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不需要治疗?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什么区别?

A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而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造成的,但是血液中尿酸水平高不一定就会进展成痛风。实际上,只有1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病人会发展成痛风。而很多人在体检时验出尿酸偏高,会因为没有症状就不去管它,等到痛风发作疼痛难忍才去医院。

一般来说,高尿酸血症病人在一开始只是血尿酸水平升高,之后可能会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之后出现痛风石,再不治疗,就会变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甚至是痛风性肾病。如果病人只是单纯的高尿酸血症,没有尿酸盐结晶沉积,没有引起急慢性关节炎症,就不能称之为痛风。必须同时出现关节肿痛的发作才算痛风。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不需要治疗?

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专家表示,痛风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疼痛,防止其再次发作,控制尿酸水平,同时治疗并发症。一般针对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治疗。每个痛风病人,不要痛的时候才去就诊,不痛的时候也应当看医生,降低血尿酸水平以及治疗并发症。

对于没有出现痛风症状的高尿酸患者,病人要知道,没有现象不代表问题不存在,高尿酸血症是一个现代的慢性疾病,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关键。高尿酸血症患者必须严格戒酒,饮食选择低嘌呤食物,多饮水等等。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不需要治疗?

Q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不需要上降尿酸药控制尿酸呢?

A

答案是,如果进行了上述一系列的饮食、生活习惯控制六个月以后,血尿酸水平仍持续超过9毫克/分升(约550微摩尔/升),即使还没有出现痛风症状,也最好开始使用降尿酸的药。此外,若有痛风家族史,也需要降尿酸药。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不需要治疗?

Q

急性发作时,不用降尿酸治疗吗?

A

急性发作期时,最好不要使用降尿酸药。因为急性期时,血尿酸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影响症状,让情况更加严重。而如果本身已经在服用降尿酸的药物,也不要停药。血尿酸浓度的波动很可能会延长痛风的发作时间。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不需要治疗?

痛风是由尿酸盐晶体诱发的炎症疾病,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专家指出,治疗痛风需要控制尿酸水平,防止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引发并发症发作。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不需要治疗?


如何控制好尿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三种情况下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

根据指南推荐,防止痛风急性发作,消除痛风石形成并减轻肾脏损害需要用到药物,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00umol/L以下时,痛风石会逐渐溶解,以下3种情况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

1)每年痛风急性发作在两次以上者

2)有痛风石或尿酸盐沉积证据

3)有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者

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形成药物以及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前者代表药物是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后者代表药物是苯溴马隆,而痛风如果在急性期,则需要轮到秋水仙碱和其他止痛药物。这几个药物各有特色,各有优点和缺点,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指南推荐首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从“源头”上抑制尿酸形成,另外,所有降尿酸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视情况逐步增加,建议在风湿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2. 降低尿酸水平的目标

根据指南推荐,痛风患者尿酸水平至少应该降至低于360umol/L,为达到更好的临床症状缓解推荐降至300umol/L。

指南的标准确实比较严格,按照指南要求,等于对所有痛风患者而言,降尿酸目标是血尿酸低于360umol/L,而其中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应该降至300umol/L以下。

另外,除了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以外,指南推荐初始降尿酸治疗后就应该使用药物预防痛风发作,这是因为尿酸水平急剧下降、关节内尿酸盐结晶快速溶解会诱发急性痛风发作,这时需要服药预防。

3、控制饮食

饮食控制至关重要,日常生活忠告应避免进食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高果糖饮等高嘌呤食物,限制肉特别是浓肉汤、海鲜和甜点摄入量,多食蔬菜、各种水果。根据权威教材,水果基本上都是低嘌呤食物。

每天都要多喝水,保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这样尿液排出同时带走多的尿酸。

低嘌呤食物(<25mg>

1、谷类:米、麦、麦片、玉米、面条、米粉等

2、蔬菜类:白菜、苋菜、芥蓝、芹菜、韭菜、韭黄、苦瓜、黄瓜、丝瓜、冬瓜、胡瓜、茄子、胡萝卜、萝卜、青椒、洋葱、番茄、木耳、腌菜等

3、根茎类:马铃薯、芋头等

4、乳类及乳制品、蛋类、动物血、海参、海蜇皮

5、各种水果

4.同时需要改善生活方式

坚持锻炼身体以控制体重,每天有氧运动要在半个小时以上,从而远离肥胖。

注意过度劳累、紧张、受冷、关节损伤等因素可诱发痛风发作,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这些诱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