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開經語

道妙德善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釋德清憨山大師者,明代佛學大宗師,不顧教內貶斥儒道經典的禁忌(閱讀外道經書),深研老莊經典,發明老莊二聖微妙玄通之妙理,開會三歸一之先河。南懷瑾說“儒道同源”,但後世儒道分裂。佛教剛傳入中國,佛借道行,僧肇以老莊二師解佛理,深得鳩摩羅什嘉許。但後世佛道如水火,儒釋道的中華文化實際處於嚴重分裂狀態

釋德清註釋老孔莊三位大宗師的經典,對未來中國文化的融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四精英深痛世衰,仰慕西方科學文化和國力昌盛,再度貶斥中華傳統經典,致使華人固有的文化衰微。今日中國經濟發達,百業興旺,國人對祖先文化再次表現出極大熱情,父母不懂華夏傳統文化,卻寄希望於孩子從小學習傳統經典,使其成為更加重視傳統的下一代。父母需要的正是既掌握現代科學技術、適應全球化的變化,又受到傳統文化薰陶的理想華人人格。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這樣的理想人格能夠培養出來嗎?華人丟失了傳統文化,雖然沒有傷害經濟振興,但確實傷害了人格完善,最直接的是傷害了家庭責任感,父母與子女之間且行且遠,日漸生疏。人倫親情已經是奢侈品,這完全是傳統文化喪失的後果。時代日新月異,科學技術正在改變外在世界的一切。但人格也應隨之改變嗎?在萬物的變化中,有不變的文化信念嗎?這是需要回答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可能在牛頓力學中找到,也不可能在量子力學中找到,更不可能在人工智能中找到。

華人的文化迷茫必然帶來反思和迴歸。因為反思,必然是更高層次上的迴歸。這是經典的無上價值,我們今天再次研讀《道德經》等文化經典,發現異常親切。但解讀經典是非常困難的,歷史中經典被蒙上了厚厚的迷霧,使學習者無法窺探經典微妙難識的義理。膚淺的解讀經典對人格培養毫無益處,這正是當今國學熱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站在河邊,面對河水的流逝,發出千古感嘆。我們不知孔子此時的境界,但我們還是可以讀出,水流是一去不復返了,但水性永不改變。這就是變與不變。我們感嘆時代在變化,但沒有感到不變的本性。老子《道德經》把不變的本性稱為道,如果只能看到萬物的千變萬化,而對不變的本性沒有堅定的認知,那就不能掌握命運之舟,而成為被命運捉弄的人。

《道德經》是華人的文化經典,對華人的性格培養和智慧開發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傳統文化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不可選擇的,華人的傳統文化只能從傳統文化經典中繼承和領悟,不可能從其他文化系統中獲得。這是學習中華國學的基本態度。老子《道德經》被誤解和曲解的地方很多,第36章就是曲解最大的。對經典的曲解是非常不幸的,是今天學習中華國學經典必須首先克服的

。回應歷史上對《道德經》的曲解和誤解是解讀者的首要功課。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一直有一種陰謀論強加在《道德經》頭上,源頭是戰國末年的法家著名人物韓非子。韓非子晚於老子300年,處於戰國最大的混戰時期。“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老子的名言,正是出自此章,這句話被韓非子引用來證明自己的權術思想的正當性。當今註釋家陳鼓應說:“

不幸這段文字普遍被理解為含有陰謀的思想,而韓非子是造成曲解的第一個大罪人”。

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大力提倡權術和陰謀。韓非子為了提高自己理論的說服力,寫了《解老》和《喻老》二篇,把自己打造為一個老子思想的繼承者,迷惑了很多文化精英,史學家司馬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迷惑,把老子莊子和申不害韓非子列為同一傳記。法家思想對後世華人的人格培養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法家提倡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是古代思想流派中唯一同門師兄自相殘殺的流派。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十六章

第一段:

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

將欲奪之,必故與之;

是謂微明。

第二段:

柔弱勝剛強。

第三段: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此章經文分為三段。第一段經文:

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

將欲奪之,必故與之;

是謂微明。

老子看見一隻鳥在飛翔,翅膀一張一合,老子知道這是道的顯現。國運昌盛,人間太平在於一張一合之間。老子思想是“不欲盈”張顯示“盈”的後果。世人以得為利,老子以失為利。張、強、興、與四相皆是得,都是世人追逐的對象,卻不知道四得背後隱藏著四失。人類文明的興盛與衰落就在鳥的一張一合之間。對於大宗師,無處不是道。

此章要明瞭是老子以鳥的一張一合來啟迪世人,不要只見其張,不見其合。“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58章)深入此理,世人見利則如見害,見強則如見弱,見興則如見廢,見與則如見奪。世人雖然知道盛衰之理,但不肯行持。莊子說:“

嗜慾深者,其天機淺。”嗜慾深者,實在是天之廢物,既不能濟人,又不能自濟。自己的慾望都無法戰勝,是最無能的人。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將欲除強梁,去暴亂,當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為大,以除將物也。故曰微明。”此注似未確。“因物之性,令物自戮”就是讓敵人(物)自取滅亡。俗語說:“

上帝欲令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王弼此注有點類似。

河上公注:“先開張之者,欲極其奢淫。先強大之者,欲使其禍患。先興之者,欲使其驕危也。先與之者,欲極其貪心也。”這個註解受到《孫子兵法》的影響,似乎大宗師是在用兵法。但《道德經》不是兵法,不是“詭道”。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孫子兵法》雲:“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計篇》孫子說:兵法是詭詐之道。將領善戰而示之無能,準備出擊示之已經放棄,接近敵陣示之還很遙遠,距敵很遠示之離敵很近。用利益誘敵深入,顯示卑下以驕敵,調動安逸的敵人使其疲憊,用離間計使敵人內部猜忌,在敵人毫無準備時向其突然發起進攻,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地點發動攻擊。這些就是兵家的制勝密道,不可以傳授給別人。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孫子是齊國人,曾經與伍子胥一起為吳王闔閭(公元前505)戰勝楚國,是著名的軍事家。孫子兵法深受老子此段經文的影響,但絕不是老子思想的原意。作為軍事家,從老子此段經文悟出兵法之要,這本來很正常。但後人受《孫子兵法》的影響,並以《孫子兵法》來註解《道德經》,造成對此段經文的巨大誤解。

尤其“兵者,詭道也”一句,無形中加在老子思想身上。愛因斯坦發現質能定律導致了原子彈的製造,但反誣愛因斯坦是核戰爭的罪魁禍首,那決不公正。任何科學發現都會被誤用,但不能說科學發現就是惡意的。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作為軍事家,孫武是偉大的,打敗敵人是軍事家的使命。因為軍事勝利對於國家極為重要。所以孫武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武說的很透徹了。孫武又說:“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孫武深受老子影響,把“主孰有道”,戰爭是否正義作為勝負的重要因素。

《孫子兵法》一開始就提出戰爭的五要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天地將就是道天地人的軍事用法,可見老子的四大理論多麼重要。孫武對道的解釋是:“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戰爭不是國君一人為了私利的戰爭,而是國民共同的生死存亡的戰爭。如果把戰爭看成是君王或主將個人的戰爭,把士兵看成是替死者,這就是無道的戰爭。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把陰謀論的惡名強加於老子和《道德經》,一是出於誤解,一是出於曲解。孫武學習《道德經》運用於軍事理論,中華醫學運用《道德經》和道家氣本論於醫學,這本來很正當。醫學是仁慈的,軍事不免是殘酷的。軍事的殘酷性決定了“兵者,詭道也”。

但《道德經》是濟世救人的聖典,二者不可不作區分

。老子知道正義戰爭是不得已的(31章),戰爭中面對的是魔而不是可救之人。世人都是可救的,不應該以對待魔的辦法來對待不善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是後世的俗語,道是與魔作戰,而不是與人作戰。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是慈悲的,所以是反戰的。即使在正義的戰爭(被迫的戰爭)中,老子還是告誡:“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同上)為敵方陣亡者舉行葬禮,安慰他們的靈魂,這在人類文明史上是極為崇高的思想。《道德經》每一個字都推動著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一步一步,那怕十分艱難。

老子說“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69章)就是說不敢主動挑起戰爭,不敢為了奪取土地而發動戰爭。老子首先提出了哀兵必勝的道家戰爭理論,“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道義在我,哀兵必勝,因為是同仇敵愾。老子贊同的是道義在我的戰爭,同仇敵愾的戰爭。這個世界最終必將消滅戰爭,恢復和平(安平泰),但現在還會有戰爭。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此段經文在於用“福兮禍所伏”的逆向思維,用鳥飛行時的一張一合這個動作而說法,使世人不要耽著眼前利益。學習者不要被《孫子兵法》的“兵者,詭道也”一語引發聯想,錯會經義,把濟世救人的《道德經》也領會為“詭道”。

鳥飛行時翅膀一張一合,這是眼睛看得見的。但後面強與弱、興與廢、與與奪的閉合關係是眼睛看不見的。張與合是閉合關係,萬事萬物都是閉合關係。利與害、福與禍都是閉合關係,欲得其利,必受其害;欲得其福,必受其禍。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世人不知道禍福利害的閉合關係,以為自己一定能夠佔據有利有福的一極,讓他人佔據有害有禍的一極,這是妄想。聖人早就看的一清二楚,所以超越禍福利害,“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56C),達到玄同得一的永恆妙境。

從鳥飛行的一張一合的中,老子告誡世人不要陷入利益陷阱,超越利益就是超越禍害。超越利益禍害的人才是真人,陷入利益之中的是假人。超越禍福利害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墮落禍福利害陷阱的人是可憐人。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是謂微明。此中道理不是一眼就明白的,只有修道者才能徹底明白。世人誤入禍福利害陷阱,聖人超越了禍福利害陷阱。聖人“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親疏利害貴賤是世人的六條繩索,聖人以慈悲心解開世人的六條繩索,獲得解脫。這個道理微妙難識,所以老子稱為微明。微明者,雖微而明。微明之道,聖人獨知。凡夫要獲得幸福的人生,一定要向聖人學習微明之道。

微明之道是無價之寶。老子說:“道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62章)道是微妙難識的,它是善人的傳家珍寶,也是不善人的依靠。不善人本來一條路走到黑,窮途末路,毫無解脫機會。但因為有微明之道,不善人終究獲得解脫。老子給予後人微明之道,這就是甘露妙法,應該倍加珍惜。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第二段經文:

柔弱勝剛強。

道一直以貌似柔弱的力量蕩平一切不法和剛強。“柔弱勝剛強”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但這裡的柔弱只能理解為貌似柔弱。道的力量是無處不在的(大道氾兮,其可左右),可名為小,可名為大,在凡夫看來是柔弱,但道如滾滾洪流,沖垮一切阻擋。道是保護弱者的,道代表天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欺凌弱者的不法者(為畸者)都不可能逃脫天網。這是《道德經》後半部的主要思想之一。

“天下莫柔弱與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78章),攻堅強者就是寶劍,能夠把兕虎劈為兩半,但抽刀斷水水更流。能夠把兇猛的兕虎劈為兩段的寶劍不能斬斷柔弱的水。道保護弱者,必將讓剛強者毀滅。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段經文: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韓非子《喻老》正是用這一句來證明自己的強者理論。“不可示人”被簡單的理解為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第一段《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和韓非子“不可告人”就徹底讓後人把《道德經》和老子思想貼上了陰謀論的標籤。

孫武是正常的兵法,而韓非子則是曲解老子思想,為自己的理論洗白。西方的馬基雅弗利與韓非子都是不擇手段的倡導者,西方把不擇手段者稱為臭名昭著的馬基雅弗利主義者。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利器和示人是指什麼?王弼注:“利器,利國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睹而物各得其所,則國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國則失矣。”王弼的利器就是有利於國家的手段。對國家有利的,是依據事物之理而治理,沒有看見手段,但國家事務已經各得其所,沒有不妥,這就是國之利器。

示人就是用刑法威權施加於國民,只有愚蠢的國君才會用刑法來利益國家。這段話是依據老子的無為而治,即“無為而無不為”(下一章)的思想來註解。河上公注利器為:“權道也。”對國君來說就是權柄,不能交給臣下。對修道者來說,道不可隨便告訴非法器(不能受道者)。韓非子理解為“賞罰”的權柄。薛蕙說“利器者,喻國之威武權勢之屬。”以上註釋都很近似。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張松輝說利器是“優良的武器”,示人是“讓人看。”但根據老子一貫的思想,利器就是“兇器”,與第31章的“佳兵”一樣,都是“不祥之器。”正因為是“不祥之器”,所以不可示人。所以老子的“利器”是指鋒利的武器,國家刑法、威權等一切可以殺人的手段的委婉說法,是不祥之器。示人就是向國民揮舞兇器。俗語說“揚刀三分罪”,父母告誡孩子不可揮舞刀具利器,可能出處在此。

老子時代,齊國田恆子曾被稱為大聖人。他大斗出小鬥進,假借仁義收買人心,最終弒齊簡公,控制了齊國國政,再過一百年,田恆子的後代徹底篡奪了齊國的君位。齊國原來是姜太公的後代,此時變成了田家的齊國,幾乎是兵不刃血,以“聖人”之名做成了大盜也做不到的事,竊國大盜之名從此而來。從此“聖人”之名也遭到了玷汙

,所以莊子說:“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胠篋)。莊子把真人作為修行的最高階位,聖人不再是最高階位,就是聖人的名號被田氏玷汙之故。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魚不可脫於淵。老子以魚與淵說法,這個比喻實在太深刻了。淵是魚的生存之地,是魚的命根所在。

老子救人心切,對世人不斷勸勉,對君王也是不斷勸勉。老子雖然討厭人間的不平等,君王剛強難化,但依然沒有放棄讓君王醒悟過來。

這樣來讀這句經文意義就很豐富,不能理解為老子譴責君王或為君王提供世俗的治國方略。老子《道德經》是以道佐世人,以道佐人主。第35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整個天下只有歸向大道才是終極的出路。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的思想是玄同得一思想,魚與淵是得一,不可分離,分離即死。違反玄同得一,就是世界末日(39章:天無以清將恐裂,萬物無以生將恐滅)。魚脫於淵,即魚看輕水,認為水柔弱無能,於是就從水中跳出來,老子在模擬魚的心態。水是柔弱的代表,此處魚是剛強的代表,即主動方。老子話中有話,旁邊有一點智慧的君王就會聽懂。老子用淵而不是直接用水,就是淵是魚最適宜的水。

莊子有一個著名的公案,莊子在路上看到車轍坑裡有一點水,裡面有幾條魚,水被太陽曬乾了,魚只有互相吐吐沫來暫時共度難關,但最後的命運必定是死。所以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成為後世的名言。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淵就是與涸轍對比而言,百姓是君王(魚)的淵藪,君王還不滿意,準備脫於淵,意即拋棄自己的百姓。如果拋棄涸轍那還可以理解,拋棄江湖之淵那就不可理喻了。一個淵字也包含了深意。百姓是君王最好的生存之地,怎麼還要拋棄呢?拋棄的後果是什麼?就是死路一條。

一個人會揮刀砍自己的頭顱嗎?不會。那君王這條魚怎麼會愚蠢到跳出深淵(江湖)?老子讓君王反省自己的行為。魏徵告訴唐太宗,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魚與淵的關係變為舟與水的關係。自古以來文化精英一直探討君民關係,老子作了最深刻的回答。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王弼注:“魚脫於淵,則必見失矣。利國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矣。”魚離開淵則死,把利國之器轉化為刑法向百姓示威是同樣的後果。國之利器就是國之兇器,保衛國防是迫不得已的,因此是必要的。但百姓都是可救之人,故不可對之揮舞兇器。有了“魚不可脫於淵”的法理,君王知道自己是一條脆弱的魚,離開水就立即會死亡。君王亂用刑法是最普遍也的行為,莊子在《在宥》中說:“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當今之世死於非命的人互相枕墊在一起,帶著刑具的犯人一排接一排,綁縛刑場的死刑犯數也數不清。老子用詞含蓄,沒有這樣說,只是用了比喻。國家的刑法就是兇器,不可以隨意揮舞,加諸百姓。隨意揮舞兇器,加諸百姓,就是魚跳出自己的最佳生存場所的愚蠢行為。稍有智慧的君王怎麼會作這樣愚蠢的行為呢?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此章“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老子借鳥翅膀的一張一合說法,人間的強與弱,興與廢,與與奪都是象鳥飛行時的翅膀一樣,一張一合,必然是閉環。不會只有張沒有合,世人也不要妄想只有強沒有弱,只有興沒有廢,只有與沒有奪。這裡舉了三種現象,本質都是利害禍福。老子要世人超越厲害禍福,不要落入厲害禍福陷阱中掙扎。

此段經文宣說了“福兮禍所伏”的核心教義,這裡沒有任何“詭道”。《孫子兵法》是兵法,《道德經》是救人之妙法,這個區別一定要分別清楚,否則就有謗法之過。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魚不可脫於淵”,魚與淵是玄同得一,不可分離,人主之魚不可跳出百姓之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國家兇器不可對百姓揮舞,如果向百姓揮舞國家兇器就是如同魚跳出淵這種自殺行為一樣愚蠢。

《道德經》是堂堂正正的妙法。眾生畏果,菩薩畏因。凡夫見利而喜,菩薩見利而悲。此章宣說正理與之相同。

《道德經》三十六章精解及譯文

範應元:河上公以權道為利器。韓非曰以勢為淵,以賞罰為利器。子游曰以柔弱為利器,王雱曰以剛強為利器。遂使後世疑此章為權謀之術者,不得老氏之意也。蓋老氏以兵事好還,不得已而以禁暴處亂,不可以兵取強,謂強梁者不得其死,不如柔弱。謂聖智仁義巧利本欲以利民,而其末必至於有害。以為不若相忘於道德。此知幾也。故切切明夫人不可離於道德,譬魚之不可脫於淵也。潛心於此者不可不辯大率。此道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更在後之君子,不以人為輕重,審其是而已矣。(《宋本老子道德經》第147-148頁)。範應元注甚確。

散文詩意譯文

修行者啊!

我來宣說古代證悟者的教法。

你們看見鳥在飛翔嗎?

它們翅膀一張一合,

那是在宣說道的不言之教。

當翅膀張開的剎那,

下一步必然要閉合。

這是告訴你翅膀不能永遠張開,

強梁者應該明白,

強橫不可能持久。

所以啊,當你得勢的時候,

就意味著你要走下坡路了,

這是天道在懲罰你。

當你興旺的時候,

你很快就要衰敗了,

這是天道在懲罰你。

當你感到穩如磐石的時候,

你很快就要被擊垮了,

這是天道在懲罰你。

你的肉眼哪能看清天道的懲罰呢?

只有修行者才能明白這微妙的真理。

我把微妙難明的天道法則稱為“微明”,

強梁者應該警醒。

遠古證悟者再次宣說無上教法:

柔弱勝剛強,

你雖然強大,

但應該以柔弱的天和之心來護持,

讓萬物得一生長。

深淵是柔弱的象徵,

是魚最佳的生存地,

一旦魚藐視深淵的柔弱,

試圖跳出自己的生存地,

滅亡就到來了。

掌握邦國權柄的侯王,

切勿把剛強的兇器對準萬民,

那你們的命運將與跳出深淵的魚一樣,

必然滅亡。

你們是深遠的魚,

萬民是你們賴以生存的深淵,

懂得這一點才是道所助佑的人主。

(道德經散文詩是意譯,以求義理貫通,文句不一一對應,唯有以心印心,會契證悟者心法為指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