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千秋歲,孤身萬里沙。他用鋼鐵般的意志站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

貧道為求大法,發趣西方。

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

縱死中途,非所悔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一念千秋歲,孤身萬里沙。他用鋼鐵般的意志站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

玄奘(602—664),魯迅先生在評述“中國的脊樑”時曾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大唐高僧玄奘為探尋佛旨正源,毅然西行印度求取法脈經旨,雖歷經磨難而痴志不改,終於到達天竺國,取得真經。他就是魯迅先生所讚揚的古代佛教界“捨身求法”的傑出代表。

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出生於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俗姓陳,名禕,玄奘是其出家後的法號。玄奘的祖上世居高官,相傳為東漢陳寔的後裔,後來雖然家族沒落,但一直也是詩書傳家。其父在隋朝初年曾任江陵縣令,後辭官家居,潛心研究儒家學說。玄奘出生時家道已中落,他上面有三個哥哥,二哥崇尚佛教,很早就在洛陽淨土寺出家為僧,法號長捷。玄奘天資聰穎,受二哥的影響,很早就隨他在淨土寺學佛,十歲時父母雙亡,頓失依靠。玄奘就追隨長捷在淨土寺出家,十三歲時遇到洛陽度僧,穎慧超人的玄奘被破格錄取,之後就跟隨寺廟裡的景法師學習《涅槃經》,“又學嚴法師《攝大乘論》,愛好愈巨。一聞將盡,再覽之後,無復所遺。眾鹹驚異,乃令升座複述,抑揚剖暢,倍盡師宗。” 由記載可知,尚未弱冠的玄奘已在佛學的學習上取得了不小成績。


一念千秋歲,孤身萬里沙。他用鋼鐵般的意志站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

玄奘像

公元618年隋亡唐立,玄奘跟隨哥哥來到長安,他們想在京城遍訪高僧,以求在佛學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到長安後,又聽說成都有許多高僧大德,於是他們又輾轉來到蜀都,在這裡玄奘學習了《攝論》、《毘壇》、《迦延》諸經論,由於他“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間,究通諸步。” 所以玄奘很快就聲譽大震成都,就在他二十歲的時候於成都受了具足戒。之後他又遊學於荊州、相州、趙州,最後又回到長安。在長安他跟隨道嶽法師學習《俱舍論》,在學習這些經論的過程中“皆一遍而盡其旨,經目而記於心,雖宿學耆年不能出也。” 但是玄奘越深入學習各宗的經論,學得越深,瞭解的越細緻,其中的疑問與困惑就越多。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佛經的翻譯和佛旨的宣講到了唐代也是到了一個瓶頸期,雖然前有高僧鳩摩羅什和法顯等為佛經的翻譯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先賢們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佛教界,它需要有更加智明的高僧去印度釋疑解惑。恰在這時,玄奘在長安城遇到一個從天竺來大唐弘法的僧人,玄奘就向他請教有關印度佛教的狀況,那位僧人特別提到了印度的那爛陀寺,說這座寺廟是當今佛學研究的中心,也是佛學的最高學府,有印度最著名的高僧在那爛陀寺廟裡修行佈道。聽了印度僧侶的介紹,玄奘便有了去印度取經的想法,他要去那爛陀寺,他要向那裡的高僧學習最先進的佛法。為表達西向求法的決心,玄奘曾說:

昔法顯、智嚴亦一時之士,皆能求法導利群生,豈使高跡無追,清風絕後?大丈夫會當繼之。


於是,他就聯和有志西行印度求法的僧侶一同上表唐太宗,當時唐朝初立,西北與突厥的戰爭不斷,為了國家的安全,唐政府實行閉關的政策,嚴謹國民私自出關。唐太宗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其他僧侶都退卻了,唯有玄奘印度求法之心不改。貞觀三年八月,公元629年,玄奘獨自一人由長安出發,開始了他西天取經的不平凡的征途。


一念千秋歲,孤身萬里沙。他用鋼鐵般的意志站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

唐太宗像

玄奘經秦州、蘭州到達了大唐的邊界涼州,“時國政尚新,疆場未遠,禁約百姓不許出蕃。” 當時涼州的都督李大亮聽人舉報說長安來的玄奘和尚要出關西行,便逼迫他返回京都。當地有河西佛教界的領袖慧威法師,他十分敬重玄奘,更欽佩玄奘矢志不移的決心,就偷偷密遣兩個徒弟慧琳和道整二人送玄奘西行出關。一路晝伏夜行,到達瓜州時,所騎之馬病死了。此時涼州捉拿玄奘的公文已發放到沿途各州縣,州吏李昌崇信佛教,他亦為玄奘的宏願所打動,就毀掉公文,私放玄奘西行。此時道整先去了敦煌,慧琳體弱不堪,不能遠行,遂回涼州。玄奘就和新收的徒弟石盤陀在夜色掩護下上路。半夜時分,偷渡玉門關成功。過關不久,只見弟子石盤陀持刀向玄奘走來,原來石盤陀畏懼路途險惡,以死相逼,不願再與玄奘西行,玄奘表示“縱使切割此身如微塵者,終不相引。” 就給石盤陀一匹馬,讓他回去了,玄奘孑然一身孤遊沙漠。

沙漠皚皚,遠無人蹤,玄奘只好循著人獸骨骸的行跡漸進。惡劣和孤寂的環境使玄奘產生幻覺,他有時彷彿看到前方有大隊人馬在行進,走近一看,又人蹤皆無,玄奘忽然“又聞空中聲言:勿怖,勿怖,由此稍安。” 走了八十多里,來到了玉門關外的第一個哨口,玄奘等到夜間去烽火臺的西面取水,被守衛發現,一箭差點射中他的膝蓋。守衛烽燧的校尉王詳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勸玄奘東返或者到敦煌修行,玄奘當即表示“必欲拘留,任即刑罰,玄奘終不東移一步以負先心。” 拂曉王詳放他過了哨卡,送至十餘里,並告知要往第四個哨口,那裡有他的族人叫王伯龍,告訴他是我讓您來的,即可放行。玄奘果然順利的過了第四哨。再前進就是有800里長的莫賀延磧,古代叫做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玄奘一邊默唸《般若心經》,一邊隻身前行。走了百餘里,卻尋不到可以飲水的野馬泉,飢渴的玄奘取下水袋欲喝水,卻不小心把水袋子掉到地上,袋中所剩之水瞬間灑盡。一下子又不知道向哪裡走,只得重返。走了十餘里地,“自念我先發願,若不到天竺終不東歸一步,今何故來?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 玄奘想到這裡,信念又堅定起來,立即調轉馬頭,繼續西進。


一念千秋歲,孤身萬里沙。他用鋼鐵般的意志站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

榆林窟第3窟唐僧取經壁畫 西夏晚期

是時四顧茫然,人跡絕無,甚至不見鳥蹤。晚上人、獸遺骸發出的磷火就在身邊環繞,其景陰森驚悚,令人恐怖無比。白天則飛沙如雨,燥熱異常。更為可怕的是走了五天四夜沒有飲水,而又不知水源究竟在何處。實在沒有一點力氣了,便癱倒在黃沙之上。半夜忽然刮來一陣陣冷風將瀕臨死亡的玄奘吹醒,他迅速爬起來上路了,行十餘里馬竟然帶著他找到了水源。玄奘和馬休整了一天又出發了,兩天後終於出了流沙,到達伊吾(即唐以前的哈密古地名),隨後又至高昌國。經歷了生死的考驗到達了西域諸國,玄奘終於邁出了西行取經的第一步,這也是最堅定的一步,之後玄奘西行的意志更加堅定起來。

高昌王鞠文泰是個忠誠無比的佛教徒,他熱情款待玄奘,並挽留他在高昌弘揚佛法。玄奘婉言謝絕了他的各種方式的請求,執意西行。國王深為他堅定的意志所感動,與玄奘結為異姓兄弟。還給他剃度4個徒弟,贈與30匹馬,25個差役,並於沿途各國寫了24封公文以關照玄奘,然後才依依不捨地送玄奘繼續西行。高昌王的禮遇,使玄奘在剩下的路途中取得了諸多便利。之後因大雪封路,玄奘在層支國停留了兩月,又經過7天才穿越蔥嶺北邊的雪嶺竣山,同伴死了三四成,牛馬凍死更多,又經康國(古康居國)歷險,才到了縛喝國,玄奘留住一個多月,後又遇強盜,輜重盡失,但堅定的求法意志使玄奘率領僧眾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困難,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終於抵達了當時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

玄奘拜那爛陀寺著名的高僧戒賢為師,開始了長達5年的刻苦學習。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籍。由於玄奘學習優秀,經論通明,他就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經書的十名高僧之一)。


一念千秋歲,孤身萬里沙。他用鋼鐵般的意志站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

大唐三藏聖教序

公元636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開始了印度5國的遊學之旅,他悉心參訪名師,學習了《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經文後數次往返那爛陀寺。並在戒賢大師的授意下給寺內僧眾講解《攝論》、《唯識抉擇論》。

接著與印度戒日朝國王(606—647年在位)會晤,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見玄奘佛法修行高深,便決定以玄奘做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盛邀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玄奘講論,任人問難,竟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玄奘名博印度,一些寺廟、信眾甚至把他穿過的草鞋掛在門前作為聖物崇拜,戒日王對玄奘更是青睞有加,他想挽留玄奘留在印度,但回國弘法的信念使玄奘謝絕了戒日王的盛情。隨後戒日王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貞觀十七年,玄奘正式辭別戒日王東歸。經新疆南路之於闐、樓蘭而回到闊別十數年的大唐。玄奘回國時帶回經、像、舍利等數百件,其中包括佛像及佛舍利150粒,大乘經244部,大乘論192部,上座部經律論154部,大眾部經律論15部,因明論36部,聲明論132部等佛經原典,凡520夾、657部。玄奘全部行程五萬裡,歷時17年,終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還抵長安,唐太宗當時在東都洛陽,就敕命梁國公房玄齡等文武百官盛大歡迎。

矢志不移,終得正果的玄奘法師受到唐太宗和高宗的禮儀,把他供養於皇家寺院,賜號‘三藏法師’。唐太宗愛惜人才有意勸玄奘還俗從政,“玄奘少踐緇門,服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開。今遣從俗,無疑乘水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玄奘之幸甚。” 太宗見玄奘固辭之心堅決,唯從其志,敕建長安譯經院,助其釋譯新經。玄奘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宮譯經,前後十九年,共譯出經論75部凡1335卷,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600卷、瑜伽師地論100卷、大毗婆娑論200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玄奘將印度所學悉數傳播至中國,他反對鳩摩羅什的意一譯法,提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譯之直譯的新規則。後世譯經家多以玄奘所創之直譯法為準則,將玄奘以前僧人所譯之經稱為舊譯,玄奘之後所譯之經則稱為新譯。玄奘在唐太宗的授意下用一年之功著成《大唐西域記》12卷,內錄西域、印度等138國之歷史、地理、宗教、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等,親踐者110國,傳聞者28國。這本著作在中印的佛教史上乃至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之史地、文化上,以及中西交通史上有極高史料價值。尤其是對古印度史的研究上,更是具有空前絕後的意義。因為古代印度對於自己的歷史有不立文字的習慣,所以現代的印度人要想了解和恢復自己的歷史,只有依靠《大唐西域記》這本書的記載。大唐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公元664年,玄奘圓寂於玉華寺,世壽六十三。


一念千秋歲,孤身萬里沙。他用鋼鐵般的意志站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

玄奘著《大唐西域記》

玄奘示寂後,高宗一時嗚咽悲不能勝,為之罷朝。並沉痛地說:“朕失國寶矣!” 追諡‘大遍覺’之號。敕建塔宇於樊川北原。

玄奘是我國偉大的佛經翻譯家,旅行家,探險家,是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創始人,在中國的佛教史上亦是一個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關鍵性人物。季羨林先生曾這樣評價玄奘:“玄奘在自己的領域算得上是一個宙斯。” 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句評語正是對玄奘功績的真實概括。

季羨林先生所錄文字選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時玄奘孤身辭別涼州城,之前跟隨他的有兩個小沙彌,一個是道整,為引路先去了敦煌,另一個叫慧琳,身體已孱弱不堪,玄奘就讓他返回了,他騎的馬已病死,於是又在集市上買了一匹馬,苦於無人帶領出關,於是就在暫住的寺廟裡尋覓可以隨行之人。很快有一個叫石盤陀的胡人來寺廟受戒,玄奘見其身體健朗,相貌堂堂,內心非常喜歡,就約他一同到天竺求取真經,“胡人許諾,言送師過五烽。” 玄奘與新收的弟子石盤陀擇日出行,在路上遇到一個年老的胡人老翁,據石盤陀介紹此人曾三十餘次往來西域間。胡翁聽說玄奘要西行取經,忙勸阻,他告訴玄奘西行之路非常險惡,“沙河阻遠,鬼魅熱風,遇無免者。僧徒眾多,猶數迷失,況師單獨,如何可行?”併力勸玄奘不要冒險,要珍惜性名,不要做無謂的犧牲。玄奘聽後堅定地回答:

貧道為求大法,發趣西方。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縱死中途,非所悔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