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数字货币,并非一切美好

前两天发过一篇关于数字货币的文章,有些问题觉得还没说明白,特别是看了很多人在一片叫好声中,列举一大堆好处,也解释了什么是数字货币。当然他们说的好处我也赞同,所以就无需累赘,今天就是想探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现代传统货币是从以物易物的概念上发展起来,很来慢慢用金属作为信用凭证,用以交换等值的物品,而金属钱币在古代其本身就具有稀少性,所以金属货币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物品,很长一段时间内金属乃至贵金属曾经是货币的主要形式,乃至很来纸币的出现。纸币其本身的价值不足以等值于其面值,但是由于是国家在发行,由国家的信用在背书,并且强制执行,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接受国家发行的钱,所以叫做法定货币。但是这还不够让使用的人们放心,除了国家信用以及法律在支撑之外,货币还与黄金这些贵金属挂钩,有多少黄金折价算出值多少钱,再根据黄金储备发行相同价值的纸币,你拿着纸币只要你愿意,原则上你就可以换取黄金,相当于“持有黄金多少的凭证”。


再议数字货币,并非一切美好


这个双重信用担保被多国采用,严格意义上来说,有多少货币就有多少黄金。但是实际上每个国家都会虚发增发货币,完全意义上与黄金挂钩是做不到的,只能名义上挂钩。由于纸币制造成本相对于面值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可以用它干任何事,再也不用去创造等值物品去产生价值了,这种诱惑对郭嘉来说是挡不住的,不要天真的以为他们会遵守实物等值的原则,事实上每个郭嘉都有增发货币的欲望。这种欲望当然也引起了他们的警觉,为了控制或者说避免货币滥发,所以就制定一系列的规则约束这种行为,使货币的发行量控制在可控的范围里。这是共识,你一旦突破这一系列的约束规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只能不断的印钱,往数字后面加零。


再议数字货币,并非一切美好


世界上很多郭嘉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种不受控制的发钱,其原先的双重信用担保,变得支离破碎。但只要是法定货币,不管有多少个零,其货币的属性还是存在的,就是能买多少物品而已,而和黄金挂钩已经成为一纸空文,注定不可持续下去,这个结果也发生在美元身上。在60年代由于多方因素爆发了经济危机,印发的货币远远超过黄金储备,美元逐渐贬值,而在此之前黄金的价格都是由官方限定的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按照这个汇率就算把全部的黄金储备拿出来也无法兑现了,于是几个黄金总库成员国商定,不再遵循这样定价,市场上的黄金价格自由涨跌,放开了价格。在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从此美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价值是美国国家信用在支撑,虽然美国发行货币还是有参考黄金储备的方面。

从上面可以看出,现代货币其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能买到多少东西(值多少价值)完全是国家信用体系在支撑,而超发是不可避免,并且这种欲望永远都是强烈的。在没有足够制约条件的情况下,并且发钱的途径越发容易的时候,很难说会遵守相关规则,控制这种欲望。


再议数字货币,并非一切美好


其次,传统货币最大特性是匿名性,流通匿名,存放匿名。一旦现金进入市场,进入到民众手上,谁也无法知道手里的这张钱的曾经的主人是谁,也无法知道这张钱流向哪里。不要小看这个特性,它关系到你使用现金有着绝对的隐秘性,并且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好比你和女朋友约会,你钱包里有多少钱,外人是无法知晓的,你存在角落里的私房钱,也只有你自己知道。最重要的是你手里的现金,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别人都不会知道你有多少钱,并且你可以自由支配。

而数字货币其货币属性虽然和传统货币相同,但由于其特性具有可追踪性,依赖于电子产品,再加上电子钱包,在技术上可以追踪到每一个使用的人,每一张数字货币的流向。这对全面掌控货币流通,以及打击非法犯罪,洗钱,地下交易等等起到非常大的震慑作用。你的每一笔交易会暴露在数据之下,再结合其他大数据,完全可以还原出你的一举一动。这种发行方便,节约成本,又能监管每一张货币,甚至每一个人的收支,对于发行方来说,百利无一害,其诱惑性无比巨大,正是这种对甲方无比利好,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再议数字货币,并非一切美好


作为民众和国家某种程度上来说,即是统一体又是对立体,郭嘉永远希望有更多的权利,民众永远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得到满足,不要奢望这两者能达到绝对平衡,只能通过不断的约束达到相对平衡。这也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相对于民众,郭嘉的欲望不能无限膨胀,手里的现金或许是最后的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