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敘利亞局勢中未來的大國博弈

這個需要從敘利亞戰爭說起。

回顧八年來的敘利亞戰爭,完全是一場世界大國、區域大國之間的一場大博弈。這其中涉及地緣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領土問題、非傳統安全問題等等一系列當前國際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北約國家、歐盟國家目的很明確,目的就是要打通連接從西歐到中東的能源線路,敘利亞是必經之地,而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卻是親俄派,要想實現此目的,推翻巴沙爾政權便是最好的手段。阿盟國家同樣有此地緣戰略訴求,同時在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刺激下,也傾向於推翻巴沙爾政權。

於是,北約、歐盟、阿盟結成了以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同盟,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便由此而生。

俄羅斯為了破除西方國家對自己的地緣圍堵和經濟絞殺,也毫不猶豫的拿地緣問題做文章,而中東便是下筆之處。而敘利亞作為自己在中東唯一一個戰略支撐點,自然就要支持巴沙爾政權。中東大國伊朗,因為和多數阿盟國家比如沙特阿拉伯有著宗教矛盾,同時和多數西方國家也不對付,自然而然也就和俄羅斯、敘利亞站在了一邊。

於是,伴隨著敘利亞的戰火,各大國或支持巴沙爾政權,或支持反對派,在此博弈了八年之久。期間庫爾德武裝、IS恐怖分子也趁勢崛起,都想借著敘利亞戰爭來分一杯羹。

八年的結果是,敘利亞政府軍外俄羅斯和伊朗的全力幫助下取得了內戰的決定性勝利,收復了大部分國土。原先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北約、阿盟、歐盟也隨著敘利亞反對派的慘敗、美國和伊朗翻臉、美俄全面對抗、英國脫歐等一系列突發因素而逐漸走向瓦解。在對待敘利亞問題上很難再一呼百應。這就有了美國罔顧盟友利益單獨從敘利亞撤軍,北約國家土耳其趁機興兵打擊曾在反恐作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庫爾德武裝、俄羅斯總統普京趁著沙特阿拉伯油田遇襲之際訪問沙特阿拉伯…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前敘利亞這盤棋上,大國之間是互有對抗、互有鬥爭也互有合作。既有單邊的,也有雙邊的、多邊的。這就是目前敘利亞戰場的具體形式。

俄羅斯、伊朗、敘利亞因為敘利亞戰爭和美伊對抗這兩場鬥爭,目前還保持著同盟架構,並且不斷吸收從對方陣營中分離出來的一些個體。不過當前敘利亞戰事雖已接近尾聲,但並未結束。更重要的是由於敘利亞國內遭到戰火的毀滅性侵蝕,未來碎片化的風險並不能派出。隨著土耳其發動的“和平噴泉”行動,加劇了敘利亞碎片化的風險性。如果敘利亞碎片化,這對於俄、敘、伊同盟將是一個沉重打擊,極有可能將之前浴血奮戰多年換來的成果全部抵消掉。這也就是為什麼普京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敘利亞穩定的主要原因所在。

既然以俄羅斯為首的俄、敘、伊要維持敘利亞的穩定,反過來,以美國為首的另一個陣營就要極力去破壞敘利亞的穩定。

美國的絕招就是“退群”!

美國人很清楚,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一些區域國家之所以關係緊密多是拜美國霸權所賜。比如在美伊對抗問題上的俄土關係、俄歐關係、伊歐關係都是如此。如果美國適度退出保持觀望,這些國家的關係很可能就會微妙起來甚至走向破裂。比如美國於10月7宣佈從敘利亞撤軍,緊接著第三天土耳其便出動十萬大軍開進打擊庫爾德人,因為土耳其不願看到讓為害自己多年的庫爾德人就這樣一天天坐大。這就讓原本大勢漸定的敘利亞局勢再度緊張。原本和土耳其關係不錯的伊朗迅速陳兵土伊邊境,俄羅斯也一面忙於調停土敘關係,一面協助敘利亞軍隊迅速進佔北部失地。歐盟也因為擔心恐怖勢力死灰復燃不斷向土耳其施壓,敘利亞局勢再度暗流湧動。

因此,對於俄羅斯、歐盟、伊朗、敘利亞而言,敘利亞穩,則對各國都有利。反之,敘利亞亂,對美國有利,這樣可以讓以上各方逐步陷入爭鬥,它好坐收漁利。

從整個過程來看,俄羅斯是在積極謀求在儘可能滿足各方利益的情況下與各國互利共贏,而美國完全是為一己之私挑動各方爭鬥。

現在隨著沙特阿拉伯邀請普京訪問本國,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的關係開始一步步轉暖,這無疑將會動搖美國在中東的霸權根基。而美國由於同伊朗反目、拋棄庫爾德盟友、坑害沙特阿拉伯,逐漸失去在中東的主動權。相反俄羅斯因為幫助敘利亞維護國家統一、為伊朗仗義執言、苦口婆心安撫土耳其、向沙特阿拉伯大搖橄欖枝,基本上控制住了連接歐亞大陸的中東北部。習慣了見風使舵歐盟自然也不會與之為敵,這樣一來,在敘利亞大國博弈這盤棋中,俄羅斯基本掌握了主動權,下一步就是促成土耳其和敘利亞徹底和解。而人心盡失的美國,恐怕在這盤棋上只能是黔驢技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