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资格最老的露天剧场,马连良在这里“借来了东风”

上世纪50年代资格最老的露天剧场,马连良在这里“借来了东风”

上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三个露天剧场,每年仲春到深秋后的半年多时间常有京剧演出,是戏迷们特别熟悉的地方。其中资格最老的是位于中山公园内的音乐堂。


音乐堂始建于日伪时期。日寇想在北京建一个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基地,于1942年初冬在中山公园社稷坛东南建成竣工。当时很简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修整,初具规模。由于地处市中心,许多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这个露天剧场呈扇形,可容纳三千余人,起初只是灰色木质长条椅,虽也对号入座,但临时硬挤进一位也是常有的事。我最早在音乐堂看戏是50年代初八一建军节招待军属,由部队京剧团演员李鸣盛、郭元汾、班世超等演出的《唐赛儿》。1954年以后,在这里看戏次数逐渐多起来。1955年春末夏初,北京市京剧三团在音乐堂演出全部《四郎探母》,因久未露演,观众满坑满谷。我们的座椅上就挤了位看客,还引得母亲、伯母的不高兴。


上世纪50年代资格最老的露天剧场,马连良在这里“借来了东风”

1956年名家荟萃,音乐堂演出《四郎探母》谢幕


因为是露天剧场,所以只要一下雨,演出就无法进行。1955年秋开始动工加顶盖,座位也换了单座折叠椅。那么大的剧场,场中无一立柱,仅在最后由一排大圆柱支撑。1956年春翻修竣工,此后许多重要的京剧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像1956年9月为庆祝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成立的《八蜡庙》、《锁五龙》、《四郎探母》,1957年春末梅兰芳、谭富英合作《御碑亭》,裘盛戎、李和曾合作《道遥津》,裘盛戎、李万春合作《连环套》,梅先生的《醉酒》,1958年挖掘传统剧目折子戏展演,全选择此处。由于这里三面都没有围墙,盛夏时节比其他室内剧场凉快得多,又有顶盖,不必担心下雨,是彼时北京戏迷最喜光顾的场所。那十来年里我在这儿看戏之多仅次于长安大戏院。


1957年7月上旬,马连良先生在这里演出《群英会・借东风》(前鲁肃后孔明)。当夜,风雨交加,雷电不断。次日是,雷击配电室,引发了一场大火,舞台和观众厅均被殃及。有人笑称,马先生真把东风借来了。那次损失不小,后台没来的及运走的戏箱被烧坏不少,北京京剧团单是大靠就烧毁了八件。筱老板的戏装因演出后没及时运走,也有不少被烧毁。当时正值建军30周年,不少重要活动要在这里举行,所以连彭真市长也亲临现场,要求尽全力抢修。经过工人努力,纪念建军节30周年的各项活动终得照常进行。8月2日,我在这里看北京京剧团的《龙凤呈祥》时,天花板尚是一片焦黑。


露天剧场容纳人多,票价也比室内剧场便宜。比如一般剧场卖1元的票,这里卖8角。但因容纳观众远多于一般剧场,所以票房收人也多得多。1956年以前,民营或民营公助剧团在这里演出后,分配会多些。比如马剧团或市二团在这里卖个大满堂,都会开双份。


上世纪50年代资格最老的露天剧场,马连良在这里“借来了东风”

谭富英、裘盛戎《将相和》


在这里岔开话题,聊几句当年民营、民营公助剧团的一种分配方案。以市二团为例,每个演员都根据他的能力、人气、在团里的位置,定下基本的“分”,按每场实际收入以“分”折算。谭富英先生定55分,裘盛戎先生定50分,这是团两位头牌。以下最高的也就是14分,像多爷、杨盛春都是14分。后来谭元寿来了,也是14分。硬里子李世琦只有9分,武丑翟韵奎只有2.7分。二团排第六位的丑角,一位姓陆的演员是1.8分。龙套、武行一般是1.5分。那时剧团对非演出的职能人员控制得很少,联系剧场的、联系戏票的、管账的包括后台大管,不过七八个人(不像现在,非演出人员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人,比登台的人还多)。这样,把全团的分加在一起,比如是500分,一场戏下来,和剧场分账后(一般是三七分),剧团收入(当然还得留一些基金)比如说是1000元,那么,一分就合2元。谭先生就得110元,裘先生就得100元,多爷得28元,翟韵奎得5.4元。别看龙套只得3元,也比一般工人高得多。因为那时天天有戏,星期日还有白天场甚至早场。这种分配制度,我看还是挺合理的,多劳多得,按贡献大小分配,比吃大锅饭、演出不演出一个样强多了。但是现在京剧市场的状况,也很难再实行这种方案。所谓“开双份”,就是在票房收入多的时候,把“分”翻一番。


当然,露天剧场也有局限性,从秋末到仲春天冷,就没法演出了,只好是“半年闲”。50年代初,春节期间为招待军属,河北省京剧团以孟幼冬领衔在劳动剧场演出《三打祝家庄》,我去看戏,穿了双球鞋,三个多小时,把脚冻坏了,这是露天剧场的不足。


音乐堂在我的记忆中极为深刻,盛暑时节坐在剧场里,晚风徐来,欣赏着那些大腕精湛的艺术,真是至高无上的享受。现在音乐堂完全封闭了,也比过去豪华多了,可是那种令人惬意的感觉全然没有了。


《老田侃戏——京剧戏迷六十年看戏记忆》

学苑出版社

2014年5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