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打卡!打卡!打卡!時下,潮州,這座具有1600多年曆史的古城,因誘人的美食、古韻的民宿、精美的工藝等潮文化“火”起來,儼然成了“網紅”打卡城市!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的傳統文化特徵非常鮮明、傳統文化形態豐富。圖為在牌坊街上的舞龍表演。張鳳珊 攝

歷史文化傳統決定道路選擇。這座千年城的歷史積澱,為其鋪設了一條具有潮州特色的文化崛起之路。“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潮州獨特的資源優勢”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說。於潮州而言,“文化牌”既是“旅遊牌”,也是“生活牌”,可以著力的是,發揮文化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相關特色產業高端化、產業化發展。潮州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有能力、有責任為展示傳播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作出更大的貢獻。

當下,在潮州,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海洋文化、農耕文化等多元潮文化,正在融合孕育更有時代感、更“潮”的文化,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文化+”為驅動,展現出年輕態的活力,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傳統文化“活”起來

潮州非遺“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項目輪番展示、現場製作,讓無數遊客零距離領略到潮州文化的魅力

週四晚,牌坊街,非遺展示時間來了。

燈光下,只見國家級非遺項目潮州抽紗代表性傳承人薛建銘持細長剪刀,有序剪斷棉布上細細的經緯線,爾後手指翻飛,針線快速穿過,在細小的挑斷處打結繡制,獨具特色的抽通工序就這樣展示在路人眼前。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牌坊街,國家級非遺項目潮州抽紗代表性傳承人薛建銘在演示抽紗技藝,引得年輕人俯身瞪大了眼睛仔細觀看。蘇仕日 攝

圍觀者不乏年輕人,他們被精緻的展品、精細的動作所吸引,俯下身伸著腦袋細細觀看,發出“歎為觀止”的讚歎之聲。從東莞來的王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她頗感興趣,不停提問,不住拍照,嘖嘖稱讚:“太美了、太精緻了,今晚學到了很多。”她覺得潮州特別有文化味,在文化傳承方面做得特別好。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牌坊街,國家級非遺項目潮州抽紗代表性傳承人薛建銘在演示抽紗技藝,引得年輕人俯身仔細觀看。蘇仕日 攝

這兩年多來,每逢週二、四晚上,潮州非遺“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項目輪番展示、現場製作,讓無數遊客零距離領略到潮州文化的魅力。以人民廣場、牌坊街為陣地,潮州常年開展潮樂演奏、潮曲清唱、潮州鐵枝木偶表演、燈謎會猜、潮州大鑼鼓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成活動品牌。事實上,包含非遺展示、文藝巡遊在內的這一文化品牌活動——“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群眾文藝活動”,獲評廣東省2019年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優秀案例。

牌坊街上這常年動態展示的,只是潮州眾多文化瑰寶的一小部分。其中,不少非遺項目或工藝美術門類的從業者已將展室升級為“博物館”,或開放參觀、或可預約體驗。目前全市納入“博物館之城”體系的各類博物館已經有54家。根據規劃,這一數量在2025年之前將達100家。

在古城裡,入住特色鮮明的民宿客棧,體驗民居文化甚至成了遊客來潮州的第一理由。這些曾經的老宅子、老院子,被打造成一間間文化氣息濃厚、有“潮”味的民宿客棧和茶館,融入潮州木雕、潮州剪紙、潮州麥稈畫、潮州工夫茶、潮州手拉壺等特色文化,正煥發著新的活力。目前,潮州的民宿客棧已從2013年的3家增至106家。節假日期間,這些特色客棧一房難求。

紅色文化“聯”起來

當下,紅色文化旅遊悄然興起,“紅色旅遊+研學基地”已成為潮州市旅遊“新寵”

2019年10月2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滬粵“左聯”文化交流活動在潮州舉行。上海、廣州、潮州三地的“左聯”紀念館締結為姐妹館,攜手訪英傑故居、韓江畔追憶志士、相約今年辦展……這是滬粵兩地弘揚左翼文化運動的愛國精神、打造提升紅色文化旅遊品牌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創新實踐。

“紅色歷史”為潮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早在1921年初,潮州就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後又發生了潮州七日紅、茂芝會議等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事件,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也和潮州淵源頗深,“左聯”潮州英傑等紅色名人在全國很有影響力。目前,全市有4處紅色革命文物列入省級文保單位,13處紅色革命遺址遺蹟列入市(縣)文保單位。

上海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館長何瑛說,廣東韓江沿岸保留著較多的粵東“左聯”文化青年的重要革命歷史遺址。“這是一條具有廣東特色、藝術價值和紅色記憶的文化旅遊線路。”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圖為位於潮安區江東鎮的紅棉公園。

在潮州,還有更多“紅色文化”可與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域文化“聯動”。為此,潮州正探索紅色旅遊“四色”融合發展模式,即帶動紅色旅遊的“紅、綠、藍、古”四色融合發展,實現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碧水藍天、古蹟歷史等人文景觀與自然資源的高度整合。

當下,紅色文化旅遊悄然興起,“紅色旅遊+研學基地”已成為潮州市旅遊“新寵”。潮州將以弘揚“左聯”紅色文化、促進鄉村振興為主題,舉辦潮州騎行節、2020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潮州潮安龍湖古寨站),推動“紅色旅遊+體育產業”發展。

潮州還攜“紅色文化”等文旅資源走出去、聯起來。去年4月,潮州廣州兩地達成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合作協議,其中內容之一便是共同開發“中央紅色交通線”等紅色旅遊路線,加強兩地紅色文化研究和資源共享,打造紅色文化宣傳新品牌。

文化平臺“搭”起來

如何讓區域性的潮州文化走出去?近年來,當地政府部門與民間都在探索發力

堆金的潮彩金碧輝煌,瓷板畫格調高雅,潮州木雕通通透透,鼻菸壺可水上漂……2019年11月,全國首個權威工藝美術展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在南京舉行。潮州以專館的形式亮相,組織近百位大師攜近千件精品參展,成為本次博覽會中規模最大的特色展區。面對精緻的潮州工藝美術精品,現場觀眾連連驚呼:“令人震撼!”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是“中國瓷都”。去年8月,潮瓷再次進京。圖為2019中國(北京)國際陶瓷精品展潮州專館,潮州陶瓷備受青睞。紀金娜 攝

這是潮州搭起文化對外交流的平臺之一。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非遺項目、工藝美術門類眾多,如何讓區域性的潮州文化走出去?近年來,當地政府部門與民間都在探索發力。

近年來,潮州陸續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一線城市的重要展會上,組織企業、大師、非遺傳人等以潮州專館的形式進行推介,進一步擴大了潮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潮州文化產業發展搭建了平臺,拓寬了渠道。

在深圳僑交會上,一個好消息令人關注:中國工藝美術之都博覽城將落戶潮州。幾個月後,這個總投資約50億元的項目順利開工,將在潮州搭建起一個常設性的文化平臺,涵蓋工藝美術城、大師工作室、創客中心、中小型企業總部、孵化中心、服務配套等功能。這是潮州首個綜合創意產業園區,同時也是廣東省首個以潮文化及工藝美術產業平臺構建為核心導向的園區。

此外,預計總投資超300億元的萬達集團“世界潮人文旅”項目也在推進中,將多維度、多渠道、多形式打造潮人精神家園。

潮州的民間力量也意識到潮州文化的商業價值,並分別搭建起走出去的“平臺”。

去年,潮州市韓福堂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相繼在上海城隍廟的黃金地段和世界手工藝產業博覽園,開設潮州非遺文化專館,成為上海市民和海內外旅客瞭解潮州非遺文化的新窗口。

2019年11月17日起,深圳百師園文化產業園正式對外開放,園內設立2000多平方米潮州非遺館,“一站式”長期呈現潮州百餘名非遺傳承人的數百件精品。“我們通過挖掘整合資源,傳承創新,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更好推動潮州文化走出去。”百師園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偉雄稱,“中國百師園”創立於潮州,目前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設多個機構。

在李雅林看來,潮州文化還有更多可以挖掘的。他指出,潮州必須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東南亞、面向全世界,謀劃舉辦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的論壇活動,講好潮州故事,使之成為世界潮人“尋根”的重要載體,成為展示中華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文化產業“跑”起來

潮州的文化產業正在邁步,更多的涓涓細流正在匯聚

如何將豐厚的文化資源轉換為經濟新動能,走上產業之路,實現文化經濟強市?

去年8月,潮州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潮州文化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30條具有創新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其中,從旅遊、製造業到創意,從科技、金融到區塊鏈、體育,一連出現7個“文化+”,充分展示了潮州打造產業融合的決心。

如前所述,潮州正在打造市內潮文化聚集創新平臺、國內潮文化推介平臺、海外潮文化交流平臺,從不同層級、影響範圍為潮文化“搭舞臺”。

當下,在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方面,潮州正從全鏈條進行打造。其中包括出臺扶持工藝美術人才的相關政策;引進中國工藝美術之都博覽園項目並將開發為工業地產,集聚相關個體和企業等並使之降低生產成本;籌辦“中國瓷都·潮州杯”國際陶瓷設計大獎賽,加快工業設計創新在傳統支柱行業中的應用;產學融合,牽線引導韓山師範學院百名博士走進企業等。

去年8月,潮瓷再次進京。其背後,正是以更高的要求發起的一次新的“出征”——既亮出潮州的實力,擦亮“中國瓷都”的金字招牌,更是為了搶佔陶瓷行業的制高點和掌握陶瓷行業的“話語權”。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獨特的文旅資源激發了潮州更大的活力,節假日期間,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而來。潮州全市文化旅遊業結構正在逐步優化升級,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旅遊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三年都居全省前列。

近期,潮州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潮州旅遊產業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全市接待遊客3300萬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達600億元,建成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初步建成以潮文化為特色,獨具品質、享譽中外的世界潮文化旅遊目的地。

潮州的文化產業正邁步“跑”起來,更多的涓涓細流正在匯聚。“十大手信”評選、“韓愈杯”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相繼開展,引導提高潮州非遺衍生品的綜合效益和附加值;中國工藝美術之都潮州十大青年創新產品發佈,傳統的工藝美術流淌著年輕的“血液”;民宿客棧內潮文化融匯,文創產品惹人喜愛……

“潮州的傳統文化特徵非常鮮明、傳統文化形態豐富,在國家提倡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背景下,在廣東打造文化強省的當下,潮州有很多新的機遇。”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李鳳亮如是說。

★國家名片★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圖為廣濟樓前的布馬舞。黃禮祥 攝

潮州不大,卻有“三城三都三鄉”等國字號金字招牌,成為城市品牌形象。

即“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食品名城”“中國婚紗禮服名城”“中國瓷都”“中國工藝美術之都”“中國民間工藝傳承之都”“中國潮州菜之鄉”“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工夫茶之鄉”。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中國食品之城。洪禮慧 攝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是“中國婚紗禮服名城”。圖為在北京恭王府非遺演出季,模特們穿著潮州生產的婚紗禮服走秀。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中國瓷都-春色瓷雕大花籃。洪禮慧 攝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是“中國工藝美術之都”“中國民間工藝傳承之都”。圖為潮州木雕製作。張鳳珊 攝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菜之鄉。洪禮慧 攝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是中國潮州菜之鄉。莊建明 攝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潮州是“中國工夫茶之鄉”。圖為潮州工夫茶藝非遺傳人葉漢鍾展示潮州工夫茶藝。黃慶明 攝

▲延伸:潮文化裡的潮人精神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歷史上,因為山水相隔,潮州形成了區域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它們滲透到潮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造就了潮人之精神。

潮人精神是什麼?或許,從韓江上的一座橋——廣濟橋,可以延伸並窺探一二。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的修建可謂奇蹟。從南宋乾道七年(1171)的潮州知州曾汪始建第一個橋墩,到明朝宣德十年(1435)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修,及至嘉靖九年(1530)終於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格局,竟歷時359年!潮州文史專家曾楚楠說:“曠日持久,終底於成,前仆後繼,百折不撓。潮人堅韌不拔的毅力與精神,在建橋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

這座世上絕無僅有的廣濟橋,是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橋樑。浮橋閉時,人可過江,浮橋開啟既能快速排洪,又能通行巨大船舶。為使行人免遭日曬雨淋,還在橋上修起橋亭。

文化潮州:從歷史向未來 千年城正年輕

紅霞滿天映湘橋。潮人堅韌不拔的毅力與精神,在建橋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溫億中 攝

如此修造廣濟橋,既是潮州受“積極入世”儒家文化影響的印證,也是潮州人“通權達變”的行事風格。

“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二隻鉎牛一隻溜。”這首傳唱湘子橋的潮州歌謠,使用的是潮州方言。潮州方言被譽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稱“美”為“雅”,“慢走”為“款行”,此類儒雅之詞在潮州話中不勝枚舉。儒雅深入潮人的骨髓,成了潮人的日常。曾楚楠說,潮州禮俗中仍可見周禮的影子,潮州音樂中有很多古代的曲牌……積澱了古文化成分的潮人,自然“儒雅”十足。


“儒雅”的潮人又是追求精緻的。廣濟橋的亭臺樓閣不僅限於遮風擋雨,更有雕樑畫棟,盡顯富麗堂皇。如今用非遺項目展示延續古時“一里長橋一里市”,其中潮州木雕、潮繡、麥稈畫等都精緻無比。

這“精緻”已是潮人的生活方式:種田如繡花,工藝求“絕活”,飲食講“工夫”。走進潮州,每一件家常的事情似乎都能有所“講究”。一泡工夫茶只衝三小杯,“關公巡城”過後還要“韓信點兵”,保證每一杯茶量均等,茶色均勻;一件潮繡要繡多層墊高,施以“輔、墊、釘、貼、綴”等技藝,使得繡品惟妙惟肖;一道潮州菜不僅要色香味俱全,還要講究清、淡、鮮、嫩、巧、雅……

潮州菜、民間工藝等精緻精巧又進一步強化了潮人“儒雅精緻”的文化特質。

不久前,潮州出臺城市治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也是秉承這一理念,堅持擴容提質,發揚潮州精緻文化特質,突出“潮州味”,塑造精緻精美潮州。

集梁橋、拱橋、浮橋於一體的廣濟橋還是兼容幷蓄的,正像潮州人圓融開放的特質。工藝之間相互借鑑,中外文化在潮州碰撞並散播開去,“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文化因此遠傳海內外。2018年,廣濟橋還被廣東省納入以“僑鄉風情,兼容幷蓄”為主題特色的“華僑華人愛國情懷”紅色遊線。

無論是從中原跋山涉水一路南遷,落戶於此並開枝散葉的潮人;還是從韓江出發,搭乘著紅頭船過番開拓新天地的潮人;抑或是,當下正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潮人,都在傳承著堅韌的拼搏與奮鬥精神。恰如喝濃茶、嚼青橄欖等飲食文化中所蘊含的“先苦後甜”,潮人仍將精緻不已,仍將奮鬥不息。


來源:南方+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