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画,文艺人生的俩绝如何形影相随

#茶话生活#


茶画,在中国茶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属于文人画之一种。文人画讲究的是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的完美统一。陆羽在《茶经》中将“精行俭德”四个字作为茶人的道德修养,与文人画的艺术品德不谋而合。


茶、画,文艺人生的俩绝如何形影相随

陆羽烹茶图

赵原的《陆羽烹茶图》中屋内峨冠博带、倚坐榻上者即为陆羽,前有一童子焙炉烹茶。卷尾署“赵丹林”,钤“赵”、“赵善长”二印。画中有乾隆御笔:古弁先生茅屋闲,课僮煮茗霅云间。前溪不教浮烟艇,衡泌栖径绝住远。赵原,字善长,号丹林。莒城人,寓居苏州。中国元末明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本名元,入明后因避朱元璋讳而改作原。“画师今赵元,东吴谅无双”是当时对赵原绘画的评价。明洪武初奉诏入宫,因所画不称旨而被杀。开国皇帝朱元璋杀人如麻真是名不虚传,连手无缚鸡之力的画师也不放过,也许是这位赵画师实在画不出朱元璋那张丑脸才一命呜呼的吧。

画中有画家的自赋诗:“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虽然人生有时会身不由己,但高远的品格永远令人景仰。


茶、画,文艺人生的俩绝如何形影相随

惠山茶会图

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春意萌发。时年四十九岁的文征明,和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结伴游览无锡惠山,在“天下第二泉”的二泉亭下,“注泉于王氏鼎,三沸而三啜之”,他们品茶畅谈、吟诗唱和。事后,文征明画了一幅《惠山茶会图》,描绘此次聚会。

文征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诗文书画俱佳,人生后期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他的品格和胸襟,和他的画相得益彰。


茶、画,文艺人生的俩绝如何形影相随

仕女人物图

《仕女人物图》出自陈洪绶之手,绘石几前一文士捻须啜茗,目光淡定,一佳丽手持梅花,相伴于侧。画面右上书款:“道心韵事,平生自许。名花美人,晨夕与处。其为仙耶?人耶?吾目中少见此侣。画中陈洪绶自题:”这正是佳人佳茗,味同甘露,两腋生风,飘然欲仙。

然而好景不长,明朝覆没后,清兵入浙东,陈洪绶避难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曾自云:“岂能为僧,借僧活命而已”,后还俗以鬻画为生,消极避世,和对变节明人的嗤之以鼻,性格上逐渐如魏晋人物,放浪形骸,最喜酒和女人,但最终亦死于非命。


茶、画,文艺人生的俩绝如何形影相随

一书、一茶、一花,人生得此足矣。

丰子恺的漫画《独树老夫家》,题目出自杜甫的《草堂即事》: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杜诗给人凄清荒凉之感,而丰子恺的画却是一种恬淡和高雅。一间简易的小屋,一棵遮阳的大树,一壶馨香的老茶,一株娴静的兰花,一位淡泊的老者,一心安静的读书,意境高远,清心怡人。还有那爬满篱笆的蔷薇,那清新高洁的兰花,把内心的清静与外界的自然融为一体,实在令人向往。


茶、画,文艺人生的俩绝如何形影相随

寒夜客来茶当酒

齐白石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画题出自南宋诗人杜耒的《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占据画面一大半的是一青色细颈大瓷瓶和瓶中开着十来朵花的一折枝墨梅。瓶左下,是一把墨色中略带赭石之色的提粱大茶壶。瓶右下,是一盏燃着红火的油灯。全画寓繁于简,表现出引人人胜的诗意与画面。茶者寓清廉,梅者号君子。寒夜客至寒舍,两位知音边对樽品香茗甘露,边观赏傲雪寒梅,灯下畅叙,何其风雅,真乃人生第一韵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