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下,人工翻譯和機器翻譯如何相輔相成

在過去的十年裡,隨著谷歌翻譯、微軟必應翻譯和百度翻譯等軟件在各種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中得到了很好的集成,人工智能翻譯軟件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然而,最近發生在翻譯領域的事件提醒我們,機器翻譯並不是萬無一失的。

上個月,在耶路撒冷附近的貝塔爾·伊利特(Beitar Illit)約旦河西岸定居點,一名建築工人在Facebook上貼了一張自己靠著推土機的圖片,上面貼著標題為“يصبحهم”或“yusbihuhum”。這句話在阿拉伯語中被翻譯成友好的“早上好”,但Facebook的人工智能翻譯服務誤譯成希伯來語的“傷害他們”或“攻擊他們”。以色列新聞報道說,這名男子被拘留並接受了幾個小時的審問,最後被釋放,並得到了道歉。


人工智能時代下,人工翻譯和機器翻譯如何相輔相成

同時,在中國,微信聊天軟件的內置翻譯將“hei laowai黑老外”意思是“black foreigner黑色的外國人”翻譯成“黑鬼”之後成為眾矢之的。當地新聞報道,當被問及種族歧視如何進入其翻譯數據庫時,微信解釋說其服務由神經機器翻譯提供動力,其內容來自大數據集和多個信息網絡,並沒有經過人工過濾。

這些都是由機器翻譯軟件造成的相當極端的跨文化失誤。更常見的情況是,我們遇到機器誤譯,這種誤譯更加微妙。常見的機器誤譯我們看到的是文化上的細微差別被忽略了,語言太直接,強調太少或太多,同音異義詞被誤用或短語被翻譯得太字面化。

在考慮人工智能在翻譯領域的地位時,重要的是要準確地記住我們試圖通過翻譯達到的目的。翻譯是一種語言與另一種語言之間的交流,同時保留原語的意義、影響和意圖。然而,語言不是一維的。它深深植根於文化、歷史和當前的社會政治背景中。如果沒有一個“人類過濾器”來處理這些細微差別,我們就有可能傳達出錯誤的意思(就像那位倒黴的巴勒斯坦建築工人因說“早上好”而被捕),或者可能會造成文化冒犯(就像微信在誤譯時無意中造成的那樣)。

人工智能時代下,人工翻譯和機器翻譯如何相輔相成

機器翻譯無疑為更快的跨文化交流鋪平了道路,而翻譯軟件的進步可以有助於翻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然而,沒有什麼能代替人類翻譯專家的參與;多語言學者,熟悉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畢竟,語言是關於交流和文化背景的,而這些都是不斷髮展的。機器,無論多麼先進,都無法完全符合人類大腦複雜且不斷進化的迴路。

如果你對人工智能和機器翻譯有什麼看法,請給我們發郵件!我們很樂意收到你的來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