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對於生意人而言,最好的商品永遠是他自己。


作者 | 程用傑

編輯 | 周 欣

近日,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穿上古裝,與湖州市副市長閔雲在抖音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直播全程一小時,總互動人次171萬,銷售額達2691萬元,一票網友直呼“旅遊業太難,大佬太拼。”

一場疫情,讓企業老闆們,從幕後走向臺前。

一、打造品牌新方式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人物介紹:楊躍軍,2015年創立兜約下飯菜(以下簡稱“兜約”),是一家專注炒菜的餐飲連鎖品牌,目前在上海地區擁有32家分店。

“不能讓員工閒著,閒著就會沒信心”,為了讓員工動起來,楊躍軍選擇將直播作為疫情期間的核心工作。而之所以選擇騰訊直播,是因為兜約利用各種方式,在微信積累了近20萬的私域流量。

起初,楊躍軍直播是為了推銷兜約團餐業務。但幾場直播以後,他發現效果並不好,“看我們直播主要是C端用戶,想用直播來打開B端市場不太現實。”放棄B端用戶以後,楊躍軍隨即調整內容方向,針對C端用戶做一些教粉絲做菜的內容。

和大多數剛開始直播的創始人一樣,楊躍軍也遇到沒有觀眾的苦惱。對此,他認為要降低期望值,“炒菜是非標品,不像調料包、醬料包可以全國售賣,牢牢地被線下門店周邊3公里限制。因此,不要希望它能給企業帶來多少銷售額,可以把其當做打造品牌的一種方式。”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在品牌建設上,楊躍軍想向外界傳遞一個理念:炒菜,才是中餐的精髓。他希望大家提起炒菜,就能想到兜約。

圍繞著這樣的目的,他最近又開始計劃入駐抖音直播。佈局從公司官方賬號到個人直播,再到全員直播。

官方賬號主要是關於線下門店、廚師炒菜等日常直播,比如對廚房直播,讓廚師長直播做菜的過程,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如果,附近有粉絲剛好在看直播,下單以後,還可以看到菜從下鍋,到打包配送的全過程。

創始人直播,楊躍軍認為,主要目的是交朋友。內容上,可以針對同行,講述如何做外賣,如何進行供應鏈管理的心得。“餐飲行業沒有秘密,核心競爭力就是管理,高效的執行力比產品更重要。”

至於員工直播,則不設限制,只要跟公司相關或者將線下門店作為背景即可。楊躍軍對此寄予很大的期望,他認為,在直播上,員工和創始人站在同一起跑線。

“網紅不是公司推出來的,而是觀眾選出來的,誰也不知道哪個員工會火。我們採用賽馬機制,通過評估瀏覽量、轉化率等數據,進行物質獎勵,最後孵化出超級員工。”

二、與公司戰略契合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人物介紹:常筠,騰躍校長董事長,專注於大語文賽道K12培訓機構,已累計獲得8250萬元融資。


4月2日19點,常筠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說說:今晚8點,在快手直播間和大家聊家庭教育問題,不見不散。

——每晚兩小時,雷打不動。作為公司創始人的常筠,目前所有精力都在直播上。

關於直播,常筠不是頭腦發熱,而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直播是下個流量入口,就像過去qq取代BBS,微信取代qq一樣,我們要順勢而為。”常筠是中國互聯網第一批網民,經歷過互聯網完整浪潮,對改變並不陌生。

在平臺的選擇方面,常筠結合公司目前業務和戰略,做了綜合的對比分析以後,最終選擇了快手。

快手更加下沉,有三四線城市用戶,且用戶粘性更高。而下沉也是當下公司戰略所在。“一二線城市,教育培訓競爭激烈,已經飽和。但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教育還有很多機會,尤其是大語文賽道。”她說。

對於線下講課,常筠早已輕車熟路,但線上直播,尚屬頭一回。區別在於:

1、互動性,線下可以利用眼神和身體溝通,但線上主播,面對的只有屏幕。

2、內容的豐富度。線下講課由於是不同的場地和觀眾,所以只需要準備一兩個經典的案例,反覆講授即可。而在線上,每天直播都需要完全不同的內容。

3、對身份的適應。在教育屆,她是受人尊敬的知名教師,一場線下課觀眾動輒數千人,而在直播間,她只是一個擁有三四十名觀眾的小主播。

更重要的是,身份轉變會帶來語言體系的轉變。“我以前說話,可能文縐縐的,有一種知識分子的範兒。但現在,可能得把自己變為廣場舞大媽,才能適應平臺。”常筠說道。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讓常筠尷尬的是,當她想要跟觀眾連麥(與某個粉絲通話,其觀眾可以聽到兩人的對話),讓觀眾提出具體問題、她來解答的時候,居然沒有人願意跟她連麥。最後她只能默默掩飾尷尬,繼續講述自己的故事。

雖然目前粉絲不多,但常筠表示並不著急。暫時,她不考慮從騰躍幾十萬用戶池導流,或花錢從快手平臺、其他主播那裡買流量。她認為這樣並不高效,她想要吸引真正對她課程感興趣的用戶,並且通過這個過程,慢慢去打磨主播技巧。

三、直播與短視頻相互促進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人物介紹:曾霞萱,藝名曾小猴,個人抖音號擁有幾十萬粉絲,映舟廣告傳媒公司創始人。

“對於新媒體人來說,粉絲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曾霞萱近期又重新拾起直播,因為她發現,直播也能漲粉,“這是過去沒有的現象。因為疫情,很多原先不看直播的人,也開始看直播了。”

重新直播,對於曾霞萱並不困難,她的特殊之處在於先是一名主播,而後才開始創業。

早在2016年,畢業於體育大學傳媒專業的她,就是一名體育主播,2018年,擁有數十萬粉絲的她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製作專業化短視頻。2019年,她創辦自己的公司映舟廣告傳媒公司,幫助客戶做短視頻代運營及孵化網紅。

直播和短視頻很不一樣,對博主要求的能力也完全不一樣。在曾萱霞看來,主播更看重隨機應變能力,而短視頻博主則更強調內容設計、後期處理能力。

當然,兩者也會相互促進。曾萱霞認為,“如果有用戶是你的短視頻粉絲,看到你在直播,也會下意識地點擊進來觀看。短視頻和直播的運營可以結合起來,前者可以成為內容的一種測試,瞭解粉絲喜歡的內容,而後者則更看重互動,拉近和粉絲的關係。”

在直播平臺的選擇上,曾萱霞目前的主要陣地是抖音,快手只是若干分發渠道中的一個。在她看來,“在帶貨方面,無論是從投入產出比、性價比和粉絲量來說,抖音都要完勝快手。”

作為過來人,曾萱霞認為,直播行業看似門檻不高,但已經有李佳琦、薇婭這種神一般的網紅,競爭其實非常激烈。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成為一名好主播,至少得具備這樣幾個條件,她認為:

1、討喜,要麼性格好,要麼長相好,要麼情商高,總之要讓用戶喜歡,開心;

2、勤奮,不少主播一天要直播8到10小時,全年無休。這不是劇本,而是標配;

3、能聊,一個主播必須要能聊,哪怕沒有提綱、沒有草稿,甚至沒有觀眾,自說自話,也要能說上一兩個小時,還不能展露疲憊。

直播的重度用戶,本質是孤獨。而主播要做的事情,就是陪伴。“把觀眾當朋友一樣,學會保持本真很重要。”曾萱霞說,直播讓自己多了很多素未蒙面的朋友。

四、一次對話

CEO 直播初體驗,都折騰出了哪些道理?

人物介紹:史潔,資深媒體人,羅輯思維前創始合夥人,曾參與孵化凱叔講故事等平臺與自媒體。現任一合曲奇CEO,網紅孵化專家。

1、你從2014年就開始提倡創始人直播,創始人直播有哪些優勢?

直播是從2014年開始萌芽並迅速發展的。而創始人親自做直播,好處在於:

更容易,相對產品和公司品牌而言,個人品牌更容易打造,人格化也容易被大家接受,比如陳歐,大家因為陳歐而瞭解聚美;

成本低,網紅不僅流量貴,還容易對企業理解不夠,而創始人直播,對公司與產品表達最為全面與深刻,可以精準引流用戶;

作用大,以CEO身份直接跟用戶溝通,能讓公司產品或服務,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的關係。


2、不少創始人都是第一次做直播。對他們有哪些建議?

直播是很公平的一件事,對於觀眾來說,走進直播間,只需一秒,就能決定要不要繼續看下去,因為直播讓退出的成本更低。

每個人身上的光環都會最大程度的消失。CEO和所有網紅,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

幾點建議:

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直播,明白自己直播的定位,選擇相匹配的平臺,策劃相適應的內容;

要感知觀眾需求,你如果看李佳琦直播多,就會發現,他每說一句話都馬上能切進你的心裡,還會把握你的心理預期和節奏,這樣觀眾就會覺得舒服,進而產生下單的慾望;

把直播當做長期戰略,不要想著短期就出成績。哪怕一開始只有幾位觀眾,也要把他們給服務好,這些都是你的種子用戶。


3、所有創始人都適合做直播嗎?哪些公司創始人更應該去做直播?

直播是門檻很高的一件事,不是所有創始人都適合。最根本的原則是,要有面對鏡頭的能力,還有就是,要有語言把控能力。

直播是實時的,沒有審片,互聯網擁有無限記憶,不要給企業未來發展製造“黑歷史”,最後導致危機公關。

我認為,直播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手段,可以覆蓋全國甚至全球的用戶,因為沒有地域限制,更容易為企業積累用戶,因此建議所有企業,都應該去做這樣的嘗試和規劃。

無論創始人本人是否適合,但對於直播這件事,作為企業的決策者,應該重視起來。


4、能不能舉個你認為比較典型的例子,展開講講?

羅永浩老師的兩次直播,很明顯體現出他的成長性。

第一場直播,老羅在帶貨的過程中,談了很多自己的價值觀,有粉絲甚至直接彈幕說“不要廢話了,趕緊說價格”。——很明顯老羅還沒適應直播時,與用戶對話的節奏感。

在第二場直播,儘管帶貨量下降,但從直播間表現來講,老羅已經比較專業了。

這也反映了一點,主播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並且隨時為了定位迭代自己。


5、全民直播盛況,會伴隨疫情結束而消退嗎?

任何一個忽然爆發的事物,都會有泡沫,直播也不例外。但我認為直播不會消失。

商業的本質就是賣東西,而商業模式,無非就是賣東西的一種總結。

直播,可以看成是一種線上導購,導購在傳統商業的意義在於拉近產品和消費者的關係。直播則可以無地域限制地與消費者創建關係。創始人直播,可以更全面地維護產品與消費者的關係,並且即時決策,使產品的品牌美譽度迅速提升。

所以我認為,直播不會消失,一定是常態化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