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与欧洲十八世纪管理思想的差异,导致了哪些中外社会发展差异?

用户848837770605


欧洲十八世纪正在进行文艺复兴,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十八世纪初在欧洲各地先后兴起的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潮.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认为,社会之所以不进步,人民之所以愚昧,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对人民精神的统治与束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理性和科学的权威.他们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东西就没有存在的权利.他们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人们的头脑,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强人类的福利.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在他们看来,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自由思想,造成社会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上的落后.因此,他们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参与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启蒙运动,特别是18世纪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在英国发起,在法国盛行.为以后的资本主义政权建立奠定思想基础。 而在明清时期政治--中国--明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国家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统治阶级还活在天朝上国的世界里。

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徐柏林888


我们先界定一下欧洲的范围,毕竟当时的沙俄,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是欧洲。但是这部分欧洲显然不是提问者所理解的欧洲。即我们这里谈到的欧洲是西欧。包括英法、普鲁士、奥地利、尼德兰等。

 

另外提问者所说的管理思想,其范围太过广泛了,我们就将其界定为政治管理。

 

18世界的欧洲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法国是波旁王朝,路易们统治者法国直到1789年7月14日,国内存在着三个等级,阶级压迫十分严重,重商主义?不存在的,当时的法国存在的是重农主义,法国是国王独裁。至于奥地利、普鲁士这些国家,和法国都差不多。管理就是独裁,政治上的独裁管理会延伸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法国的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1789年7月14日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持续了10年之久,直到拿破仑上台执政。大革命期间,法国天天打仗,巴黎的断头台就没有停过。以至于法国人天生爱闹革命,有事没事就要上街,我们看最近的新闻也是,去年的黄马甲运动就是一个缩影。

 

英国呢?君主立宪制慢慢建立着,内阁制确立起来了,来自德意志汉诺威的四个乔治国王们渐渐失去了仅有的一点点权力。当时的英国政治,是一点一点地循序渐进地改革,民主化的进度非常慢,但是民选的议会在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最高权力,只是拥有选举权的人很少。所以英国是世界历史上最稳定的国家,自1689年以来,英国没有发生过一次内战和革命,是不是很神奇?对于英国人而言,一切都好商量,慢慢来,不要学法国人。18世纪的英国政治学家伯克就极度轻视法国人。

 

但是,18世纪的法国,虽然处于路易们的独裁统治下,普鲁士虽然一步步地向着军国主义前进。但是社会上却孕育着一种新思想,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提倡的是理性,在政治上的表现为,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说法,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这些学说影响了欧洲很多国家,许多君主们开始表示他们很尊重这些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于是开始实行起了“开明专制”,听这个名字就很奇怪,专制不就是独裁吗?独裁还能开明?那所谓的“开明”表现在哪里呢?无非就是给贵族一些有限的权利,给老百姓一些更有限的权利。但是这也是好事,毕竟在往前走,只是走得扭扭捏捏的,但总比原地踏步好。

 

这些对欧洲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社会氛围更宽松了,许多以前的限制取消了。于是你看,18世纪的欧洲,出了多少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名著?出了多少发明创造?德意志出了多少哲学家?就是这些影响,推动着欧洲向前进。

 

18世纪对应的是中国的清朝中期,当时的政治管理模式,和两千年前的秦朝没什么不一样,甚至还达到了君主集权的登峰造极的程度。那时候的中国,是饥饿的盛世,发明创造都是奇技淫巧。文化界是万马齐喑,学者们天天研究什么呢?研究的是训诂学,研究的是八股文。唯一的亮点就是一部红楼梦。至于外部世界是什么样,那就不知道了。以至于到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吉利在哪里,还在问英吉利是否与大清接壤。

 





寰宇大观察


众所周知,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对于明清印象都有很大的争议,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西方学者眼里的明清(中晚期),却近乎一面倒的捧明贬清,是因为清朝时中国社会的确退步了,还是存在其他客观原因?

自16世纪以来,欧洲传教士开始较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在他们的笔下,对明朝几乎是全面称赞,在建筑、造船、农业、印刷、手工业规模和技术等诸多方面,都让欧洲人惊叹不已。比如手工业规模上,“仅在常州城及附属广大地区,就有20万台织布机”,别说是当时欧洲人了,即便后来的康乾盛世,也达不到这一规模。

我想中国是举世无双的,这里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描述的国家我想在明朝就实现了。

1582年,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后来他在《中国扎记》中描述了明朝物产丰富,百姓衣着华丽,行为举止彬彬有礼,精神面貌上表现出自信等。更为重要的是,利玛窦认为明朝就是《理想国》,这是欧洲人对明朝的至高评价。

然而,西方学者对清朝的评价,却呈现出另一个极端,尤其是英国使者马嘎尔尼访华笔记,揭开了大清帝国身上伪装的华丽外衣。

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这是西方学者的亲身经历,他们所记载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18世纪欧洲的“清朝热”,很多属于臆想,很难让人信服。

显然,西方学者对明清的评价,差距非常的大,可谓是一个极端。为何出现这一现象,是清军入关之后,中国果真退步了,还是另有原因?其实,从史料上看,兼而有之或许更准确。

第一,17世纪的欧洲,自身问题非常多,更没有确立主宰世界的自信,能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其他文明。1800年左右的欧洲,已经主宰了世界,认为欧洲人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其他文明都不足一谈。所以,欧洲人褒明贬清,和欧洲人的实力变化有关。

第二,无论是利玛窦还是马嘎尔尼,都只能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反应明清。比如利玛窦笔下的明朝,在京师、东部沿海城市,固然繁荣发达,但在中西部地区,却可能极为贫困。与之相同,马嘎尔尼看待清朝时,也存在这一问题。

第三,从社会文明和进步角度来看,清朝的确导致了中国的退步。其实,从史料中不难看出,清朝建立之后,科技进步、学术文化、社会等方面陷入了一定程度的“退化”。在世界进步、中国退步的情况下,中国和世界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或许,明朝时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处于差不多的水平,但清朝的中国没有什么进步,乃至出现了“退化”,而欧洲却日新月异,两相对比之下,所以马嘎尔尼和此后西方学者的笔下,才出现了另一个极端的中国。

让人遗憾的是,一直领先了世界2000余年的中国,却在最后一个王朝,被曾经茹毛饮血的“蛮夷”给彻底超越了。不仅如此,这一超越还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至今回想起来依然痛彻心扉。

中国落后的罪过,肯定不能完全打在清朝身上,但清朝肯定要负主要责任。然而,如今一波又一波的清宫剧,对清朝皇帝的各种英明演绎,却又仿佛要证明一件事:中国天生就该落后西方。逻辑很简单,清朝皇帝如此英明之下,中国还落后西方,就是说明中国落后存在必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