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中国企业中 “管理”和“经营”关系的理解。
1. 经营第一,管理第二。
企业生存发展,经营永远是第一位的,管理服务于经营。管理跟上经营,管理不能太超越经营。尤其小企业就是先要活着,再谈管理。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大家开始重视管理,很多企业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大企业挖人,尤其是从外企挖人。但是很多雇主和雇员发现,效果不尽人意,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准管理和经营的关系。很多外企的员工到民营企业水土不服,最后很多人都铩羽而归又回到外企去,成为一段痛苦经历。
2. 管理解决的是和气,经营解决的是士气。
这里的“和”也不是一团和气,而是通过管理梳理简化,减少不必要的内部矛盾和消耗,同时又可以防范风险。管理是为了更好为经营提供服务和支撑,为一线提供弹药;管理不只是管控,管控只能是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企业规模比较小,人数少,企业往往可以更多精力在经营上,提升士气上,因为这时候人员少,老板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就可以管理,但是到一定规模之后,人员多了,项目多少,客户多了,老板不可能事无巨细,这个时候规范的管理就逐步建立起来。
从管理解决和气,经营解决士气角度,管理和经营就如同“阴”、“阳”相生,相互相成,对立统一。
很多老板和员工,自身谈到“管理”就色变,潜意识里就是把管理简单理解为管控,这是没有正确和深入看待管理。
3. 当企业到发展开始利用资本扩张,注重外延式发展时候,管理就很重要。
某种程度上管理比经营还重要,但是这个时候高水平的管理或者高质量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经营,或者说为了更好输出经营,但这个时机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阶段往往企业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内生增长,而是企业发展更多依靠兼并收购的时候。这个时候兼并就要输出管理,输出体系。走向外延式扩张阶段,此时如果管理跟不上,企业收购兼并就是在找死,很快就会失血而亡。但此时的管理也是结合和融入了特定经营理念的管理,有个性、有文化的管理,不是照搬照抄。
例如: 很多国际大公司就在这个阶段,其中很多岗位,甚至一些重要岗位在人员缺岗的情况运转良好,这就是靠整个管理和体系在运行,比如有些工厂没有Plant Controller照样可以运行半年过一年,有些甚至没有总经理,也可以运行一段时间,这就是良好的管理带来的价值。
4. 企业要做百年企业,管理就很重要,而且是最重要的。
没有良好管理的企业很难长期健康发展,中国的企业为什么百年老店少,除了技术上专注和创新少以外,更重要的是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这里的管理就包含企业的顶层治理,股权结构,激励机制,流程管理等。我们可以看德国和日本很多百年老店,这些企业能长治久安,就是因为内部良好的管理和机制,帮助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候不盲目,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能避险。
进一步,谈谈好的管理是什么样子的?
1. 管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当企业到一定的规模,还是要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而不是想当然。很多企业家和老板,这个时候选择去学习MBA或者EMBA来提升管理,其实这是企业家们没有放下,在国外,学习MBA要乘早,这是工作毕业几年后应该去学习的;在国内学习MBA和EMBA更多的是企业家们为了拓展自己的朋友圈。真正的专业管理,其实很难在MBA或者EMBA课堂中学到。
2. 管理是为“和”,要讲艺术更甚要讲哲学。无为而治,要润物细无声。所以这里就要区别“管控”。就是单纯的“有为”,这样容易误入歧途,遏制经营。
3. 经营要有一种“奋发有为”,管理是“无为有为”,但是这里的无为绝对不是不作为 也不能仅仅理解为管控,而是最终都是为了“有为”。
所以这个阶段管理的专业性、艺术性、先进性就特别高。
以上是我这么多年从顾问到企业,从外企到合资再到民营企业,通过实践和理论结合,对“管理”和“经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