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必備技能-結構化思維能力

早上晨會像以往那樣無聊的進行著,突然領導提了一個問題,要現場的你們發言說說看法,這時候你很慌張,不知道怎麼開口,該說些什麼。

思考三個問題:

1、毫無準備被點名回答問題,如何迅速理清頭緒自信表達?

2、溝通交流不暢通,如何提高邏輯條理性?

3、生活中說話沒重點,如何一開口就說到點子上?

很多人以為,那些講話條理清晰、侃侃而談的人是表達能力強,而自己因為說不清楚,沒辦法展示自己,是表達能力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溝通表達本身是一個人思維的外在體現方式,而思維則是你跟自己的大腦在溝通,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實際上,很少存在思維清晰但是溝通不清晰的人。要想表達清楚,不僅要表達能力強,還要條理清晰,指的就是結構化思維能力

一旦具備結構化思維,就可以做到溝通更加高效、表達更加清晰、解決問題更有邏輯,最終讓人覺得你很有洞見。

認識結構化

  • 結構化有哪些特徵

平時表達溝通,容易陷入以下誤區,誤區一:別人在聽我們說話的時候,是逐句接收信息的,一次說太多最後才拋出重點,這個過程會讓對方聽的很難受,對方要不斷的猜測才能知道你想表達什麼觀點。

這是因為大腦喜歡歸納主題,說話開門見山的先拋出主題,後面說的一系列,別人才跟得上你的思路,才知道你的目的,知道你在說什麼事。

誤區二:想想你進入一家餐館,菜譜上密密麻麻羅列了各種菜品,你看的眼花繚亂,最終都不知道要怎麼點菜了。如果稍微歸個類,素菜、肉類、主食、湯,是不是一目瞭然,葷素搭配一下就搞定了,這是因為大腦喜歡歸類

還有兩點,大腦偏愛數字3,比如我們常說的講以下三點;大腦喜歡有規律的數字,1,2,3,4,5,6,7,8,9比1,5,8,9,6,3,2,7,4要好記的多。

總結一下就是,溝通表達中要想讓別人更好的理解你說的話,表達時需要遵循三大特徵:主題先行、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 表達時如何主題先行
職場必備技能-結構化思維能力

做到主題先行的兩個步驟:

第一區分主題和議題,舉個例子:最近上映的《冰糖燉雪梨》為什麼那麼火呢?這是主題還是議題呢?

嚴格來說,這是個議題,只有討論內容,沒有觀點。

如果說,《冰糖燉雪梨》之所以火,靠的是劇裡每一個角色對夢想的追逐,然後具體闡述這部劇中如何體現對夢想的追求,這樣就有了個人觀點,這就是主題。

議題:我將要討論什麼內容。

主題:對於要討論的內容,我持什麼觀點。

第二概括主題時,需要符合三個要點:1)主題要適度,2)主題要符合預期,3)主題要有思想。

  • 將信息歸類分組

當你想要通過幾個證據來增強你的觀點的說服力,發現要查找的資料太多,如果全部說出來會使表達很混亂,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對信息歸類,提煉幾個點來表達。

信息歸類:對提出的所有信息進行歸類,比如考慮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做,看薪資相關(工資、年終獎)、福利、晉升機會、能力提升(培訓)等等。

歸納共性:對上一步提出的點歸納共性就是一份工作帶來的收穫。

結構提煉:提煉結果就是一份工作帶來的收穫有薪資方面、能力方面和附加值。

  • 確保邏輯遞進

縱向邏輯: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1)演繹推理:大前提:“給足了工資,員工就有動力工作”,小前提:“我們的員工工作動力不足”,結論:“需要調整工資”。

2)歸納推理:今天太陽從東邊升起,昨天太陽從東邊升起,幾千年以來,太陽一直從東邊升起,結論:太陽是從東邊升起的。

橫向邏輯: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程序順序

1)時間順序:早中晚、週一、週二、週三

2)空間順序:比如地區華東、華西、華南、華北

3)程度順序:最重要、漲幅最大、次級。

如何鍛鍊這種結構化思維呢?

學習拆解文章結構。當你看到結構比較清晰的文章時,刻意提煉主題,拆解作者的觀點示例,看看縱向邏輯用到哪些推理方式,橫向邏輯用了那些推理方式。

結構化在表達中的應用

  • 臨場發言運用結構化

先思考主題,然後找結構,最後填素材。

舉個例子:

問一個做管理的朋友,“你是怎麼驅動團隊達成目標的?”

他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堆管理和激勵相關的信息,這時候先分析一下,想要表達的主題觀點是什麼?比如,“激勵員工不能只靠獎懲而要激發員工內部驅動力”。這樣一說,就明白大概要表達什麼內容了。

然後搭架子,根據內部驅動理論三要素:自主感、勝任感、歸屬感,想想每一個點上,主要會做什麼,然後進一步展開闡述:自主感,給員工更多的決策權;勝任感,多花些時間培養員工能力;歸屬感,營造一個積極的工作氛圍。

為了講的更透徹,通過填素材展開說明更多具體的做法。

這樣一來,整個表述就會顯得非常嚴謹,有邏輯,會讓對方很容易理解你的話的意思。

如果一下子想不到主題,那就縮小範圍,作為管理,職責之一是要驅動團隊,那你從過去到現在做過哪些努力,踩過哪些坑,這裡提到一個最常用的時間架,逼迫自己選一個視角。

  • 搭架子組織架構

結構化思維邏輯常用框架:時間架、空間架、程度架。

如何可刻意練習臨場發言呢?

輸入-累架子:拆文章、存模型、建素材庫

學習拆解文章結構。當你看到結構比較清晰的文章時,刻意提煉主題,拆解作者的觀點示例,看看用了那些邏輯推理,用到了什麼架子,從哪些方面進行闡述。

積累模型:比如自我介紹模型,1)用三個標籤介紹自己;2)我為什麼來這裡;2)我能帶來什麼價值。每逢面試,就都可以套用了。

比如5W1H模型,每次寫郵件都可以套用。

架子和模型都積累到自己的素材庫了,要進行分類存儲,建立索引,這樣用到的時候才能快速調用。

輸出:寫文章、講議題

光輸入很難提高表達能力,需要刻意練習,寫文章,或者開會發言,刻意使用結構化來表達,真正把理論融為自己的能力。

職場必備技能-結構化思維能力

臨場發言思維導圖

我是木禾子笑笑,一個從零開始摸索過來的職場菜鳥。#有話職說第5季##423頭條知識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