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社會論文 體育教學對“90後”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

導讀:本文是一篇關於學生社會論文範文,可作為相關選題參考,和寫作參考文獻。


陳 欣,王 帥

(南京農業大學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95)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3-081-03

收稿日期:2016-01-16

作者簡介:陳欣(1971 ~),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數字化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高等院校是聯通大學生和社會的重要橋樑,所以,對於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教學任務之一,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環——體育教學,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也被稱之為社會課堂.社會課堂的主要作用就在於可以幫助學生養成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當下我們積極探討體育教學對培養“90 後”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是具有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1. 社會適應概述

1..1 關於社會適應能力與社會化的關係概述

所謂社會適應能力也被稱之為社會健康,具體是指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作用關係,這一能力要求我們要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除此之外還需要具備相應的社會扮演能力.從學術角度來說,社會適應能力是衡量主體社會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所說的社會化主要是指社會學中用來表示人與社會關係的的範疇.更為準確地說,社會化就是把一個自然人變成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如果個體對於社會規範、風俗習慣、社會道德沒有充分的認識,則不能被稱之為一個完全的社會人,因此就難以適應社會需求.將社會化糅合到教學活動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環境,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社會化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基本生活技能、社會規範、社會角色扮演等.

1..2 社會適應過程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

社會適應並不是一個離我們生活很遙遠的名詞,實質上,社會適應主要是指一個個體適應社會需要的過程,一個自然人要想變成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就必須接受社會化,在社會化的交往過程中不斷地形成自我觀念,培養和諧的人際關係,嘗試著去適應社會角色,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並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學習社會規則,運用社會規則,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通過這種不斷地條件反射,慢慢提高自身適應社會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自身的社會化蛻變.

2. 體育課堂中的社會行為

之所以說體育課堂可以對學生社會適應的能力進行培養,主要是基於以下條件:通過教師與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各種行為,如控制、對抗、競爭合作、溝通等,給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帶來相應的社會體驗,這種體驗將在很大程度上模擬社會化體驗,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

體育課堂中的控制作用具體來說是以下內容:教師對學生的控制,課堂規範的作用,教學內容對於對於學生課堂活動的約束,但是,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是主導的一方,也就是說是體育課堂中的組織者;“90 後”學生是體育課堂中的主力軍.學生除了通過自我控制來適應課堂教學,同時還需要通過遵守課堂紀律來實現對學生課堂行為的控制.但是綜合來說,主要還是依靠學生自身的自我控制,學生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常規的限制做出反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慢慢能夠形成自我觀念,成為獨立個體.

對於對抗而言, 主要表現在學生與體育教師之間的博弈,因為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具有差異性,這就對課堂所要求的秩序統一性提出了挑戰,這一現象的原因既存在於老師方面,也存在於學生方面.當教師的控制與學生自我意識發生衝突時就會產生學生對教師的對抗.當教師打算使用強制力實現對課堂的控制時,學生就會表現出各種不服來對教師的活動進行抵抗,解決對抗的常見方法便是進行協商,主要依賴於教師使用言語來實現.

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會使用到一些特別的教法,如通過雙人練習與群體練習等,在這些特殊的練習中,會有其他課堂中所沒有的人體接觸,因為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安排學生與自己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同學進行分組對抗、合作,增加學生之間肢體接觸的可能,並且通過這些安排,學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體會到幫助他人和接受幫助的快樂.眾所周知,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基石,適應人際關係也是適應社會的第一步.體育活動中的這種友善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培養學生對人際關係的好感,減少抗拒性,並且體育活動中也提供了學生之間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的平臺,在這種情況下,有利於學生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增進理解,加強團結,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體育教學中往往也存在著競爭與合作,不可避免會出現合作與競爭,這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抗挫折能力,因此,體育競賽中,輸贏難免,對於失利的一方不啻為一次良好的磨鍊,學生可以通過體育競賽中的挫折,不斷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為以後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互相配合、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又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3. 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

具體到體育教學的課堂上來說,體育教學主要是由師生、學生之間的相互來完成,所以說,體育教學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小型社會的存在形式,在體育課堂中,幾乎全部的練習過程都是由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得以完成,在這些活動中,師生、學生之間的身、心的接觸頻繁發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在本質上與社會交往緊密相連,換句話來說就是,體育教學活動中的社會交往是學生培養社會化意識的重要一步,隨著體育教學中的交往,個體社會化的過程逐步展開.並且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活動主要是由特定的情景構成,對於體育課程內容來說,主要的展現方式就是情景,是與社會形式緊密相連,是對社會情景的縮影,“90 後”大學生在這些情形中會扮演一些角色,這些角色並不是一層不變的,往往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說,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們就需要要求大學生主動參與到扮演角色的活動中來,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實現學習的過程,用社會學理論解釋就是社會化的過程等於學習的過程.

4. 體育教學對“90 後”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建議措施

4..1 著重加強對大學生社會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毫無疑問,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大學生步入社會所必不可少的,在對大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的時候,要明確觀察的目的.也就是說在學生對於體育教師做出的各種體育示範動作進行觀察的時候,只有在教師佈置自己的教學目的、任務後,這樣才能讓學生帶著相應的疑惑進行觀察思考分析,並且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體育教師的要求越具體詳實,學生進行針對性觀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教導學生選擇觀察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只有讓學生抓重點,具體掌握某個動作的要領,而不僅僅只是形式,才能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2 進一步完善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適應能力

對於高校的體育教學而言,由於體育活動需要團隊的配合與參與,這對於培養學生協作能力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以往的直線式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和教師,在這一模式之下,學生關注的對象往往只有教師一個人,並沒有重視其他的同學,但是體育教學主要是在教室之外進行,並且通過分組練習,互教互學的方法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與周邊同學進行交流,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傾聽其他人的意見,慢慢學會了與其他人的協作,逐步提高自身的協作能力.


論文降重、論文查重,智能降重,畢業論文,學客行免費論文查重,降重軟件,學客行論文查重,學客行論文免費查重軟件 ,學客行論文降重(來自官網:學客行論文查重,文章由學客行論文查重蒐集整理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