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商品結構

在零售行業獨樹一幟的便利店,既要能滿足顧客對商品的需求,又要保證成本遠遠低於超市。在場地、費用有限的情況下便利店該如何做商品架構?

三分法

便利店的商品在佈局上要有明確的劃分,這劃分不是指大中小類或是ABC分類上的劃分,這是屬於戰術管理層面。在戰略上,簡單的劃分可分為三個分類:高敏感性商品、敏感性商品、非敏感性商品。

便利店依舊是有著商超的影子,賣的都是同樣的商品,擺脫不了生鮮做來客,食品做銷量,百貨做毛利的銷售理念。在這樣的銷售體系中關乎民生問題的生鮮類商品對應高敏感性商品,不屬於日常需要的食品則對應了食品,百貨類的日常用品則是對應了非敏感性的商品。

打一個最很簡單的比方,便利店裡的商品就兩種商品:吃的和用的。吃的全部屬於敏感性的商品,用的全部屬於非敏感性的商品。而吃的裡面由進行了分類,分成了高敏感性商品和敏感性商品。每天都要吃的(例如:青菜、大米、雞蛋等)則成了高敏感性商品,不是每天都必須要吃的(例如:飲料、薯片等)則成了敏感性商品。

高敏感性商品和敏感性商品在管理上需要採取不一樣定價策略,高敏感性商品對市調的頻率要求每天要做,只要價格高商幾毛錢都會對銷量、客流量產生影響。高敏感性的商品對於市調的頻率不需要天天調查,一個月調查一次也是合理的,價格對銷量和客流量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這一類做法適用於有生鮮商品的便利店,對於沒有生鮮商品的便利店,沒有了生鮮引流,那麼高敏感性商品、敏感性商品、非敏感性商品又該怎麼劃分呢?

因為生鮮的高損耗率,很多連鎖便利店都沒有涉及生鮮這一塊。沒有生鮮的便利店經過摸索找到了另一種經營方式。一線品牌定位為高敏感性商品、二線品牌定位為敏感性商品、三線品牌定位為非敏感性商品。同樣對應的理念也就是一線品牌做客流、二線品牌做銷量、三線品牌做毛利。

這樣的經營模式非常考驗一個企業的運營能力,眾所周知一線品牌的銷量是最好的,如果運營能力一般的公司採取這樣的經營模式往往造成做客流用的一線品牌成了銷量最好的,既做了客流也做了銷量,毛利還沒有多少。

採取這樣的經營的公司要現在品牌梳理中分清楚哪些品牌的錢可以掙,哪些品牌的不可以掙。在運營的過程中通過陳列、優惠活動、線上營銷、定價等方式將商品組合,讓三類產品同時有銷量,毛利達到預期。

家樂福的單品清單中每種商品都有一個叫“棒單品”的品牌。棒單品即是選取一個經濟實惠的產品,也就是一線品牌定價過低,給顧客營造出家樂福超市東西便宜實惠的購物印象。如果進行全面的價格調查,各個超市之間同樣的商品之間的差價都特別大,家樂福並沒有價格低這方面的優勢。然後家樂福就是依靠棒單品的策略把便宜實惠的購物理念傳達給顧客,增加超市的客流量,顧客不可能永遠購買棒單品。

五分法

這是比較簡單的商品劃分,細分便利店的商品可以五個層次:優勢性商品、目標性商品、常規性商品、季節性商品、結構性商品。

優勢性商品又可以叫做差異化產品,是根據商圈或者是公司定位製作的戰略性產品,用來打造門店經營特色和經營兩點,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競爭吸引消費者持續性購物的產品。

這一類的產品通常具有高毛利的特點,用來提升門店整體毛利水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宜佳的自制鮮食。

目標性商品是屬於競爭性商品。如果說優勢性商品是增加客戶粘性、達到多次購物頻率的競爭商品,目標性商品則是一次性決定客戶是否進門購物的商品。這一類商品關乎民生,必不可少的油、米、面、調味、紙品、生鮮等類別商品。

常規類的商品屬於銷量特別大,基本可以時候說是便利店的標配商品。這一類的商品和競爭對手商品覆蓋率較高,價格相對敏感一些。

季節性商品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不過該類商品有一個重點,就是搶新機。過了季節,該類商品就不值錢了。

最後是結構性商品,該類商品類似於常說的“打醬油型商品”。該類商品通常比較冷門,低銷量高毛利,通常只是為了滿足一站式購物的小類需求,用於做商品組合銷售,讓顧客感覺門店銷售的商品種類比較齊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