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全面普及,正在成为快消品

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约作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最新国内手机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今年一季度(1——3 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4895.3 万部, 同比下降 36.4%,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4773.6万部,同比下降34.7%。单从3月数据来看,国内手机总体出货量 2175.6 万部,同比下降 23.3%,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2102.9万部,同比下降21.9%。虽然还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显然,3月份中国手机市场恢复明显。整个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占手机总体出货量的97.5%。

手机已经全面普及,正在成为快消品

一季度通常是一年中手机销售量最低的时段,根据历年手机市场销售情况的经验来看,二季度后会有明显回升。以2019年数据做对比,中国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3.72亿部,但同比还是下滑了4.7%的,占当年手机总体出货量的95.6%。两组数据对比不难发现,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在今年一季度有了进一步提升,已经达到基本全面普及的状态了。

从过去三年中国市场手机市场运行数据来看,智能手机出货量,2017年4.61亿部,2018年3.90亿部,2019年3.72亿部,三年累计销售智能手机12.23亿部。如果以12亿人具有智能手机使用能力来计算,中国市场每三年就会实现一次手机设备更新,即中国市场智能手机设备的平均更新周期不到36个月。

而实际上,在中国,还有一定比例的使用频率较低群体和一些二手智能手机用户,他们的占比可能要达到三分之一,如果去掉他们,那么中国更真实的8亿人实际智能手机更新周期就只有24个月。

现实生活中,手机的日均使用时长也在明显增加。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时中国人智能手机的日均使用时长为290分钟,不到5小时,而最新2020年的统计数据则是日均372分钟,长达6.2小时。社交、通信、游戏、视频、购物、新闻、电影等等,日常使用手机已经是必不可少和无所不能了。这次全国疫情防控下的网上教学和远程办公,更是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人对手机的日常依赖。

在特殊行业和领域,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长甚至远超每日基本工作时间,如快递物流行业,出租车和共享汽车等。应该说,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时间最长的电子产品了。也正因如此,手机作为典型的电子产品,其性能衰减的周期也正在变的愈来愈小。一些经常打游戏或做网络直播的手机,新手机在使用半年之后就出现明显的速度减慢和电池耗电量过快的迹象,这在如今已经非常成熟的手机产业技术来看,不是手机品质的问题,而是难以改变的电子产品衰减特性。

正如有人用家电产品和手机对比,为何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可以稳定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技术更为先进的手机却很难超过2年还能继续保持最初状态。根本原因是使用频率,这一点用汽车做比较或许更为准确。

人们在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长上,只能增加不会减少,这必然会进一步缩短手机的实际使用寿命,加快更新周期。华为曾经给出一个结论,随着手机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以及人们手机使用频率和时长的增加,对于那些要求保持高品质手机使用体验的用户来说,预计手机的实际更新周期将缩短至于18个月。

由此来看,手机正在成为快消品。随着智能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产中的全面普及,手机的实际使用功能重要性,已经超过之前的时尚、品位、荣誉等附加属性。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不再注意你用的是什么品牌的手机,而是更关心物美价廉,功能全面的手机。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中,2018年 Android 手机占比 89.3%,2019年则提高到91.2%,2020年一季度下降至88.8%。原因不复杂,正是因为苹果手机的全面降价才有了小幅度的回升,但却依然难以撼动价格更为便宜的 Android 手机市场绝对占有率。

试想未来,智能手机市场会逐渐趋向于PC电脑市场一样,除了部分特殊功能需要之外,消费者不会再对高端配置趋之若鹜,而是会更科学,更理性的选择便宜、好用、性价比更高的手机设备,回归到手机是一个基本日常工具的本质上来。

文/三尺寒

更多独家分析,请关注肖磊看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