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做事更有快感!这就是心流

在《心流》这本著作中,米哈利教授提出“精神熵”的概念。他认为,如果人的意识出现无序,内心也会失序,从而变得焦躁不安,这是“精神熵”给人带来的不好体验。

从物理学的角度去探讨人类内心的秩序,这是米哈利的一大创举。此前,没有人这样思考心理活动。


专注做事更有快感!这就是心流

人生会经历很多事,但不是每一件事都能被大脑接收。数据表明,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只能处理1850亿位的信息。哪些信息能够进入大脑并留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注意力,它会从每天数百万计位的信息中,挑出我们需要的信息,然后送进我们的意识。同时,注意力还会搜索记忆中的相关数据,来评估这些信息,做出决策。换句话说,注意力带动的是人的思考、感觉和决定。


注意力就是一股精神能量。如果你能驾驭它,只关注有用的事情,让这些信息帮助你达成目标,那么你的意识就能发挥最大作用,从而改善生活体验。相反,如果老是被外界信息干扰,或者这些不相干信息跟既定的目标冲突,你就没办法实现目标。此时,恐惧、愤怒、焦虑和嫉妒等不良情绪也会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专注做事更有快感!这就是心流


不管是从心理学定义的“内在失序”,还是从物理学借用的“精神熵”,它们其实是一件事。人类庞大的意识系统需要秩序,无序只会让人不安。心猿意马久了,对自我会造成极大损害,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实现目标,美好的生活体验也就无从谈起。


遗憾的是,米哈利说“精神熵”是人生常态,这简直太可怕了!幸好,物理学家薛定谔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反例,提出了“负熵”概念,也就是“精神熵”的反义——从无序走向有序。比如,在浩瀚宇宙中,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从无序中发展出了有序的生命体。


专注做事更有快感!这就是心流

精神的“负熵”,指的是美好生活体验。它是这样一种状态:每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跟既定目标相匹配,正向的精神能量源源不断,我们没有担心的必要,也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能够保持意识的有条不紊。这种积极的心理反馈,能够使我们投入更多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这就是米哈利教授提出的著名“心流理论”。


专注做事更有快感!这就是心流


处于“心流”时,人在专注做事,进入忘我状态,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一旦任务完成、目标实现后,我们再回想,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既兴奋,又充实,也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