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辨證的重要性

中醫業醫者首先要過六經辨證這第一關,此關不過,是不能從事中醫的。六經辨證過關了,就不會誤診誤治,就不至於逆治,弄得變症叢生。如果過了這第一關,即使不能夠進行進一步深入的精細辨證,但用藥思路基本是對的,就不會誤治逆治,不至於變症叢生。

這第一關是很好過的,只要看看書,都會總結,都會明白,關鍵是一看書就明白,一臨證就糊塗。俗話說得好:“學會三六九,敢把天下走,遇到疙瘩帳,一點使不上。”有很多人認為中醫是因為缺乏當面傳承和從師實踐,這固然不是沒有道理,但更重要的是根本沒有把書讀明白。為什麼呢?

如果疾病是如此簡單,可以概括地分為這六類,臨床上為什麼老是對不上號?為什麼用藥總是無效?為什麼總是會誤治,即使是傷寒大家?

要想業醫,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這就進入第二關了。第二關是精華的精華,這才是胡希恕老先生講的辨證的尖端。可惜胡老先生只說個頭,就仙逝了。

知道六經八綱之歸屬,只是剛剛入了中醫的門。要想做個明明白白給人看病的中醫,就必須過了這第二關。第二關就是辨病。六經八綱只是個大概的歸屬,離真正的治療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哪。第二關是精華的精華,這才是胡希恕老先生講的辨證的尖端。可惜胡老先生只說個頭,就仙逝了。

胡老先生說六經病的六經不是經絡學說上的六經,而是指的病位,這在整個傷寒界是振聾發聵的。可惜,他就說了這麼多,別的更深的東西,他還沒有講出,就走了。美籍華裔倪海廈先生對此有頗多的闡發,可惜其年不永,對此也沒有明確說透。

這一法眼大關節,惜乎沒有幾人認識,歷史上也沒有幾人認識。這才是整個傷寒論最大的法眼所在。這才是整個傷寒論最大的脈絡所在。尤其是金匱要略裡面又夾雜了許多新的病因,似乎又超出了傷寒理論解釋的能力了,更使人摸不著頭腦了。也正是因為此,歷史上才有那麼多的溫病學家對傷寒大放不敬之詞,自以為別創一學問。

實際上,六經八綱只是一個疾病的宏觀的歸屬,離微觀的辯證辨病治療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這也就是大家為什麼在臨床上不能做到“一劑知,二劑已”,進而懷疑傷寒論而困惑不已的原因。

其實,傷寒原文裡面從來沒有一個地方說過太陽病一定是寒證,陽明病一定是熱證,少陽病一定是半寒半熱,少陰病一定是陽虛證,太陰病一定是陽虛寒證,厥陰病一定是半寒半熱。這麼解讀都是後人自以為是的解讀。

六經辨證的重要性

#大家健康超能團# #健康大V創造營# @大家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