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記憶:紅二十五軍在盧氏

追尋紅色記憶:紅二十五軍在盧氏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代珍珍

盧氏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位於盧氏縣官坡鎮蘭草紅軍小學院內。推開舊址大門,迎面就是程子華、徐海東、吳煥先的雕像。“1934年11月16日,紅二十五軍從何家衝出發,開始長征。1934年12月4日,來到盧氏的叫河(今屬欒川)附近。”3月26日,官坡鎮副鎮長袁文禎介紹道,“當時整個紅二十五軍的人數只有2984人,年齡最小的8歲,最大的就是副軍長徐海東34歲。”

1934年冬,紅二十五軍在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軍政委吳煥先等人的帶領下,計劃取道朱陽關入陝,擺脫尾追的敵軍,在陝南打開一個新局面。當紅二十五軍到達盧氏叫河時,遭到重重包圍,前後左右無路可走,在當地賣貨郎陳延賢的幫助下突出重圍。

陳延賢是山西晉城人,少時家貧,就流落到盧氏縣,每天遊走四鄉叫賣,對豫陝交界處的鄉鎮村子、大小路徑瞭如指掌,他自告奮勇給紅軍做嚮導。1934年12月5日,陳延賢幫助紅二十五軍另闢蹊徑,一路擊潰狙擊的土匪、地方民團。1934年12月8日,紅二十五軍到達豫陝交界的鐵鎖關,擊退鐵鎖關守關民團後順利入陝。

陳延賢為紅軍帶路使紅軍脫險的事蹟載於《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史》,被稱為“軍史布衣第一人”。

1934年12月至1935年7月,在與黨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中共鄂豫皖省委領導紅二十五軍,獨立制定正確的個革命路線,創造並鞏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1935年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勝利到達陝西省延川縣永坪鎮,完成長征。

紅二十五軍是中國工農紅軍四支長征隊伍中最第一支到達陝北的隊伍,被譽為“北上先鋒”。

“紅二十五軍在盧氏雖然只有5天4夜,但在盧氏境內保留著紅軍長征的各種印跡。”袁文禎說,盧氏文峪鄉大桑溝村溝口的崖壁上“殺上前去”四個大字非常醒目。在盧氏磨溝口河東村馬蹄窩石壁上還保留著“民國世事不太平,東山有戰西動兵。要得黎民把福享,遍地瓜落滿地紅”的詩句。

紅二十五軍過盧氏城南時,陳先瑞被突然從南面山上打下來的子彈擊中,軍政治部科長劉華清得知後,將小馬讓給陳先瑞,自己拉著馬尾巴行軍的故事傳頌至今;在盧氏,紅二十五軍率先唱響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軍歌,在西征北上途中一路傳唱,一直到陝北。

“紅二十五軍的長征路線為所有的紅軍隊伍往陝北轉移、把隊伍根基紮根到陝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袁文禎說,“紅二十五軍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他們留下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