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好诗怎样表达?

蓝色月亮15


江畔独步寻花

天破云影日徘徊,贪恋水中一抹蓝。虹霓半落登仙处,海鸥飞处天更兰。辛夷花开春风香,杏林坛里救国难。莫道魔炎似无常,中医战疫挽狂澜。

一、要从眼前花,到虚实相应的花,再到人文情怀的花。

诗的首联,起:主旨在表达春光明媚,岁月静好。

承句:如歌盛世,鸥翔天兰,似仙似幻。

转句:由实入虚,由眼前花,联想到杏花。

二、莫道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最后的合:由花到人文关怀,由杏花到杏林,再到中医抗疫,完成诗言志的升华。

三、意象意境。将对客观事物外在的形象,内化到主观的主题表现中加以观照。辛夷花即是玉兰花,医护工作者意象的良好载体,杏花杏林杏坛是中医的意境表现。

诗作不能太直白,要有意境,否则就多是写成口号了,要留有让人想像和联想的空间,这样待得读者品味,找到认同感,才能识其诗味。


大胡子林肯


一《秋风秋雨秋愁绪》

秋雨缠绵云漫卷,

枫红叶黄秋风寒。

林间独楼愁秋思,

秋望尹人何时返。

二《远郊秋楼静》

林青雅楼清幽静,

顽童戏狗黄草径。

叶黄枫红风卷叶,

不闻繁华喧嚣声。

2018年旧作。[祈祷][祈祷][祈祷]


z钟老二


大家好,我是旅游领域的创作者,行走的灵感猫!

首先感谢悟空推荐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美景好诗怎样表达?

世界那么大,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处处皆美景

在旅游过程中,旅途不一定都会尽人意。同一个景,有的人满脸欣喜,眼中都是仙境;有的人满脸赚弃,眼中全是不屑。

五一小长假将至,我们向往旅游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可现在全球正在遭遇疫情期,或许我们还不能随性地转身离开去向远方。就近游也未尝不是一场美好的旅行。

万物由心定。如果你选择接受,美景就会拥抱你;如果你拒绝选择,那么你的人生便无美景。

即使,是你天天路过的一棵树,经过的一株花,如果你用心,你也会发现,四季里她们是那么的不同,生命的美无处无时不在。也许你不是摄影师、诗人、艺术家,无法捕捉花开的声音,叶落的华美。但生为世人,如果选择热爱,你的心便会带着你发现这一切。处处皆美景。

腹有诗书气质华,畅游诗中美景也是人生快事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文学的经典、诗美的宝库,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我国著名诗人李白,他的诗中描绘了祖国各处的大好河山,李白一生爱旅游,花了27年漂泊四方,登了80多座山,跨了18个省。不只李白,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位诗人都是半个旅行家。如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曾几次出游,也正是在出游的路上,结识李白,建立了深情厚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位同孟浩然合称“王孟”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他奉帝命离开长安到凉州劳军,耗时几月,期间出差、旅游两不误,使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描绘永驻人间。边塞诗人高适南游荆襄,远赴蓟北,后又漫游梁、宋,后人形容其“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不得不说的还有诗圣杜甫,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漫游。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相遇,造就了诗歌史上最著名的同游,也在我国文学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后来他们在开封又遇到了高适,还结成了三人“

自助旅行团”。

如何不远游,宅家也云游?阅读欣赏古典诗词,在含英咀华提升文华涵养与精神品位中,我们难道不是在诗中与古人一同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云游?

高山流水觅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书到用时,方恨少。美景在眼前,有人脱口而出便是一句应景的诗词;有人则只会说真美!

腹有诗书气质华,这是必然。当美景在眼前,对美的欣赏与品鉴,感叹中自然而然化为过往读过的诗句。甚至还会有感而发,创作出美妙的诗词和文学作品。创作与欣赏,互相关联。作品对于作家自己是一种表现,对于读者则是一种美感经验的艺术传达。正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人生的色调很丰富,除了现实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除了诗和远方,还有一颗丰富包容的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行走的灵感猫,如果你对旅游感兴趣,或者有关于旅游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或邀请我回答。每一个问题,我都将用我所知道的知识,诚心地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