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章:汕头是一部书

6月6日《人民日报》在第8版(副刊)刊登陈世旭撰写的文章,题目是《汕头是一部书》,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文章:汕头是一部书

汕头,粤东门户、华南要冲。

或许因为母亲生于潮汕,生命便有冥冥之中的一份牵挂。客居岭南之后,我多次去汕头。

到汕头的日子,总是好天气。韩江、榕江、练江,流经市境。三江出口的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乃称沙汕。

汕头湾把市区南北分开,面朝南海。数百公里海岸线勾勒出陆地和大小岛屿的优美曲线。城市中央静卧着广袤的蔚蓝,为无数现代的楼宇怀抱。

漫长的堤岸和绿荫沿着海滨延伸,像是生动的项圈。古邑和海,享受阳光的慈爱。海边的石子,焕发出光彩。海燕朝朝如期而至,蹁跹在林立的桅杆,送来最初的祝福。渔帆和商船的轻烟远去,比云彩更美丽。海风轻轻吹,像是温柔的抚摸。在海边捡石子,或是跟着一只海鸟飞,海湾的世界,丰富着思想。每一滴海水,都可以是无尽的抵达。

清康熙年间留下的石炮台,幽幽地注视着海湾。斑驳的石墙,泛着灰黑的苔藓。铸铁的岸炮,结成铁锈深垢,百年风雨,凉热交替。

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连接着厦漳泉三角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而今的汕头,早已实现历史性跨越,从闭塞沉闷的小城华丽转身为繁荣喧嚣的现代海滨城市。一个又一个崭新城区拔地而起,科创、金融、人才应声聚集,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增长。

登上东海岸华侨试验区的高台,浩然之气油然而生。以华侨和文化为主要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助益汕头日益发挥经济特区和粤东区域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抬头仰望,面对天空温热的脸庞。参天的梦想,恣意狂奔,直上蓝天的脊梁。多少心血,多少坚实的胸膛与臂膀,开拓出梦一般的全新疆域。更壮阔的瞩望,放飞在更遥远的远方。

旧码头早已弃用。做码头工的外祖父曾经负着重荷走在颤抖的跳板上。1860年开埠的“百载商埠”,呈辐射状的老街区,铅华褪尽。当年富户的庭院,倒塌的罗马柱头,爬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年轻的艺术家和技工在努力“修旧如旧”,给时代的变迁立此存照。

老邮局遗址对面是“侨批”博物馆。汕头自唐代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区。“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曾经无穷无尽的天灾人祸迫使汕头百姓“下南洋”谋生。海外闯荡之路布满荆棘坎坷,稍有积蓄便委托回国的亲友捎带银信,赡养长辈妻儿。侨批是“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是今天的书信,又不完全等同今天的书信;侨批是含泪的笑容,一封薄批,几句嘱言,只写明托人带回的银两数目,深藏了数不清的思念、辛酸和苦痛;侨批是“海邦剩馥”,一种文化的符号,不会随时光流逝。

开埠的海关钟楼,大理石面的楼顶大钟,镶嵌着黑色的罗马数字。时针和分针,剪碎了百年光阴。一楼雄踞的气势已消失殆尽,阅尽了沧桑,只剩了晓风暮雨送飞鸿。思想绕着时间的中轴,在极亮的光谱中,建构起思维的支架,随风速均匀运动的钟摆昼夜循环。感觉焕然一新。

市公益基金会的老张是活字典,领着我们阅读汕头。这位普通农家的儿子,始终记住离家求学前父亲朴素的叮嘱——虚荣的热闹不要凑,积蓄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有为善的心才有吃饭的命——把长长的一生奉献给了家乡。作为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是陆域面积的五倍多。南澳,汕头八十二个岛屿中的龙头老大,粤东如今著名的旅游胜地。老张年轻时一次次赶往南澳,任木船在巨大的风浪中被抛上跌下。六年前,他第一次领着我们登岛,已经有了轮渡。两年后,有了南澳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