释兵权”上赵匡胤说过的一句话,却对“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的局面造成了直接影响。

赵匡胤说:“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好便田宅市之,为后代置永久不动之产业,多置歌儿舞女,日夕饮酒相欢,以终天年。”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是,赵匡胤此话无疑将一个个“将门虎子”投入了享乐的温柔乡,一旦遇战,这些“将门虎子”多会变成“将门兔子”,又哪里会有战场搏杀的血性,战力也只会一辈更比一辈弱,在士兵们心中的地位也没法高得起来。

同时,俗话又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若将军们都没有战场搏杀的血性,又如何激发将士们的血性,战斗力想强也强不起来了。

所以,赵匡胤是造成“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最大推动者,当然也是最大责任人。

第二步:通过禁军“内外相制”,实现集兵权的目的,但也严重削弱了地方军队(包括戍边军队)的战力

赵匡胤建国后,组建大量的中央禁军,“以守京师,备征戍”。而这些禁军以赵匡胤统领的后周禁军为班底,同时又在地方军队中挑选身体强壮、骁勇善战者进入中央当禁军,以加强中央禁军的战力。

虽然,当时也在外地部署了一定数量的禁军,以牵制中央禁军,但战力强的将士都调到了中央禁军中任职,无疑直接削弱了戍守军队的战力。例如:赵匡胤时期,50%的禁军屯驻在京城,另50%的禁军戍守各地。

同时,赵匡胤还制定了大规模养兵政策,为了防止百姓叛乱,一遇灾年,朝廷就会大量招收民壮入伍。为此,赵匡胤曾自豪地说:“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

虽说,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百姓叛乱,也将军权牢牢地掌握在了朝廷的手中,但宋朝的军队又实行的是等级森严的管理制度,招募的士兵在军在的地位非常低,脸上还会被刺字,稍有违犯军纪,就会遭到鞭笞或死刑。而且,一入军伍,世代为军,也相当于世代会被上级军官经常侮辱和欺负。

所以,宋朝军队中的官兵关系应该非常紧张,将士们对国家的归属也并不高,战力又怎么高得起来。

而这一决定,则出自赵匡胤的观点,他自然也是“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最大责任人。

第三步:通过“三衙分统”,实现分兵权的目的,但也造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从而严重弱化了军队统兵将领的凝聚力,也极大削弱了武将在朝廷和军队中的地位

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取消原来后周禁军由殿前都点检与殿前副都点检统领的两个职务,改为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合称“三衙”,“三衙“长官又称殿帅、马帅、步帅,又全称“三帅”)分别统领全国禁军,但互不统属,而又相互制衡。

平时,“三衙”负责全国军队的训练、戍守、迁补、赏罚等。一旦军队出征时,则由皇帝临时任命统帅。而班师后,军队又再次归入三衙。

同时,赵匡胤又实施了“更戍法”,除殿前诸班以外,所有禁军都要定期换防,将领也会经常调防。例如:京城禁军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边,或调到产粮地就粮,名为锻炼将士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实际则是防止禁军与当地势力勾连,或防止将官笼络士兵形成势力等。

虽然,这些制度既有利国家对军队的管制,但也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一旦发生战争,帅与将、将与将、将与兵都需要磨合,很难立即形成合力,更谈不上团队的凝聚力,战力又怎么强得起来呢。

同时,“三衙”又归枢密院掌管,枢密院发出所有军政令又必须经过帝皇同意方可实施,而枢密使一般又由文人担任。因此,宋朝就形成了“文臣管武将”的局面,从而也极大弱化了武将在朝廷和军队中的地位。

但是,文臣不知兵事,岂不是“外行管内行”,战力想强也强不起来。

所以,综合之下,赵普应是“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的责任源头,而赵匡胤则是推动“宋朝武将没有地位,军队战力羸弱”局面形成的最大责任人。


祥子谈历史


导语:

宋朝富国弱兵这样的怪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奇葩的。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低下,也是显而易见的事。而造成这样的后果,主要该负责任的人,就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依靠军权发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所以深知武将掌握军权的危害和威胁。加上五代十国掌握军权的武将,屡试不爽的谋朝篡位,让赵匡胤寝食难安,提心吊胆。以是登基称帝后,收兵权,设枢密院,建三衙,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加强了对武将和军队的监督和掌控。利用士大夫文官全面打压武将集团,形成了仰文抑武的国策。

一,收兵权,设枢密,建三衙。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后,就决定收回武将兵权。以是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好戏,解除了武臣勋贵的威胁。然后建立枢密院,掌握了调兵权。建立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掌握训练和管理士兵。把军队一分为三,互相制衡。同时把全国精兵成为禁军驻守京师,老弱编为厢军驻守地方州府。形成强干弱枝,内外兼制格局。

二,仰文抑武,与士大夫共天下。文官彻底压制武将。

赵匡胤又利用士大夫文官全面打压武将和士兵。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结果是: 政治上失去平衡。军事上战斗力虚弱。因为文官垄断了权力,必然全面压制和削弱武将的影响力。造成的结果就是武将一品,见了文官五品也得让三分。文官集团又故意把罪犯和流氓充军到军队,削弱了士兵的荣誉感和尊严,结果是歪嘴的和尚把好经念错。

最后总结: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私心和皇权永固,处心极虑的设计了宋朝的军制,层层限制了宋朝军队的良性发展和进步。又矫枉过正的扶持了,注定会腐败的士大夫文官集团。从而彻底埋葬了宋朝军队的未来。所以宋太祖赵匡胤,才是宋朝军队没有战斗力的责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