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世紀時候在中國發明的一種制度,這種制度不但持續了1300年之久,而且還影響到周邊許多國家,以至於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制度呢?

科舉制的誕生與發展

讓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西晉的時候,有個卓有才華的文人叫左思,他的父親從小吏起家,兢兢業業了一輩子,才做到了從七品下的小官。左思受到父親的激勵,從小發奮勤學,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寫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三都賦》——用富於文采、重視韻律的筆法對魏、蜀、吳三國都城的壯麗和富庶進行生動的描繪。

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據說當時著名的貴族文人陸機正好在洛陽,也想以此為主題寫一篇賦,當他聽說左思竟然在著手創作同名作品,就非常輕視的加以嘲笑,還在寫給弟弟陸雲的信裡說:“聽說此地有一個北方粗鄙之人,也要寫《三都賦》,等到他寫成的時候,大概文稿只能用來蓋在酒罈子上當作蓋子吧”。

結果等到左思的作品完成後,陸機讀了以後非常佩服,認為就算連自己也沒法寫得更精彩,於是就綴筆不再寫了。經過陸機等人的讚揚,左思的《三都賦》在首都流行開來,由於印刷術還沒有發明,有權勢的人家都競相抄寫,以致洛陽城裡用於書寫的紙張的價格,都一下子騰貴起來,這也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來源了。

雖然左思寫出瞭如此著名的作品,但他的仕途卻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在官場上根本沒有希望。這是為什麼呢?還得從三國時候魏國創立的九品中正制說起。

這一制度的初衷,本來是鑑於當時天下大亂,很多人流離失所,州、郡的長官不再能夠穩定的掌握其治下居民的狀況,進而向中央政府舉薦賢能之士的時代背景之下。於是就以州、郡中的傑出人士擔任中正官,來不拘一格的推薦人才。

但是,這個最初的設計逐漸變了味,因為傑出人士本身就是長期在朝廷中做高官的一群人,他們當然傾向於援引、提拔自己的同類。因此,在鄉品之中獲得比較高品級的,多半也是在朝中擔任高官的。於是乎,鄉品的評判標準就逐漸從品德的高下轉變成了官位的大小,從而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貴族壟斷。

比如說,被中正評定為二品的,起步就可以做五品官;但如果在中正的品第中達不到二品的,最高也就只能做到五品官,故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說法。在這種情況下,左思想要以學識獲得相應的官位,可謂難如登天。以致於他在激憤之中,寫下了著名的《詠史》詩篇“澗底松”,詩歌裡說道:“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英俊沉下僚”這樣的情況,什麼時候發生了改變呢?這就得說到我們這一講討論的時代——7世紀了。

7世紀初的時候,處於隋煬帝的統治之下,在後世的評價中,他被當做是無道之君的典範。但從長時段看,煬帝的各種舉措對中國後世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當然有貫通南北,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大運河;此外,就是我們這一集的主題——科舉制了。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科舉制創立於煬帝大業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史書記載,隋煬帝即位後,“又變前法,設進士等科。”開創了通過“進士科”考試來選拔人才的制度。無論什麼人,只要通過吏部的考試之後,考生就可以獲得做官的資格,從而大大增強了社會流動性。

唐朝建立後,繼續使用科舉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各地的讀書人為了通過科舉考試,白首窮經,鑽研典籍,以至於再沒有人跳出來和李唐皇室爭奪天下。唐朝人甚至在詩歌中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由此也可以看出科舉制作為讀書人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的途徑,發揮的重要作用。

到了武則天統治時期,她甚至親自出面向考生提問,從而產生了殿試的雛形。科舉考試中用來挑選優秀武官的武舉,也是在武則天的推動下產生的。唐玄宗登基後,詩詞歌賦成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

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唐代人對科舉特別是“進士科”的痴迷達到什麼程度呢?當時人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大臣就算是官居一品,位居首相,然而如果不是通過考中了進士科踏上仕途的話,人們也不認為這算得上有什麼好。

可是,進士科的競爭有多強呢?有人統計,大唐開國將近300年 ,一共舉行了264次進士科考試,通過考試的總共還不到7000人,也就是說平均每次的錄取人數也就20多人,無怪乎唐朝人把進士及第的人稱為“白衣卿相”也就是候補宰相的人選了。

包容的世界帝國與知名的外國進士

正如我們在這一章裡反覆提到的,大唐是具有高度包容性和開放性的世界帝國,它所創立的制度,對周邊國家特別是東亞國家產生了極強的吸引力。各國紛紛派遣留學生赴唐學習,其中當然也有不少人在掌握了漢文典籍中的知識後,摩拳擦掌的也想來搏一搏功名。這其中主要以來自日本以及朝鮮半島的新羅的留學生為主,他們當中還確實有不少人高中進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詩人李白的日本朋友晁衡。

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晁衡的原名叫做阿倍仲麻呂,出生於日本的一個貴族家庭,19歲參加遣唐使的隊伍前往長安,在太學裡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他十分好學,因此很快就從同輩中脫穎而出,並且順利地通過了進士科的考試,先後被任命為東都洛陽和太子宮中負責古籍整理的官員。

晁衡擔任的官職,又反過來促使他對漢文典籍和中華文化產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並且開始進入到長安的文化圈中,和不少著名的文人成為朋友。當他在來華的37年後,第一次搭乘遣唐使返回日本的船隻準備回國的時候,可以說已經是知交滿天下了。

不幸的是,船隻並沒有如願順利返回日本,而是遭遇了風暴,漂流到越南。同船的絕大多數人都被當地的土著殺害,只有晁衡在內的少數人倖免於難。晁衡在中國的朋友,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他的音信,再加上船隻遇難的消息傳來,大家就認為他一定已經去世。這時,包括李白、王維等人在內的許多大詩人,都寫下深沉感人的詩篇來哀悼他,沒想到晁衡最後竟然奇蹟般的回到長安,出現在朋友們的面前。

之後,他經歷了安史之亂爆發後的動盪局面,並隨同玄宗前往成都避難,亂平後回到長安,在72歲那年壽終正寢,此生再也沒有能夠回到他出生的東瀛。

另一個很有名的賓貢進士,也就是所謂的外國人進士,是來自新羅國的崔致遠。他也是唐代知名度很高的留學生,12歲的時候就辭別親人,來到中國求學,因為天資聰穎,再加上勤奮努力,18歲就已經金榜題名,並先後在現在南京的溧水和淮南節度使的幕府中為官。

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比起終生未能回到故鄉的晁衡,崔致遠顯然更加幸運,不但28歲那年回到了新羅,受到國王的賞識和重用,而且還因為過人的文學才能和身後留下的著作,被譽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世人尊稱他為“東國儒宗”。

此外,還有很多大食人、波斯人的後裔也參加了進士考試。其中著名的有大詩人李彥升,據說當時的宣武軍節度使盧鈞偶然發現李彥升其人,雖說來自阿拉伯世界,但卻十分精通漢文典籍,就向皇帝“貢”上此人。當時的皇帝唐宣宗就下令禮部,安排李彥升參加考試,結果他一舉奪魁。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功名的阿拉伯人。

東亞他國對科舉制度的借鑑

不但歐亞大陸上的其他民族之中,不乏以個人身份參加大唐舉行的科舉考試的人,而且還有不少國家借鑑了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像日本、朝鮮、越南和琉球都是如此。

但是,這其中最早學習並採用科舉制的還要屬日本。早在701年,日本就頒佈律令推行科舉,參加考試的學生主要包括由地方上送來的貢人和大學寮所選拔出來的舉人這兩類。考試的內容則與唐朝相同,主要來自於《周禮》、《左傳》、《孝經》、《論語》等儒家經典。

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由於日本的朝政主要被幾家大貴族所壟斷,強調公平選材,公正考試的科舉制,沒能在日本維持長久,很快便流於形式,到10世紀以後,進士科就已經廢絕,我們只有在江戶時代的“學問吟味”——也就是幕府組織面向武士階層的學術考試中,還依稀可見來自中國影響的流風餘韻。

朝鮮和越南借鑑科舉制的時間,比起日本來要晚了不少,朝鮮在10世紀、越南在11世紀分別採用科舉,但這兩國和中國一樣,在實行科舉制之後便一直延續不斷,朝鮮實行科舉的時間長達936年,越南更是作為東亞最後一個廢除科舉制的國家,直到1919年才為科舉制畫上了休止符。

科舉——隋唐帝國贈給世界的制度財寶

現在越南和朝鮮、韓國所保存著的漢文典籍,除了佛經之外,大多數不是儒家經典,就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士人所撰寫的著作。這些,可以被看成是東亞漢籍流通圈裡的共有財富。

科舉制的後續發展及歷史意義

科舉制對社會流動的促進作用,導致就算在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各政權也繼續舉行科舉考試。擁有進士身份的人才,在各國之中也得到了特別的尊重。

再往後到了宋元時期,不但科舉制度的運作模式日趨完備,甚至有學者認為,波斯伊利汗國的醫官考試製度,也受到了中國科舉考試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