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個稅了嗎?


今天你被個稅了嗎?

繼續聊聊個稅彙算的事情。上次關於個稅的文章,很多朋友反映,寫的挺好,但太宏大,其實就是想知道究竟能退多少錢而已,突然整出稅收本質和現代公民的要求,除了一臉懵逼,也只能說寫的好了……

自我反省了下,確實是好為人師的毛病又犯了。這次就好好聊聊退稅的事宜。還是得說一下,我有三不講:操作流程不講;涉嫌違法不講;內部涉密不講。操作流程請看官方解讀,後面兩個不講無需解釋。這也不講,那也不講,那講啥?講問題。

講問題之前,還是簡單介紹一下個稅APP的功能吧。之前說過,個稅APP功能強大,包括稅收政策及解讀、票證查驗、辦稅指南、稅收優惠備案查詢,都可以在上面完成,重點介紹三個常用功能:“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辦理退(補)稅的模塊;“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子女教育大病醫療贍養老人等專項扣除填報模塊;“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已申報收入的查詢和異議申訴。

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會顯示你過去一年的收入總額,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然後是費用、免稅收入和稅前扣除,進入下一個環節,會看到你的應納稅額、減免稅額、已繳稅額,自動計算應退(補)稅額(已繳稅額+減免稅額—應納稅額)。

邏輯清晰,簡單明瞭。問題來了,現實中有朋友問:我和同事職位一樣,收入接近,為什麼他能退稅,我卻要補稅?

回答:先查詢專項扣除,大多數人在上一年都已按要求上報專項扣除信息,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單位是彙總上傳,各種原因沒能成功上報,系統沒能採集信息,自然就不能扣除,扣除少了,個稅肯定多了。

進入“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功能模塊,如實填報專項扣除信息,問題解決。

問題:已經檢查了專項扣除,都已填報,為什麼退的稅還是比人家少?

回答:查詢收入明細,查看是否有多處取得收入,核實系統申報收入是否如實反映自己實際情況。這裡有幾種情況。情況1是個人在過去一年剛好換了工作,上一家任職公司各種原因沒把已離職員工的工資信息刪除,繼續申報。情況2是有公司盜取了個人身份信息,虛假申報個人工資薪金。情況3是個人確實有從多處獲得收入,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

情況1和情況2屬於企業違規行為,可以直接在個稅APP“收入納稅明細查詢”進行申訴,稅局核查無誤,會進行調整。情況3屬於必須合併的收入,如實申報就行。問題解決。

問題:核查後沒有發現多處取得收入,繳納個稅為什麼仍然存在較大差異?

回答:是否存在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個稅APP上有兩種計稅方式,分別是“單獨計稅”和“全部併入綜合所得計稅”,一般而言,全年收入不高,特別是應納稅所得額低於0,建議選擇全部併入綜合所得計稅,收入高選擇單獨計稅,但也要看具體情況,可以分別計算,哪個低選哪個。問題解決。

很多人說,個稅彙算一定要做嗎?我收入低,退稅補稅好像跟我也沒啥關係。強調一下,個稅彙算既是你的權利,也是義務。有稅不退只是個人損失,但有稅不補,將會納入個人徵信報告,還涉嫌違法,一定要重視起來。在個稅改革前,稅局對企業代扣代繳工資薪金無法一一核對,也掌握不了企業員工的真實去向,所以只能企業申報多少認多少。

還是那句話,資本逐利,有漏洞就會鑽,企業有員工離職,但仍然繼續申報個稅,或者直接獲取個人信息,虛增工資薪金,成本多了,利潤就少了,企業所得稅也就少了。從個人的角度,實際上並沒有取得收入,但企業替你申報了,直接被個稅了。所有申報信息都在系統歸集,系統默認你是多處取得收入,按照稅法規定,必須合併申報繳納個稅,那就意味著要補稅。

現在有個稅APP,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實際任職情況,有虛假申報自己就可以查核,登錄個稅APP申訴,既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也是盡到納稅人應盡的義務,同時幫助稅局核查企業虛假申報問題,一舉三得,何樂不為?

千萬不要被個稅!掌握自己的人生,從個稅彙算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