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问答,回答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的问题能收入1000元?

解忧书局


回答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收入1000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

对方之所以能够挣1000,一定有他的高明之处。而我呢?却一无所获,我就必须要反思个人的问题。

我想起培训时老师说的一句话,要想获取阅读量,首先你要能调动读者的兴趣。我想那些那些能够挣1000的人,一定在这方面做足了力量。

买东西时,我们喜欢去熟悉的店里购物,其实读者也有这种心理。一旦某类文字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我们就会时不时关注这类文章,如果我们在写头条时,能够性格读者这种心理,垂直领域里写作,久了不仅能够卡住老顾客,还能吸引新顾客。

最后,我想还有一点,就是写作者本人在最初阶段,很勤奋,每天笔耕不辍,总能有一篇能出彩。当它从出彩的文章中发现读者的兴趣,然后有针对性去做坚持下去,不能及时总结,那么,一条回答挣1000,也不在话下呀。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它的原因。但不管有多少原因,其中一点是必不可少的。这点就是:用心,用力去做事!


心理咨询师芝麻花


因为某人的回答,有人认为值,愿意给,应该给,有的好象还必须给。(没办法,估计是此人运气相当好,捡了一个质量好的回答)


一辛111333OK


同质的回答千篇一律,有深度的回答万里挑一,回答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教育水平和不同的人生历练又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深度,见解独到的真知灼见,往往伴随着人的深刻思索,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来答,在不同的认知背景下出现这种天壤之别的差异也就情有可原了。

中国人做学问讲究学,问,思,辨,行。问与答在整个学问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切学问均由问开始,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都是说明问的重要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又不学,学了又不问,问了又点到为止,不能打破砂锅问到底,浅尝辄止,没有深挖深掘,那么导致思索的结果也就很浅薄,自然回答出来的答案就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个内容为王,流量为王的时代,如同被人咀嚼过的剩馒头自然没味,不吸人眼球,赚不到钱,那也没有什么可怨可叹的呢。

而那些精彩的回答,自然包含了答题者对题目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从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上自然又结合了自身的阅历与升华,精于答题者在答题的内容和形式,深度和广度,内在和外扩上都会答得周详精密,甚至有些答得滴水不漏,这些都需要连年的积累和沉淀,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能达到此境界绝非浪得虚名,那是得要两把刷子的

所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打好坚实的语言功底,练就严密的逻辑思维,充实自己的社会历练,这是回答好问题的前提和关键,而不是一味的羡慕嫉妒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