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为何蜀汉人才凋零的这么厉害?是何原因?

张雪友友


公元257年,蜀汉中散大夫谯周针对姜维的穷兵黩武认为:

身为小国在面对大国时该使用什么战略?以周文王与勾践为例子,说明与民休养生息,民心安定就可以取得胜利。如果人民疲劳,国家就会瓦解,俗话说与其射出很多箭没有命中目标,不如谨慎发箭,不要轻易出击。

所以智者不会因为一时小利就转移目标,而是等到时机许可才一次出动,所以商汤、周武王能不战而胜,如果他们一味穷兵黩武,不能审时度势,则就算有智者也不能相救了。

谯周的理论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

应该说,虽然刘备曾经广泛的使用益州本土的士人,但是,终究不能扭转以诸葛为首的荆州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就造成了益州人民与刘备、诸葛政权势不两立的思想观念!他们想做官,想出力,却遭到无形的打压、抵触。例如,费祎主政时,就与姜维北伐的主张相左;蜀中老将张嶷风湿骨病已经严重到不能走动,必须依靠拐杖站立,卫将军姜维仍然率领张嶷等挥师北伐。

青黄不接了?不管怎么说,益州也是大州,近百万人,川中名将名人不计其数。总不至于让一个年迈体弱的人上战场吧?由于蜀汉政权不体恤蜀中民众,一味的穷兵黩武。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那张嶷不去谁去?就得廖化去了……

谯周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此其术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

所以商汤、周武王能不战而胜,如果他们一味穷兵黩武,不能审时度势,则就算有智者也不能相救了。

智者不相救,廖化不为先锋,舍我其谁呢!虽然老将军已经快90岁了……😂(邓士载偷渡阴平)


中行偃1


三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汉代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就是察举制,到东汉后期,人才选拔已经被门阀士族牢牢控制在手中。东汉政府失去了新鲜血液的注入,以至于后期发生农民起义,不得不依靠门阀士族进行镇压,同时促使士族的进一步壮大,直到东汉政府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争霸,归根结底就是对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争夺。

曹魏方面,曹操已经吸取了东汉时期依靠士族的弊病,开始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随着曹操对北方的统一,拥有全国一半的土地以及大多数的人口资源,在人才方面相比刘备、孙权方面更占据优势。此外,曹操在名义上掌控者东汉政府,天下大多数士族都是归心于北方政权。



孙吴方面,随着北方战乱,中原许多士族南迁,其中迁往江东的就有以张昭给代表的许多大族。孙策平定江东后,就大力重用南迁士族,对当地土著士族是极力打压,最终孙策死于江东士族许贡门客之手。孙权接替后,逐步向吴人治吴过渡,周瑜去世后,相继由有吴人背景的鲁肃、吕蒙、陆逊接替其职权。加之,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始终将吴地士族处在掌控之下,同时对外采用自保一方的策略,这就保证了孙吴方面人才基本够用的局面。


蜀汉方面,蜀地也有随着战乱迁入的中原士族,但是蜀地本地士族在历史上始终存排外的特点。刘焉、刘璋时期,随着刘焉入蜀的东州集团士族就遭到益州本地士族的排挤。刘备入蜀后,带着荆州士族进入益州,以至于这么偏居一隅的地方三股势力进行争夺。刘备活着的时候,尚能将三股势力团结在一起,采取重用荆州士族、拉拢东州士族、打压益州士族的策略,也基本保证了蜀汉政权人才的供给。诸葛亮时期,继续沿用刘备的治蜀策略,但是益州的外来士族始终没有真正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随着诸葛亮的不断北伐,这些外来士族不断被消耗,尤其赖以倚重的荆州士族消耗的最为严重。刘禅时期,面临消耗殆尽的荆州士族、尚有实力的东州士族、虎视眈眈的益州士族,也不得不采用孙权的本土化策略。


但是益州士族始终存在的排他性,让刘禅政府也缺乏人才可用。所谓廖化做先锋,就形象的说明荆州势力的急剧衰减的结果。


安定郡小书生


蜀汉后期确实人才凋零。但这个锅,要甩给诸葛亮一个人,就有些过分了。

刘备、诸葛亮、刘禅、蒋琬、姜维,都有责任。

相比之下,诸葛亮的责任算是比较轻的。

刘备:亲手毁掉大半个中生代。

蜀汉的第一代将才,可谓星光闪耀。

夷陵之战前后短短数年,关张马黄相继离世,理应由第二代接班了。

当时,已经有一波中生代涌现出来:黄权、魏延、马良、刘封、孟达、陈式、吴懿、吴班、冯习、傅彤、张南等。(黄忠也是入川之战开始闪耀,但年龄偏大,故归入第一代)

除了魏延,黄权应当是其中最大的发现。

汉中之战,人人都知道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皆权本谋”。黄权本应是一个新一代帅才。

可惜,在刘备生命的最后几年,把整个中生代给端掉了一大半。

首先,上庸之乱中,孟达反叛、刘封被杀。

随后,夷陵之战中,刘备更是亏大发了:在江北领军的黄权投魏;马良、张南、傅彤、冯习更是悉数遇难!

就这样,刘备基本上亲手葬送了自己大半中生代力量。

诸葛亮:建设一部分,摧毁一部分。

公平的说,诸葛亮算是对蜀汉提拔了不少优秀人才。

姜维自魏国来;王平自中级军官提拔(刘备时,王平只是牙门将);其他如张翼、张嶷、马忠等人,也都成长为不错的将领。

此外,刘备时期留下来的中生代将领,在诸葛亮手下也表现得相当不错。

卤城之战中,魏延、吴班、高翔,大败司马懿,展现出他们的实力。

有朋友说:诸葛亮穷兵黩武,只顾打仗,不注重培养人才,这是不客观的。

且不说诸葛亮是不是穷兵黩武。军事人才,难道是靠和平环境,读书培养出来的?

不过,诸葛亮却在人才上,仍有几次关键错误。

马谡,原本是优秀的参谋人员。

诸葛亮要锻炼锻炼是好的。可却一开局就拿去对张郃这种猛人。结果···

魏延,原本是经验最丰富,也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每次北伐,多以他为先锋。

可是,却在诸葛亮死前稀里糊涂害死了。(诸葛亮是否故意弄死魏延尚有争议。但毫无疑问,魏延之死诸葛亮是要负责的。)

另外,受到权力斗争的影响,李严等人也未能人尽其才,稍显遗憾。

不过,因政治斗争造成人才损失,是谁也避免不了的。魏的荀彧、夏侯霸;吴的陆逊、诸葛恪,都在政治斗争中折损。用美国那位甩锅总统的话说:“这就是生活”···

后诸葛亮时代:后继无人

把诸葛亮死后蜀汉缺乏人才完全归结于诸葛亮是不合理的。

诸葛亮于243年去世,此后,蜀国继续存在了20年。

这20多年,除了对面过来的成名将领夏侯霸,蜀军再没有涌现出名将。

蒋琬、费祎、董允颇有相才,姜维将略有余,但都基本没有提拔出青年才俊。

姜维数次北伐,所依赖的人才,多还是吃诸葛亮留下的老本。

其中原因,或许一方面因伯约自己地位都不稳,权限不足,另一方面与姜维用兵的特点有关,光是段谷一战,即折损将领十余人。

最后,年近八十(也可能过了八十)的老将廖化为先锋,就不足为奇了。

总的来说,蜀汉后期的人才凋敝,刘备、诸葛亮、刘禅、姜维等人都有责任。

当然,最应该为蜀汉后期人才匮乏负责的,还是刘禅、黄皓等人。连顶梁柱姜维都要远去沓中避祸了,哪里还有环境让新的人才涌现出来呢?

至于诸葛亮嘛。这个锅,全部甩给他,就不客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