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束手無策?學會傾聽做好“情緒容器”是關鍵

人本就有九種情緒,分別是“興趣、愉快、驚奇、悲傷、厭惡、憤怒、恐懼、輕蔑、百羞愧”。我們每個人都是情緒的動物,孩子也不例外。

但是有時候,由於孩子的年紀尚小,還不懂得如何合理的把控調配自己的情緒,經常出現一些失控的現象。在孩子的暴躁、易怒等極端情緒下,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

其實這種時候,家長要努力學會傾聽,努力做一個“情緒容器”,幫助孩子調節,從壞情緒中走出來。

一直致力於家庭心理諮詢的帕蒂·惠芙樂,把多年來的研究心得寫成了一部極具有教育意義的書《傾聽孩子》,書中主要的內容思想就是告訴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要注意孩子的表現去捕捉信息,從而改善與子女的關係,讓孩子茁壯成長。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束手無策?學會傾聽做好“情緒容器”是關鍵

很多家長之前沒有傾聽孩子方面的概念,會疑惑為什麼要傾聽孩子?在《傾聽孩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句感悟:

“孩子期望我們傾聽他們的心聲,渴望被理解。對孩子的傾聽能夠增強孩子對身邊世界的安全感,會感到自己得到了您的深深的、無保留的愛”。

因此,能夠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在家長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和壞行為時,其實能夠幫助孩子緩解他們的情緒,增加對父母的信任,產生更深切的感情。

作為家長,擁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情緒和行為上其實是有一定的把控能力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能夠調節的好是很困難的,在使用解決方法前,每一位家長應該去了解孩子壞行為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束手無策?學會傾聽做好“情緒容器”是關鍵

在解決問題之前先了解孩子壞行為背後的原因

1.孩子的本身性格

德國的哲學家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與公爵夫人在談論時有說過這樣一句話: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人亦如此,因此每個孩子與每個孩子的性格也是不盡相同的。有些孩子,屬於直爽個性,這種性格的孩子在情緒上表露出來的波動會比較大,當然也有些孩子屬於內斂含蓄的個性,可能就不太會有起伏過大的情緒。因此,不同孩子的個性也決定了他們情緒的穩定性。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束手無策?學會傾聽做好“情緒容器”是關鍵

2.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個人的家庭教育基本上能夠影響他的一生,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情緒極端壞行為的表現,家長也要反思一下給孩子創造出來的家庭環境,是否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才導致了有這樣的行為出現。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裡的這句話幾乎人人都能背誦,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還如白紙一般,要看後天的教育進行怎樣的勾畫才能呈現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有句名人曾說過“傾聽,是一種平等而開放的交流”,因此能夠傾聽孩子的聲音,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門必修課。

那麼父母可以用哪些正確的方法傾聽孩子的聲音呢?

1.保持隨時傾聽孩子的“哭泣”。

“哭泣”,只是人情緒中的一種,其實孩子的每一種情緒家長去傾聽,這裡主要列舉出孩子的哭泣情緒,是因為哭泣帶來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家長都能夠容納這種極端情緒,那其他的壞情緒基本上應對也沒什麼問題。

很多家長在孩子情緒開始“哭泣”時,首先的心理條件反射就是厭煩和排斥,因為這種情緒家長講道理好像沒有什麼效果,如果大聲訓斥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哭的更厲害。

所以,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選擇性“失聰”,愛默生有句名言在這裡用恰到好處,“所謂的‘耳聰’,也就是‘傾聽’的意思”。

因此,家長選擇沉默,讓孩子哭中訴說,等孩子哭說完了,情緒慢慢回覆平穩線,再去安撫再去說教會更有效果。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束手無策?學會傾聽做好“情緒容器”是關鍵

2.合理的接受孩子的要求,也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

很多家長一定見過有些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鬧,因為不滿意家長的拒絕,就無理取鬧。這種情緒化波動較大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家長的溺愛導致的,家長的一味接受會變成對孩子的放縱。一旦有拒絕的現象出現,孩子心裡就出現了不平衡。

因此,在生活中家長也要學會接受孩子合理的請求,並且學會拒絕孩子,在態度上溫柔且堅決,讓孩子知道大人的原則,不能隨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3.以遊戲方式傾聽孩子

這種帶有趣味性的項目,一方面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一方面在這樣放鬆的環境下孩子更容易與家長產生“無距離感”。

家長可以藉助遊戲中的角色,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訴說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孩子也可以通過角色來袒露自己的內心活動。

在這樣一個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家長與孩子能互相瞭解對方,並且在歡聲笑語過後,孩子會對家長更加親近,充滿信任。

在生活中,家長可以設定定期的與孩子的遊戲時間,這樣在一次次的遊戲中,不斷的傾聽中,讓彼此的關係更加融洽。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束手無策?學會傾聽做好“情緒容器”是關鍵

4.允許孩子表露情緒

很多家長在孩子擁有極端情緒時,第一做法是選擇壓制,不許哭、不許大喊大叫,這樣的做法會遏制孩子的性格自然發展,導致孩子的性格殘缺。

所以,父母要允許孩子去表露情緒,當孩子發脾氣時,面容和藹、持續傾聽,這樣的方式會令孩子感到放鬆無壓力,然後慢慢的回覆情緒。

如果父母能夠做到長時間每一次都這樣做,長期下來,哪怕是性格暴躁的孩子在發脾氣上都會有所改良。

同時,父母的傾聽與關切,會讓孩子感受到愛,這種愛是深深駐紮在孩子心底的,在孩子長大後,也願意將自己的煩惱和心事與父母訴說。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束手無策?學會傾聽做好“情緒容器”是關鍵

洛克有言:

“你的舉止應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還是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於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父母是孩子一輩子的導師,希望每一位父母能夠傾聽孩子的聲音,溫柔且堅定的站在孩子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