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与宰相是一回事么?有什么区别?

燕归来说历史


在许多历史剧中我们每每会听到丞相大概宰相二字,虽然我们都知道这2个词都差不多,都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百官首领,但他们2者真相有和区别呢?

  丞相宰相其实是一个观点,要是严格意义说宰相的权利应该比丞相大一些。在春秋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宰相一职,此中以齐国的管仲最为着名。宰相的宰是指主宰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权利仅次于君主,总管国家的行政办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不光把最高统治者的名称由天子改为皇帝,也把宰相改成了丞相,这是中国封建 历史上第一次从执法的角度明确了丞相的官名。汉朝的时间根本相沿了秦朝的丞相制度,不外为了警备丞相权利过大,偶然候会设置左右丞相相互管束。到了唐太宗时期丞相的权利进一步被削弱,丞相一职满地都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险些各个地方的领袖都是丞相。

  议决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和宰相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权利范畴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权利更大。而秦朝以后的丞相虽然和宰相的职能一样,但是他把一个宰相分成了多个丞相,以此来限定相权势巨子胁皇权。


laocheng


一一丞相和宰相,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丞相和宰相都是辅佐皇帝的重要使臣,按官衔权力上都差不多一样,但是丞相这官位职称是有编制的,是在皇家的官阶衔谱中是有编位的。宰相的官衔名称,不在官阶衔谱之中,是皇帝口头任命的官衔之称呼,但是宰相所行使的权力,也是相当之大,也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一一说句现在的比喻吧,就好比现在的交通民警和交通协警一样,交通警察是有正式的国家警察编制,而交通协警就不在国家正式警察编制之列,但是他们都同样在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同样在交通执法,一个交通民警和一个交通协警,可不可以比喻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宰相了?

一一不知我的比喻是否正确,望各位读者朋友多加谅解!

提出宝贵的意见!


童心未泯志在千里


丞相是具体的官名,而宰相只不过是个俗称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

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除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秦汉时期尚无官品制度,因此秦汉的丞相没有官品,但丞相是百官之长,其官阶是最高的,当时的官阶是用秩俸来显示的,丞相的秩俸号称万石。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制度为每个官职设计了任用的资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资品被人们称之为官品,丞相官品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优秀的人来担任。梁武帝改革,为官品加注,“帝于品下注一品秩为万石”。这样官品就有了官阶的含义,一品官,就是国家组织中最高的官。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从原来的官品。唐代的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从二品。宋代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书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一品,改为左、右丞相之后,代替了原来三省长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元代的丞相官品亦为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