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

让农民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便是农民“职业化”的初衷,在欧美一些国家,农民“职业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当地农民的高收入也让很多其他行业的人羡慕。

有人认为我国无法实现农民“职业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多地少,可实际上,这个结论过于片面。首先,种地收入过低才是实现农民“职业化”的最大障碍;其次,很多农民不愿意放手土地的原因,既包括不愿放弃种地收入,同时还出于对后期土地归属问题的担忧。

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

实际上农民“职业化”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毕竟在农民工资性收入远高于种地收入的今天,已经有很多农民和后代都不愿意再去种地,这实际上给农民“职业化”提供了可行性。而且,土地撂荒情况的加剧会给粮食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实现农民“职业化”就变得很有必要。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

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整合土地是实现农民“职业化”的基础

实现农民“职业化”就是为了让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有发挥的空间和致富的希望,而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整合土地便是实现农民“职业化”的基础。

首先在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方面,既要保障农民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这样才能让更多不愿意再种地的农民以及后代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远高于“小地块”种植的种地收入时,才会有更多的农民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

其次,在土地整合方面,村干部要将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进行统计,并灵活地将这些土地整合起来。对于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民,要灵活地进行等面积互换,让计划流转的土地在区域分布上形成一整块,这样才有利于后期“职业农民”的承包。

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

“留农于地”才是实现农民“职业化”的突破口

当农民“职业化”的基础打好之后,要想真正实现农民“职业化”,那么就得牢牢抓住“留农于地”这个突破口。因为无论是对于有志于从事农业创业的城里人,还是想要依靠“家庭农场”这股东风,成功翻身的农民而言,挣到足够的钱才是其最终目的,如果只是将其吸引过来却留不住,那么农民“职业化”就不算成功。那么我们该如何“留农于地”?

第一,加强对新、老农民的培训力度和资金扶持力度。当新、老农民实现“职业化”,以“职业农民”的身份投入到农业生产之前,首先就是要对这些人进行大力培训。因为只有让新型的“职业农民”拥有了先进的耕作知识、技能和理念之后,他们才有能力提高现有的耕作和经营模式,让农业实现高收入。与此同时,还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等方式,来对“职业农民”进行资金扶持,让其更快地实现高营收。

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

第二,要第一时间成立农业协会。农民“职业化”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成立农业协会,而这个农业协会不仅要承担起市场前期的预测工作,而且后期还要对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定价和销售,从而避免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

此外,农业协会的统一管理会使农副产品更容易形成品牌化,在后期的宣传方面也显得更加有力。炎陵黄桃就是一个最现实且成功的例子,让农民挣到钱,自然会实现“留农于地”,农民“职业化”也自然会水到渠成。

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

农民“职业化”:人多地少不是借口,“留农于地”才是突破口。您支持实现农民“职业化”吗?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