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会喜欢刘姥姥,还让她给女儿取名字?

小白的文化之旅


在《红楼梦》中有一堆朋友是很神奇的组合,她们就是王熙凤和刘姥姥,她们两个人一个是贾府的少奶奶,一个只是农村的一个老太太,可是为什么王熙凤会很喜欢刘姥姥,还让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字呢?究其根本,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牵绊。

第一,刘姥姥的人情练达和世事通透,让王熙凤很佩服

刘姥姥是王夫人的远房亲戚,她到贾府打秋风,王熙凤才和刘姥姥相识,这一次王熙凤是看不上刘姥姥。可是第二次刘姥姥知恩图报为贾府送了地里头一茬的新鲜瓜果蔬菜,恰好刘姥姥来送东西的消息让她知道了,于是贾母就留下刘姥姥到贾府来玩。

刘姥姥在这两天里表现出来的人情练达和世事通透,都让王熙凤对她很佩服。其中刘刘姥姥知道乡间很多的传奇故事,刘姥姥的明明知道王熙凤和鸳鸯就是在捉弄她给大家取乐,可是刘姥姥知道却配合她们的表演,后来又对他们说明“礼出大家”,所以刘姥姥办事的分寸就很恰当。

刘姥姥是一个乡下老太太,可是她的到让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喜欢,这也是刘姥姥的能力,这些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王熙凤就很欣赏刘姥姥。

第二,巧姐的生辰不好,王熙凤希望刘姥姥取名能给她带来好运

巧姐的生辰不好,是在农历的七月初七,这是女儿节,或许放到现在是一个很不错的节日,可是在当时这个节日是很不好的日子,王熙凤这一次请刘姥姥为巧姐取名字,也是希望刘姥姥能够给巧姐带来好运。

刘姥姥是年长且经历过很多的人,她给王熙凤的女儿就取了“巧姐”这个名字,希望她将来都能够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刘姥姥的年纪比贾母还大,却还比贾母还健朗,王熙凤希望能够借借她的长寿;刘姥姥是乡下人,也能够压得住巧姐的命运。

第三,王熙凤知道在某些程度上就是刘姥姥,感同身受

刘姥姥在大观园是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也是在扮演一个搞笑的角色,王熙凤能够让刘姥姥去这样做,就是因为王熙凤在很多时候都在扮演着刘姥姥的角色,所以她对刘姥姥感同身受,她理解刘姥姥。

因为懂得,所以理解,王熙凤就很喜欢刘姥姥。在刘姥姥要告辞回家去的时候,王熙凤已经把刘姥姥当做了亲戚,她们之间都能闲话家常。刘姥姥走了她还送了很多的东西,她对刘姥姥都没有任何的炫耀,只是单纯的亲戚间的互送礼物。



小说红楼


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头条写点东西的同仁朋友,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专业的红学研究者,我们没有红学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也喜欢红楼梦。我们为什么喜欢,那就是对于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我们有自己对她的解读。


《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会喜欢刘姥姥,还让她给女儿取名字?

解释这一段故事,我想没必要引经据典,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是最好的表达,我们没有必要背书,我也不会背书,因为没背过。


在我眼里,王熙凤之所以表现出来很热情,原因在于,这些住在深宅大院里的贵妇人,小姐太太们,锦衣玉食,深居简出,她们很少接触到乡下的农民。来了一个不太相干的姥姥,谈吐淳朴,谦卑幽默。


在养尊处优的深墙里,突然进来一个另类,大家围着姥姥寻开心。这些大家族里的女人,平日里很难接触到姥姥这样的角色,所以表现出来的是贾府上下欢天喜地,像过节一样热闹。王熙凤是众多佳丽里边的主角,自然要出风头吸引大家开心。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要离开贾府回乡下了,带着孙子来向凤姐辞行,姥姥说:明儿一早儿我就回家去了,在你们这儿住了两天,没看见过的我都见到了,没吃过的我也都吃过了,我也没有什么能报答你们,这份招待的情分,只有在家里天天给你们烧香念佛,求菩萨保佑你们长命百岁。


凤姐说;姥姥还说呢,昨儿因为在院子里玩的时间长了,老太太招了风病了,自己的女儿着了凉也病了。

在这儿凤姐请姥姥给女儿起个名字,一来是借姥姥的高寿,二来是借姥姥贫寒的身份,压一压富贵家孩子不好养的 毛病。


总之,一个锦衣玉食的大家族,一个富丽堂皇的大观园,一大堆绫罗绸缎包裹,涂脂抹粉,描眉图甲深居简出的贵族女人。对一个不相干的,贫寒的乡下姥姥,在王熙凤的心里对姥姥能生出怎样的喜欢,我实在想不出来。



神经在发烧


因为人性都是互补的。

王熙凤和刘姥姥刚好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 王熙凤置身富贵家中,贵族小姐,是个主角,是个人精儿,善精打细算,善察言观色。
  • 刘姥姥出身卑微,是个穷村妇,是个局外人,憨人儿一枚,喜欢插科打诨,喜欢装疯卖傻。

通常来说,王熙凤的狠,是针对危及她利益的人,但刘姥姥不同,如同草芥,跟贾家是连过宗的“亲戚”,她对王熙凤没有丝毫的威胁,所以王熙凤完全没必要去招惹她。而且,王熙凤知道刘姥姥是来打秋风的,她拿着官中的钱自己落得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刘姥姥在王熙凤眼里,充当着两个不同的“角色”。

一、贾府兴盛时,刘姥姥是取悦贾母的“道具”。

  •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精明能干,泼辣狠毒,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恩宠和赏识,成为贾家荣府的实际掌权者。但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她需要高层的支持,尤其要讨贾母的欢心,而刘姥姥的到来正中下怀。
  • 刘姥姥是个农村的老婆婆,对谁都打躬作揖,小心翼翼,阿谀奉承。在大观园里的一段日子里,王熙凤起初利用刘姥姥的“傻气”和乡下人的幽默感哄得贾母异常开心。而刘姥姥完美无缺的配合着她,即使被人戏弄,也不生气,反而更放得开,把身段放低,用力的“表演”,反倒得到王熙凤的尊重,她喜欢刘姥姥身上有着大观园少有的朴实和真诚,并让她给自己的女儿取了名字。

当然,于此同时,刘姥姥也得到了王熙凤雪中送炭的赠礼,第一次进府时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和一串钱,第二次进府又给了一百多两银子以及物品满载而归,从此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二、贾府衰退时,刘姥姥是拯救女儿的“恩人”。

世间许多事,都是难以预料的,比如贾府的落难。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时候,贾府已经是穷途末路,大厦将倾,王熙凤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托付刘姥姥来照顾巧姐。贾府落难之后,王熙凤的哥哥落井下石,把王熙凤的女儿拐了去卖。

在这种情形下,贾府上下,以及亲戚朋友,各顾各的,没有一个人出头帮助王熙凤救助女儿,倒是当初曾受过她滴水之恩的刘姥姥,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古朴民风,以涌泉相报的形式映射到王熙凤女儿的身上。

王熙凤女儿到刘姥姥家中后,终于远离了那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豪门,从此过上踏实的日子,平淡而充实。



可见,帮别人其实就是帮自己。世事无常,还是多多关爱别人,多积德多行善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